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思維、人腦、電腦如何聯繫   99年12月

主席、評判、各位:

今天的題目是「創意、思維、人腦、電腦如何聯繫」。我希望大家可以從我的演講中得到啟發,認識到如何把上述四樣東西連接來,增加創意。

首先我要問:創意從何而來?其實創意,源於靈惑。創意給人的一般印象是不可測、不可捉摸、神秘莫測的。彷彿創意跟思維無關,造成誤解的主要原因,是表面上,創意跟思維好似互相對立。因為創意是趨異、求異的,是發散開來的;思維則是趨異求同的,是集中來的。創意的孕育是輻向性,思維的孕育則是直線性的。

縱使表面上諸多不同,但其實創意跟思維有密切關係。創意是在已有基礎上,進行突破及創新。我國著名科學家楊振寧就說過:「頓悟不是來自正面的思考,而是借助熟能生巧的情況,甚或是夢境,總之是在一種不經意的狀態下,突然得出平日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這段說話前面有些神秘,有些迷離,但我想指出,創意的產生是透過累積、組合、實踐得來的。若果楊教授沒有「百思」,我敢肯定他得不到「其解」。

若果大家不想搜索枯腸,還是毫無意念,想創意源源不絕,就要培養以下數種思維。

第一、有目標的思維。

創意雖然來得快,現得急,但沒有有目標的思維,沒有創新意識,沒有解決問題的心,就不可能有創意。假如阿基米德不是因祐O王冠中金子成色的問題傷透腦筋,就不會在泡澡缸時,看到洗澡水溢出,而悟出體積與重量的關係。

第二、開放思維

有時創意不過是改變自己、改變想法。

假如不是常保持開放心靈,有敢於改變物件用途的心,1900年,揶威工人瓦勒,就不會想到把一根人人眼中平平無奇的鐵絲,稍為扭彎,而製造出萬字夾-這種現今商業社會不可或缺的小東西,過去一百年,世界上湧現的一件最重要的小發明。

第三、多向性思維

有時創意往往是把兩種似乎沒有聯繫的事物聯繫來,從而取得新突破。如把三角形和圓聯繫來,就產生三角理論;把時間、空間與速度聯繫來,就產生了相對論。新力公司社長盛田昭夫,在街上看到小孩拿著手提錄音機在跳舞,把錄音機,跟「走荂B跳荂v聯繫,就發明了隨身聽,即香港人所說的walkman

只要大家有了有目標的思維、開放思維、多向性思維,大家的創意,「有」、「開」,自然「多」。

談過創意、思維了,哪人腦、電腦又如何聯繫呢?

電腦結構雖不如人腦複雜,但在某些功能上克服了人腦的局限。例如速度上,人的神經傳遞電脈沖速度為每秒120米,金屬導線傳導電信號速度為每秒30萬千米。人腦每分鐘只能輸入200個字,書寫十幾個字符,電腦每分鐘輸入100萬個字,打印20萬個字符。

當電腦智能水平提高,人腦的無謂勞動可以減少。我們可以把人腦的工作分配給電腦做,利用人腦做一些電腦做不到的事,好似創造。人的長期記憶容量大,短期記憶卻有限,透過電腦,我們不必死記大量資料,只需一點一按,透過複製剪貼,就能把大量資訊儲存,我們不必耗費大量時間去死記資料,可利用更多時間去閱讀。無錯,是閱讀,因為創意成功關鍵是「組合」,而「組合」需要材料,材料來源全靠我們日積月累地閱讀得來。

電腦有助我們加快閱讀速度的的同時,也有助增加我們的閱讀時間。如今互聯網已把每個人都成為一個中心。通過互聯網,我們可以迅速查閱世界各地最新出版的科技專著,和主要報刊上的論文、圖片,省卻大量翻查搜尋資料的時間,得到更多信息。同時也可把自己的所思所感,透過互聯網發佈,讓其他人先行肭捋P討論、批評、修改,進行「腦力激盪」,讓你可以及早修改謬誤或芨E發更多意念,避免了你埋頭研究一種理論多年後,才發現已有人在其他國家成功註冊,後悔莫及。

除了閱讀,創意另一個成功關鍵是閱歷,閱歷有助於創意。中國科學院,劉二中副教授曾對中國一百名發明芘i行調查,發現這批發明穻酗K成是在工作場合外的時間、地點,獲取靈感。發明腦力激盪術的奧斯明也曾說:「旅行為充實吾人想像力之一種經驗。」古今中外,許多文人、科學家都喜歡遊覽名山大川,飄洋過海,開闊眼界,跟不同人打交道,就是因為觀察環境事物,往往能觸發我們的聯想,獲得啟示。電腦除了可以減省我們的工作,讓我們有多些時間旅行外,還可以讓我們透過互聯網,這包括了圖片、聲音、甚至動畫的多媒體,使我們的眼睛,可在任何時間,到世上任何角落旅行,跟當地人溝通。

最後,我想用我國學芞嚗鉿b《試論創造性思維理論中的幾個問題》中一文,的數句話總結我的演講,那就是「發散度高,集中性好,創造水平就會高。」透過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與及電腦的靈活使用,大家一定能靈光「猛」閃,創意源源不絕。

振興香港旅遊業之我見 論開卷有益 我是校服 創意思維人腦電腦的聯繫 課室秩序 互聯網如何故變人類生活

Hom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