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大體,棄細務,為君道
![]() |
不論任何事情,政府管得太多,只會兩面不討好──公眾埋怨政府管得太多,而政府則越管越力不從心。(圖片由[694巴士站]提供) |
近來頗有人問筆者,對政府在交通政策上看法。本來香港一向流行的觀點,是認為政府要做多些事吧。但從過去經驗看,每一次政府出手,都總是沒好結果,不是出現失誤,就是推行過急;不是推行過急,就是擾民太甚。
其實不論如何也好,政府都只須扮演一個「董事局」的角色,即主管宏觀問題。何謂宏觀問題?長遠的發展,大方向。舉凡一家公司,一個機構,規模越大,最高層的主腦,一定無法清楚底層員工的具體工作。前線員工有何問題,通常是由直屬主管處理,因為主管管員工,必然比董事管得有效率。而董事與主管間,職級已相差一大截,何況跟前線員工比較。
推而廣之,政府每做一次政策,包括交通問題,都要作如是想。政府責任乃制定目標,向公眾解釋,使公眾明白問題的本質。而問題中總會涉及一些細緻的事情,但這則應由公眾自己解決。舉例,巴士班次如何制定,巴士公司不清楚,政府也不可能清楚;鐵路系統如何操作,政府也是沒有能力管制,倘要管制,只會弄出亂子。
因為社會上大眾的行為,主要還是由大眾作主導。由公眾自己決定,永遠比由政府代勞,更合符實情。政府制定政策,必須按民眾的行為作基礎,順勢而行;反其道而行,執行時,定必相當艱難。
近年政府的問題,就是任何事情,不論大小,都由政府管,而且還十分細緻。交通政策大方向不管,倒花了很多心機在巴士路線制定,以至鐵路具體操作等事情。事實上只要政府做少些具體事情,多花時間在宏觀方面,並以一般民眾行為規律作依歸,又怎會自討沒趣?
此所謂「知大體,棄細務,為君道」也。
作於2007年中旬
回到[網主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