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帆風順

~~四順區巴士線演義

 

四順區是指順利、順安、順天、順緻四個公營屋村,位於觀塘山上的谷中。這些屋苑早在七十年代已興建,由於與九龍市區以至觀塘相隔一個山頭,又沒有地鐵,巴士便是該區主力中的主力。


1978年10月9日九巴開辦了四順區第一條路線──23觀塘碼頭←→順利,以循環形式,由觀塘經協和街上山,先經順利後到順安,之後再經協和街落回觀塘。至地鐵觀塘線通車,九巴於1979年12月5日開辦地鐵接駁線23M觀塘地鐵站←→順利,與23一樣由觀塘地鐵站上山,先經順利後到順安,之後再經協和街落回觀塘地鐵站

居於四順區的朋友都會知道,先經順利後到順安,表示居民乘車時便先需橫過馬路,不論上車下車都是如此,當然不太方便。為方便居民上落,23、23M遂於1980年9月28日改為先經順安才抵達順利

雖然接駁地鐵已有23M,從地理上由觀塘接駁地鐵,路程會較迂迴。加上1980年新清水灣道啟用,九巴再於1980年2月10日開辦29順利←→彩虹,取道新清水灣道到彩虹地鐵站。

來往尖沙咀的26因客量一直高企,很早就已用12米雙層巴士擔正。(圖片由Donald MacRae提供)

由於七十年代四順區還在發展中階段,巴士線最初僅到東九龍以接駁地鐵。直到人口增多後,才開辦一些較長途的路線。1982年9月9日九巴開辦27K順天←→旺角火車站,以循環線形式來往四順區至九龍心臟──旺角同年10月26日九巴又開辦26順天←→麗閣,在過新清水灣道後,由新蒲崗直入土瓜灣和紅磡,然後再入油麻地和旺角到深水步,總站設在深水步的麗閣村。由於來往旺角本身有27K,26遂於1984年11月22日改為來往尖沙咀,總站設於半島酒店附近。而來往麗閣至土瓜灣一段,則由同日開辦的6F(麗閣←→九龍城碼頭)代替。

四順區巴士線曾作不少改動,如23M在1984年11月22日延長至當時剛落成的牛頭角樂華村26尖沙咀總站於1985年9月28日搬往尖東29於1986年6月29日改稱29M,延長至新蒲崗工業區;1997年10月5日又有27K改稱為27


四順區在踏入九十年代,已發展得七七八八,其巴士線網絡亦就此定型。如往尖沙咀有26,旺角有27,到觀塘可乘23,到牛頭角可乘23M,至於接駁地鐵則有29M。因為在山上,四順區一直無地鐵,四順區巴士線也就因而有特多乘客乘坐,不少路線用車亦由最初的丹拿珍寶丹尼士喝采型,改為12米三軸三車門大巴,如利蘭奧林比安12米(3BL)和丹尼士巨龍12米(3N),行走的路線包括23、26、27。到空調巴士引進以後,部份路線還有低地台巴士行走,如26、27都採用了丹尼士三叉戟(ATR)等巴士。

回到[巴士線大演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