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第三十及三十一屆代表會
章則委員會之各項工作
(於2000/05/24建立,2002/02/10更新)

注意﹕
  此網頁並非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代表會章則委員會之官方網頁,亦未經代表會之認可,同學欲參閱代表會官方網頁者可到此網址﹕http://logic.csc.cuhk.edu.hk/~z044122/rep/
  本網頁只是方潤本人,為增加問責性及向大家介紹章委工作而設,屬私人性質之網頁。
  本人已經盡力確保內容之準確性,但同學應於代表會指定之處(例如中大新聞組 cuhk.forum、代表會網頁、范克廉樓報告版等等)參閱其正式報告、公文等,本網頁之內容純屬參考性質。本人將不承擔有關任何人誤用此網頁所帶來之後果及法律責任。

各項工作﹕
已經代表會通過﹕
1.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財務委員會附則修訂草案
2.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代表會秘書處附則
3.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代表會判例匯報(2000-2001年度,第三十屆代表會)
4.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代表會判例匯報(附刊)(2000-2001年度,第三十屆代表會)
5. 「有關判例匯報的幾點說明」
6.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會章(二零零零年四月修訂)修正案
7.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會議常規(一九九一年十月修訂)修正案
8. 代表會附則(一九九五年一月修訂)修正案
9.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代表會財務委員會附則修正案
10.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代表會院系屬會委員會附則修正案
11. 觀察及諮詢委員會附則(一九九五年一月修訂)修正案
12. 選舉委員會附則(一九九五年一月修訂)修正案
13.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選舉附則(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七日修訂)修正案
14.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屬會資源分配章則修正案
15.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代表會條例制訂及解釋守則草案
16.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代表會釋義及通則章則草案
17.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院系屬會分類守則草案
18.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代表會司法事務章則草案
19.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代表會司法程序附則草案
20.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代表會章則全集附則草案

由章則委員會討論﹕
21.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代表會條例制訂及解釋守則(第一修正案) (第二修正案已經通過)
22.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代表會司法程序建議文件
23.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代表會秘書處文件編號守則
24.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代表會行政上訴附則

仍在草擬中﹕
(無)

-----------------------------------------------------------------------------------------------------------------------------------------------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財務委員會附則修訂草案

前言

因應二千年四月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全民投票,通過修訂會章第四十九條(甲),並根據學生會幹事會、校園電台、中大學生報及代表會所達成之新會費分配協議,本附則(一九九五年修訂本)需要作出修訂,以附合現時之需要。

修改內容

原第三條﹕
「由代表會自代表中選出五人出任。
幹事會及學生報財政為當然列席委員。
去屆財務委員會席為當然委員(任期至屆學期末)。」
修改為﹕
本委員會之組成﹕
(甲)由代表會自代表中選出最少五人出任。
(乙)幹事會、學生報及校園電台財政為當然列席委員。
(丙)去屆財務委員會席為當然委員,任期至屆中學期末為止。」

原第六條﹕
「本會須於收到幹事會、學生報、代表會及各委員會之財政預算及追加預算後
一週內審核,並交代表會通過。」
修改為﹕
「本會須於收到幹事會、學生報、校園電台、代表會及各委員會之財政預算及追加預算後
一週內審核,並交代表會通過。」

原第七條﹕
「審核幹事會、學生報、代表會及各委員會之財務報告。」
修改為﹕
本委員會審核幹事會、學生報、校園電台、代表會及各委員會之財務報告。」

原第八條﹕
「若有需要,可審核幹事會、學生報、代表會及各委員會之收支項目。」
修改為﹕
本委員會若有需要,可審核幹事會、學生報、校園電台、代表會及各委員會之收支項目。」

原第十條﹕
「幹事會、學生報、代表會及各委員會所舉辦各項活動之財務報告,須於活動
完畢後一個月內提交本會審核。」
修改為﹕
「幹事會、學生報、校園電台、代表會及各委員會所舉辦各項活動之財務報告,須於活動
完畢後一個月內提交本會審核。」

原第十九條﹕
「本會會議之主席由本會主席擔任。」
建議取消
並將其後第二十條至廿七條,依原有次序改稱為第十九條至廿六條。

原第廿四條﹕
「學生會之行政費分配分別為代表會港幣三元、幹事會及各委員會港幣三十四
元及學生報港幣三十元。」
修改為﹕
每名會員所繳交之會費中,各學生會組織之行政費分配為﹕代表會港幣三元五
、幹事會及各委員會港幣四十八元、學生報港幣三十元及校園電台港幣五元五
角。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代表會章則委員會印行
二千年五月廿一日

(此草案經章則委員會當日會議中與會委員一致通過,並經當晚代表會續會與會代表一致通過,正式生效。以下輯錄自代表會一常續會議決縱覽﹕)

動議編號:9  時間:2005
動議內容:
通過新修訂之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財務附則

動議人:劉仲揚 和議人:陳苑悠 反對人:--

表決結果
贊成:20 反對:0 棄權:0
議案獲得通過

(回頁首)

-----------------------------------------------------------------------------------------------------------------------------------------------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代表會
秘書處附則

第一章﹕總綱
第一條﹕定名
本處定名為「香港中文大大學學生會代表會秘書處」,以下簡稱「本處」。本處之英文譯名為Secretariat, Representative Council, The Student Union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第二條
本處為中大學生會代表會屬下之常務委員會。

第二章﹕組織及任期
第三條﹕組織
(甲)﹕代表會秘書為本處之秘書長,乃本處之當然委員﹔
(乙)﹕代表會屬下各常設委員會之秘書均為本處之當然委員﹔
(丙)﹕代表會其他代表或本會其他基本會員,可經代表會附則第七條(有關秘書處之條文)之規定成為本處之委員。

第四條﹕主席與秘書
(甲)﹕本處會議之主席由代表會秘書擔任。
(乙)﹕本處會議之秘書於本處第一次會議中互選產生。

第五條﹕主席與秘書之職務
主席(即代表會秘書)須主持本處會議及一切行政事務。秘書負責處理及保管本處一切資料、文贖、通告及會議紀錄,並協助主席推行職務。

第六條﹕任期
本處之任期與中大學生會代表會之任期相同。

第三章﹕職權
第七條﹕
本處之職責為貯存、整理及發佈代表會之文件。

第八條﹕
為完成第七條所指定之工作﹕
(甲)﹕代表會屬下各委員會之主席,須於每次代表會常務會議前提交書面報告予秘書處﹔
(乙)﹕代表會屬下各委員會之秘書,須於每次本處會議上呈交所屬委員會的文件,包括會議議程、會議紀錄及附件﹔
(丙)﹕秘書處須於每次本處常規會議中(見第十一條),收取代表會屬下各委員會之文件及主席書面報告。

第九條﹕
本處須向中大學生會代表會負責。

第十條
本處須於落任後一個月內提交工作報告予代表會。

第四章﹕會議
第十一條﹕常規會議
秘書處應在每次代表會常務會議或其續會一星期前,由代表會秘書召開會議。

第十二條﹕特別會議
經本處委員兩名以上聯署要求,或代表會秘書認為有必要時,均可由代表會秘書召開特別會議。

第十三條﹕法定人數
本處會議以全體委員三分之二或以上為法定人數。

第五章﹕其他
第十四條﹕附則修改
本附則之修改須經代表會通過及公佈之。

第十五條﹕章則衝突
本附則如與中大學生會會章衝突時,概以後者為準。

第十六條﹕附則之解釋
本附則之最後解釋權屬於中大學生會代表會。

請各代表審閱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第三十屆代表會
章則委員會主席
方富潤
二零零零年七月十日

(此草案經章則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中與會委員一致通過,並經代表會第二次臨時會議通過,正式生效。)

(回頁首)

-----------------------------------------------------------------------------------------------------------------------------------------------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會章(二零零零年四月修訂)修正案
(注意﹕本修正案需經全民投票通過)

原文第二十三條
代表會須於卸任後二月內提交對任內幹事會及學生報出版委員會之工作評議予下屆之代表會。
改為﹕
「代表會須於卸任後二月內提交對任內幹事會、學生報出版委員會及校園電台編輯委員會之工作評議予下屆之代表會。」
(修改原因﹕因應校園電台成立之法律適應化)

原文第五十四條 職權
丙、在中大校園電台編輯委員會出缺期間維持電台常委會之會所管理。任期至新校園電台常委會產生為止。
改為﹕
「丙、在中大校園電台編輯委員會出缺期間維持電台之會所管理。任期至新校園電台編輯委員會產生為止。」
(修改原因﹕修正錯誤詞語)

(回頁首)

-----------------------------------------------------------------------------------------------------------------------------------------------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會議常規(一九九一年十月修訂)修正案

主席、副主席及秘書
(一)
主席乃本會議規則的唯一解釋人(此事只受制於不信任主席議及反對主席裁判權)。
改為「主席乃本會議規則的唯一解釋人(此事只受制於不信任主席議及反對主席裁判)。」
(修改原因﹕錯字,參考(二十八)5.)

覆議
(三十七)
會議如欲要求對已表決之議案(議術議案除外)進行覆議,須以議案形式提出,並須在席會眾二分之二或以上贊成,才可通過。
改為﹕「會議如欲要求對已表決之議案(議術議案除外)進行覆議,須以議案形式提出,並須在席會眾三分之二或以上贊成,才可通過。」
(修改原因﹕「二分之二」的語句不合常理,亦不合乎本常規之行文習慣﹔根據「二十屆代表會秘書文件」中之會議規則及98/99學生會簿仔中所載之會議常規修訂版作上述修正)

附則
(四十三)
本會議規則如有會章衝突者,概以會章為準。
改為﹕「本會議規則如有與會章衝突者,概以會章為準。」
(修改原因﹕文法理由﹔「二十屆代表會秘書文件」中之會議規則﹕「本會議規則若有與會章衝突時,概以會章為準。」)

(回頁首)

-----------------------------------------------------------------------------------------------------------------------------------------------

代表會附則(一九九五年一月修訂)修正案

第二章 職員會
原文第三條
職員會之職權如下:
丙、負責與幹事會及學生報出版委會聯絡。
修改為﹕「職員會之職權如下﹕
丙、負責與幹事會、學生報出版委員會及校園電台編輯委員會聯絡。」
(修改原因﹕因應校園電台成立之法律適應化)

原文第四條﹕
職員會須於代表會舉行常務會議前五天召開職員會會議,處理下列事項:
乙、審核幹事會會議紀錄及其附件;
丙、審核學生報出版委員會會議紀錄及其附件;
丁、去函邀請有關之幹事、出版委員會委員或有關之同學列席是次代表會會議
以協助會議之進行;
增加丁款﹕「審核校園電台編輯委員會會議紀錄及其附件﹔」
原丁、戊款改為戊、己款。
原丁款改為﹕「去函邀請有關之幹事、學生報出版委員會委員、電台編輯委員會委員或有關之同學列席是次代表會會議以協助會議之進行﹔」
(修改原因﹕1. 因應校園電台成立之法律適應化、2. 出版委員會需註明為學生報出版委員會,以免混淆。)

原文第五條﹕
職員會須於代表會會議舉行後處理下列工作:
乙、將會議紀錄送交幹事會及學生報出版委員會;
丙、將會議中之決定通知有關之幹事、出版委員會委員或單位;
改為﹕
「乙、將會議紀錄送交幹事會、學生報出版委員會及校園電台編輯委員會﹔」
「丙、將會議中之決定通知有關之幹事、學生報出版委員會委員、校園電台編輯委員會委員或單位﹔」
(修改原因﹕因應校園電台成立之法律適應化)

第三章 代表會之附屬委員會
新增第八條﹕「凡代表會代表均需加入最少一個屬下委員會。」
原第八條至第二十五條改為第九條至第二十六條。
(修改原因﹕凡代表均需加入委員會,乃代表會一向慣例,現作明文規定。)

原文第十條
代表會屬下之常設委員會須於代表會常務會議中就幹事會及學生報出版委員會之有關決定向各代表提供意見。
改為﹕
「代表會屬下之常設委員會須於代表會常務會議中就幹事會、學生報出版委員會及校園電台編輯委員會之有關決定向各代表提供意見。」
(修改原因﹕因應校園電台成立之法律適應化)

第四章 代表會與幹事會及學生報出版委員會之聯繫
改為「代表會與幹事會、學生報出版委員會及校園電台編輯委員會之聯繫」
(修改原因﹕因應校園電台成立之法律適應化)

原文第十五條
代表會依據會章,執行其職責,就幹事會及學生報出版委員會(1)當選時之政綱;(2)全年工作計劃(3)全年財政預算及(4)同學所反映之意見對幹事會及學生報出版委員會進行監察。
改為﹕
「代表會依據會章,執行其職責,就幹事會、學生報出版委員會及校園電台編輯委員會(1)當選時之政綱;(2)全年工作計劃(3)全年財政預算及(4)同學所反映之意見對幹事會、學生報出版委員會及校園電台編輯委員會進行監察。」
(修改原因﹕因應校園電台成立之法律適應化)

原文第十六條
代表會須審閱幹事會及學生報出版委員會之會議紀錄,唯其中之工作計劃、財政預算及其變更、幹事或委員會委員之更換、聲明等必須予以討論及通過。
改為﹕「代表會須審閱幹事會、學生報出版委員會及校園電台編輯委員會之會議紀錄,唯其中之工作計劃、財政預算及其變更、幹事或委員會委員之更換、聲明等必須予以討論及通過。」
(修改原因﹕因應校園電台成立之法律適應化)

原文第十七條
代表會須處理幹事會及學生報出版委員會以信函方式提交緊急議案。
改為﹕「代表會須處理幹事會、學生報出版委員會及校園電台編輯委員會以信函方式提交緊急議案。」
(修改原因﹕因應校園電台成立之法律適應化)

原文第十八條
代表會須於每次常務會議邀請學生會會長、或副會長或外務副會長中至少任何一人列席及學生報出版委員會五位民選編輯中至少任何一人列席,以協助會議進行。至於是否尚邀請其他幹事、學生報出版委員會委員或同學列席以便接受諮詢,則自職員會決定之。
改為﹕
「代表會須於每次常務會議邀請學生會會長、或副會長或外務副會長中至少任何一人列席、學生報出版委員會五位民選編輯中至少任何一人列席及校園電台台長、或副台長或外務副台長中至少任何一人列席,以協助會議進行。至於是否尚邀請其他幹事、學生報出版委員會委員或同學列席以便接受諮詢,則自職員會決定之。」
(修改原因﹕因應校園電台成立之法律適應化,校園電台台長及兩位副台長乃行政職務,與學生報民選編輯相若。)

(回頁首)

-----------------------------------------------------------------------------------------------------------------------------------------------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代表會財務委員會附則修訂草案

第六章 財務運作
原文第二十條
1.學生報之支款事項則由學生報民選編輯、學生報財政及財政顧問簽署為準。
2.學生報收款事宜,由學生報財政負責,惟收款憑單,須經由學生報財政、任何一個民選編輯及財務顧問簽署,若來款為現金時亦須由付款人簽署。
改為﹕
「1.學生報之支款事項則由學生報總編輯、學生報財政及財政顧問簽署為準。
2.學生報收款事宜,由學生報財政負責,惟收款憑單,須經由學生報財政、學生報總編輯及財務顧問簽署,若來款為現金時亦須由付款人簽署。」
(建議﹕將條文中「學生報民選編輯」、「任何一個民選編輯」等詞改為「學生報總編輯」。修改原因﹕第二十條第一款中規定簽署人之一為「民選編輯」,第二款則規定為「任何一個民選編輯」,但第十九條中對應者為「會長」。此中可能有混淆之處。)

在原文第二十條後加上一條﹕
第廿一條
1. 校園電台之支款事項則由校園電台台長、校園電台財政及財政顧問簽署為準。
2. 校園電台收款事宜,由校園電台財政負責,惟收款憑單,須經由校園電台財政、校園電台台長及財政顧問簽署。若來款為現金時亦須由付款人簽署。
並將其後之第廿一至廿六條,依原有次序改稱為第廿二至廿七條。
(修改原因﹕因應校園電台成立之法律適應化)

原文第廿一條﹕
所有收款事宜,須於五個工作天內辦妥,逾期則學生會財政須向本會解釋。
修改為﹕
所有收款事宜,須於五個工作天內辦妥,逾期則學生會財政、學生報財政或校園電台財政須向本會解釋。
(修改原因﹕因應校園電台成立之法律適應化)

(回頁首)

-----------------------------------------------------------------------------------------------------------------------------------------------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代表會院系屬會委員會附則修正案

第三章 職權
原文第九條
為欲成為中大學生屬下團體之會章作建議修訂及審核。
改為﹕「為欲成為中大學生屬下團體之會章作建議修訂及審核。」
(修改原因﹕漏字)

原文第十四條
若各院系會未能按本會附則辦事,則本會得酌情建議代表會對該團體作出適當之懲治,包括注鎖其於學生會之註冊,褫奪其於校內之合法團體地位。
改為﹕「若各院系會未能按本會附則辦事,則本會得酌情建議代表會對該團體作出適當之懲治,包括注其於學生會之註冊,褫奪其於校內之合法團體地位。」
(修改原因﹕錯字)

第六章 其他
原文第二十二條
本會會章修改須經代表會通過及公佈之。
原文第二十三條
本會會章如與中大學生會會章衝突時,概以後者為準。
原文第二十四條
本會會章之最後解釋權屬中大學生會代表會。
改為﹕
第二十二條
「本附則之修改須經代表會通過及公佈之。」
第二十三條
「本附則如與中大學生會會章衝突時,概以後者為準。」
原文第二十四條
「本附則之最後解釋權屬中大學生會代表會。」
(修改原因﹕將院委的「附則」誤稱為「會章」)

(回頁首)

-----------------------------------------------------------------------------------------------------------------------------------------------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代表會觀察及諮詢委員會附則(一九九五年一月修訂)修正案

第三章 職權
原文第六條
本會負責觀察:
一、幹事會整體及屬下各部、委員會、學生代表;
二、學生報出版委員會之工作;
三、代表會委任之臨時委員會及工作小組之工作;
四、有關學生會之一切突發事務。
增加第三款﹕「三、校園電台編輯委員會之工作﹔」
原第三至四款改為第四至五款。
(修改原因﹕因應校園電台成立之法律適應化)

原文第七條
本會負責審核幹事會整體及屬下各部、委員會、學生代表、學生報出版委員會、代表會委任之臨時委員會及工作小組之工作計劃及報告,並提交代表會通過。
改為﹕「本會負責審核幹事會整體及屬下各部、委員會、學生代表、學生報出版委員會、校園電台編輯委員會、代表會委任之臨時委員會及工作小組之工作計劃及報告,並提交代表會通過。」
(修改原因﹕因應校園電台成立之法律適應化)

原文第八條
得隨時諮詢會長、幹事、學生報民選編輯及受觀察之小組負責人。
改為﹕「得隨時諮詢會長、幹事、學生報民選編輯、校園電台編輯委員會民選委員及受觀察之小組負責人。」
(修改原因﹕因應校園電台成立之法律適應化)

(回頁首)

-----------------------------------------------------------------------------------------------------------------------------------------------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代表會選舉委員會附則(一九九五年一月修訂)修正案

第三章 職權
原文第六條
負責中大學生會幹事會、中大學生報出版委員會及教務會學生委員之一切選舉事宜。
改為﹕「負責中大學生會幹事會、中大學生報出版委員會民選委員、中大校園電台編輯委員會民選委員及教務會學生委員之一切選舉事宜。」
(修改原因﹕因應校園電台成立之法律適應化)

原文第七條
須按照中大學生會會章有關選舉之規定執行選舉。
改為﹕「須按照中大學生會會章有關選舉之規定及中大學生會選舉附則執行選舉事宜。」
(修改原因﹕明確規定選委需根據選舉附則行事。)

(回頁首)

-----------------------------------------------------------------------------------------------------------------------------------------------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選舉附則(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七日修訂)修正案

原文附表二 張貼或刊登與選舉有關公告的指定位置
選舉委員會必須於以下地方張貼或刊登有關公告,才可視為具有法定效力。其餘地方張貼之公告,並不可視為具有法定效力之公告:
范克廉樓地庫代表會告示板
改為﹕「范克廉樓代表會告示板
(修改原因﹕報告版已遷移)

(回頁首)

-----------------------------------------------------------------------------------------------------------------------------------------------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屬會資源分配章則修正案

原文附表一 張貼或刊登與申請有關公告的指定位置
委員會必須於以下地方張貼或刊登有關公告,才可視為具有法定效力。其餘地方張貼之公告,並不可視為具有法定效力之公告:
范克廉樓地庫代表會告示板
改為﹕「范克廉樓代表會告示板
(修改原因﹕報告版已遷移)

(回頁首)

-----------------------------------------------------------------------------------------------------------------------------------------------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代表會
條例制訂及解釋守則草案(第一修正案)

第一節﹕總綱
第一條﹕本守則之宗旨
本守則乃為了令本會章則及附則之制訂與修訂一致,及使本會於解釋章則及附則時能有清晰指引而制訂。

第二條﹕釋義
本守則中,為行文簡潔,將採用下列簡稱﹕

(甲)﹕條例﹕包括一切章則(包括會章)、附則等,凡對本會(或任何所屬團體)之行為有約束性者,皆在此列﹔
(乙)﹕條文﹕條例中之一切章節、語句,均屬條文﹔
(丙)﹕條款﹕條文內之分項及分段,包括條文之第一層分款及以下各層之分項﹔
(丁)﹕解釋者﹕包括一切條例解釋者及團體,例如代表會等。

第二節﹕條例制訂及修訂守則
第三條﹕
本會一切條例之制訂及修訂均需遵循本守則。

第四條﹕條例之分類、命名及編號

(甲)﹕本會各條例可分類為﹕

(1)﹕會章﹕學生會之最高規則﹔
(2)﹕章則﹕根據會章作出有關學生會重要事項之規定﹔
(3)﹕附則﹕有關學生會附屬組織(不包括屬下團體)之行為規定﹔
(4)﹕守則﹕一般行為之規定,例如會議常規、紀律指引等﹔
(5)﹕指引﹕一般行為之建議,無約束力。

(乙)﹕為方便查閱及引述,應將各條例分列編號,下有兩種編號方式﹕

(1)﹕總編號﹕為全體條例之編號

(a)﹕會章不需編號﹔
(b)﹕章則﹕佔有編號一至五十﹔
(c)﹕附則﹕佔有編號五十一至一百﹔
(d)﹕守則﹕佔有編號一百零一至二百﹔
(e)﹕指引﹕佔有編號二百零一或以上﹔
(f)﹕如章號不敷應用,應再行規定。
有總編號之條例,可稱為「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附則第某章」。

(2)﹕分類編號﹕以不同分類分開編號

(a)﹕會章不需編號﹔
(b)﹕章則﹕稱章則第某號﹔
(c)﹕附則﹕稱附則第某號﹔
(d)﹕守則﹕稱守則第某號﹔
(e)﹕指引﹕稱指引第某號﹔

(3)﹕各條例之稱謂方式為﹕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分類)第某號(總第某號)」
例如﹕「香港中大文學學生會代表會章則委員會附則」可稱為「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附則第四號(總五十四號)」

第五條﹕條例之格式
所謂條例之格式,乃指條例之結構。除非另有規定,否則條例之格式將依照舊有條例的格式。如新制訂或修訂之條例欲採用新格式,需特別註明或通過決議案以作規定。

第六條﹕條例應有之部分
所有條例均應順序列出其﹕

(甲)﹕制訂目的、
(乙)﹕所用特別名詞之定義、
(丙)﹕內容、
(丁)﹕條例之修改、解釋方法,及與其他有關條例有衝突時之解決方法。
(可參考本守則之內容)

第七條﹕條文之格式

(甲)﹕條文可作下列之分類﹕

(1)﹕所有條文之基本單位為「條」,用以闡釋某一項規則﹔
(2)﹕「條」如需將內容分列,則分「款」、「項」﹔
(3)﹕具有同一目的或同類意義之各「條」之集合為「章」﹔
(4)﹕如有需要再細分,則可先將「條」集合為「節」,再集合為「章」。

(乙)﹕各條文均按照本原則書寫﹕凡需分項(包括分段)之條文,均需分列條款,如只得一項(或段),則不分款﹔

(丙)﹕所有各條款分層表示,方式如下﹕

(1)﹕第一層以中文天干地支(單字)次序排列。如有多於22(干支總數)款者,得改以雙字排列(可得60),如此類推﹔
(2)﹕第二層以阿拉伯數字排列﹔
(3)﹕第三層以小楷英文字母排列。如有多於26款者,依第七條丙(1)例﹔
(4)﹕第四層以小楷羅馬數字排列。如「i, ii, iii, iv, v」等,如此類推。
(5)﹕如需更多條款分層,應依照第五條之做法加以規定﹔

第八條﹕引述各條款時之稱呼方式﹕

(甲)﹕如任何條文只得一款者,或只以整條引述,只需稱為「某條例某條」﹔

(乙)﹕如條文有分款,而需分款引述,則﹕

(1)﹕第一層條款加在「某條例某款」後﹕

(a)﹕如只有第一層條款需引述,則﹕

(i)﹕如直接加上,不加括號,則稱「某條例某條某款」﹔
(ii)﹕如以括號加上,則稱「某條例某條(某)」﹔

(b)﹕如有第二層或更多分層需要引述,則第一層條款不加括號,亦不加「款」字。

(2)﹕第二層條款以括號加在第一層條款後﹔
(3)﹕第三層條款在第二層條款後,加在同一括號中﹔
(4)﹕第四層條款以括號加在第三層條款後﹔
(5)﹕如有更多分層,應依照第五條之做法加以規定。
(6)﹕例如﹕第八條乙款1a(ii)項可寫作﹕
「第八條乙(1a)(ii)」,其餘按此例辦理。

第九條﹕條例修訂案之格式
條例之修訂案需列明下列各項﹕

(甲)﹕修改

(1)﹕欲修改之條文-編號及內容﹔
(2)﹕修改後之條文-全條之內容﹔
(3)﹕修改之用意(大概)-為何修改及如何以修改達到目的。

(乙)﹕刪除

(1)﹕欲修改之條文-編號及內容﹔
(2)﹕註明「建議刪除」﹔
(3)﹕刪除之用意(大概)﹔
(4)﹕除非有特殊需要而另作安排,否則被刪除條文之編號應予保存。

(丙)﹕新增

(1)﹕欲新增之條文-編號及內容﹔
(2)﹕新增條文之用意(大概)﹔
(3)﹕新增條文對其他條文之影響-例如需更改其他條文之編號。

第十條﹕條例修訂之表示

(甲)﹕已修訂之條文,需於其後註明修改之時間(如日期及哪次會議)。
(乙)﹕已刪除之條文,除非另有安排,否則保存編號,註明刪除之時間。
(丙)﹕新增之條文,註明加入之時間。

如對其他條文之編號有影響,則視乎形式而採取不同之表示方法﹕
(1)﹕公報及報告﹕只需註明在該條之後﹔
(2)﹕條例文件(如全部條例合訂本)﹕不應只註明在後,而應按照改變後之編號重列所有條文。

第十一條﹕追溯力

(甲)﹕本章(條例之制訂及修訂守則)通過前已有之一切條文均不受本章之約束,唯於本章通過後一切新制訂條例或舊條例之修訂均應遵循此守則之規定。
(乙)﹕本守則僅用以規範本會之章則,惟本會希望本會各屬下團體均遵循此守則。

第三節﹕條例解釋守則
第十二條﹕
本會一切有關條例之解釋,均不得違反本守則。如有違反,則該解釋應被視作無效。

第十三條﹕解釋原則
所有條例之解釋需按照一定之原則,茲將各種原則按重要性由上至下排列﹕

(甲)﹕字面意思。如已有清晰之界定者,解釋者必須跟從﹔
(乙)﹕行文習慣。雖然某條文之詞句可能未經條文清楚界定(包括錯別字或文法錯誤),但從一般行文習慣或閱讀習慣已可理解其含意者,解釋者亦須跟從,不應另作解釋﹔
(丙)﹕更高級之條文。比此條文更高級之其他條文如已作出規定,則應予跟從﹔
(丁)﹕慣例。若有某條文之意義仍有含糊之處,則解釋者需根據習慣法原則作出解釋。所謂習慣也者,即在此次解釋前,該條文之一般應用情況。如能在以前之應用中歸納得某些原則,則此原則當成為解釋之根據﹔
(丁)﹕更高級之條文之慣例。如某條文未有應用上之慣例可予依從,則解釋者需依據比此條文更高級之其他條文之應用慣例作解釋。例如﹕某附則條文可借助會章之已有解釋作為解釋之依據﹔
(戊)﹕其他習慣。如未有更高級之條文作解釋,則可參考其他同級或較低級條文作解釋之依據﹔
(己)﹕其他適用原則。於本會各條例以外之其他原則,例如﹕

(1)﹕書院學生會所訂之條例﹔
(2)﹕本會及書院學生會屬下團體所訂之條例﹔
(3)﹕香港法律﹔
(4)﹕其他大學學生會條例中之類似條文﹔或
(5)﹕其他適用之原則。
可以作為解釋之依據﹔

(庚)﹕有關人士之共識。如能達成與本條文解釋有關人士之共識,則以此共識作為解釋之依據﹔
(辛)﹕解釋者之共識。如果未能在有關人士之間達成共識,則解釋者(如多於一人)之內部共識可作為解釋根據,如解釋者只得一人,則以解釋者本身之理解作依據。
重要性較高之解釋原則應予遵循,除非該原則未能有效解釋條文,否則不得不顧重要性較高之原則,而依據重要性較低之原則作解釋。

第十四條﹕解釋程序

(甲)﹕條例之解釋,應有一定之程序,主要依照有關條例中之規定。如有不清晰之處,需要而且可以訂立統一之程序者,應於本條內以修訂或新增條文明確規定之﹔
(乙)﹕一切條例條文之解釋權均在代表會(或相應之立法機構),但一切條文之解釋,應先由屬下之章則委員會(或相應之條例解釋機構)處理。該解釋須由代表會追認,如代表會否決之,則章則委員會需作出解釋建議,交代表會作最後決定﹔
(丙)﹕本會授權章則委員會在代表會未有解釋前,對各條例作出解釋﹔
(丁)﹕本會授權應用各條例之機構,在代表會及章則委員會未有解釋前,而在需要應用與該部門有關條例之條文時,對有關條文進行解釋。

第四節﹕其他
第十五條﹕守則之解釋
本守則之解釋權屬於本會代表會。

第十六條﹕與會章衝突
本守則如與本會會章有衝突者,概以後者為準。

第十七條﹕守則之修改
本守則之修改須經代表會通過及公布之。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代表會章則委員會主席
方富潤
二零零零年七月十日

附件一
有關現有記錄中各條例之總編號建議

(無編號 / 第零號)﹕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會章
(為清晰起見,以下一切「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一詞均予省略)
(章則﹕因為只得一章,故以選舉附則居先,有關屬會事務之各章居次)
第一號﹕選舉附則 (建議改稱「選舉章則」)
第二號﹕屬下團體章則
第三號﹕屬會資源分配章則
(附則﹕以代表會為先,其他居次,代表會屬下委員會依英文字母次序排列)
第五十一號﹕代表會附則
第五十二號﹕代表會任前會議附則
第五十三號﹕代表會院系屬會委員會附則
第五十四號﹕代表會章則委員會附則
第五十五號﹕代表會選舉委員會附則
第五十六號﹕代表會財務委員會附則
第五十七號﹕代表會觀察及諮詢委員會附則
第五十八號﹕學生會屬下各校務委員會附則
第五十九號﹕代表會屬會資源分配委員會附則
(守則﹕依時序排列)
第一百零一號﹕會議常規
第一百零二號﹕代表會代表紀律指引
第一百零三號﹕代表會條例制訂及解釋守則 (本建議草案)

(回頁首)

-----------------------------------------------------------------------------------------------------------------------------------------------

(版權聲明)

回到前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