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談「知大體,棄細務,為君道」
![]() |
社會上任何機構,推行政策須與實際環境配合。(圖片由[約克之家]提供) |
有問筆者如何看出,政府管得太多造成兩面不討好。這事緣筆者在文章《知大體,棄細務,為君道》談到一句話:「....巴士班次如何制定,巴士公司不清楚,政府也不可能清楚;鐵路系統如何操作,政府也是沒有能力管制,倘要管制,只會弄出亂子。」筆者之所以作如是說,實是基於一個概念性問題:任何一個機構,規模越大,其領袖通常不可能清楚機構最基層的具體實況。這問題說過,舉些具體例子:
1. 在一家銀行裡,銀行的董事對各分行個別員工是誰,幾乎沒有一個能瞭如指掌,更不要說各員工負責的實質工作。其他機構也如是;
2. 一家學校的校長,沒可能全部認識校內每一學生;
3. 一家醫院,其高層人物不可能認識每一病人,以至具體病情;
4. 一支球隊,知道隊伍比賽狀態的,一定是教練,而不是主席。
政府也同樣。如過去幾年政府推行政策,無一不是出於好意,但出發點是一回事,成果則是另一回事。八萬五目的是解決「住」的問題,但淪為笑柄,根本原因是,八萬五目標根本脫離實際;特首提倡高科技,但這行業本身沒有條件在香港生根,結果數碼港落成,只是地產項目,科技園讓人看風水,變成大笑話;公務員改革說要十八個月內完成,但這目標明顯不切實際;至於教育改革如何,大家都看見了。
現實世界總有其運行規律,不光是大自然,連社會也如是。以為靠政府力量便可改變一切,只是反映想的人思想的單純,思想的幼稚,思想的無知。
作於2007年中旬
回到[網主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