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中有戲,話埵雩隉G
評赫墾坊《今夜如此多feel》1997
(一)引言
《今夜如此多feel》(原名今夜絢燦)的宣傳單張說:「這是一齣專誠跟懷才未遇、樂天幽默的觀眾互嘲互勉的『志』『激』喜鬧劇。」故事講述一名醫學生辛尼,為了引起傾慕已久,正在修讀戲劇的女子基斯汀注意,走去應徵做劇團演員。雖然他面試落選,但仍不氣餒,知道劇團後台人手不足後,立即毛遂自薦,甘願當小工。他深信自己努力後,一定能自「後」及「前」,然後贏得美人歸。第一幕以後,這齣『志氣激勵劇』變得有點像『雪上加霜胡鬧劇』,要細心想想,才明白編劇導演的苦心。
(二)笑中有淚的開始
開幕後第一埸,主角辛尼到劇團面試帶來有了不少笑聲,導演編劇借此道出了戲劇界不少怪現象,算得上豐富多姿,笑中有淚。
辛尼出場前,先有一幫人輪流獻技,有人做體操,有人跳芭蕾舞,甚至有人打功夫玩雜耍。導演卻沒正眼瞧一下,搖玲後,命助手把應試芶X逐下台。這堣w暗暗道出劇團演員的不易為。
接著莎美出場,這位已有十多年後台工作經驗,仍時刻希冀踏足台前的女子,走到導演面前,一邊傾情唱出自己親自填詞的歌曲,一邊狂歌熱舞,甚至賣弄色相,但最終也不獲配一閒角。導演只是叫她回後台準備該晚演出。這堳出了近水樓台未必得月,由後至前不容易,肯努力也未必有回報。
而導演問莎美:「當年跟你一從演藝學院畢業的同窗,還有誰在話劇界?」莎美答:「除了廖淑芬(這是她現實世界中的真名字),其他不是轉行就是結婚生兒育女,留在話劇界的,都要從事兼職幫補生計。」這段對話反映出香港觀眾不愛看話劇的殘酷現實,而政府斥資支持的演藝學院,其實每年只培育出一群無用武之地的人才吧了!這場戲描述演員慘況平實,教人期望這齣戲發展下去,描述幕後員工辛酸時,能有更深刻的觀察,那知是神龍見首。
(三)令人失望的發展
老實說,由第二場,故事都不大好笑,劇情也沒什麼意義。
第二三場戲要描述的可能是「幕後悽酸」,但效果真教人意想不到。觀眾但見辛尼整天作女紅,沒叫價地喊痛。然後見到一眾員工左石來回:群姐拿茪漺ㄨq話洽談生意,不斷留意股價起跌。莎美匆匆忙忙說三道四,理人是非。吳敢威大呼小叫擺架子。一班幕後功臣只會互相嘔氣,完全不在意工作,他們的工作也看似稀鬆平常。第三場戲花了不少時間描述過場時幕後員工替演員換衫的困難,但結果只使人有兒嬉的感覺。其中幕後員工犯了錯,幸好演員臨危不亂的情節安排,更使人感到幕前演員的重要性遠比幕後高。到底編劇在場刊中說要「對一群幕後工作人員致敬」的話是真的嗎?
到了第四場戲,嘲弄娘娘腔的吳敢威,嘲弄這位有十多年後台工作經驗的功臣更是笑料的泉源。朱光潛《西方美學史》說:「可笑的東西是一種對旁人無傷,不至引痛感的醜陋或乘訛」(註一),而《場刊》中<編劇的話>及<導演的話>也表示,他們都希望能「輕輕鬆鬆陪您淚落一個晚上」、「叫觀眾歡笑和滿足」(註二),是以利用性別分工作標準,責怪跨越性別的人來使一般觀眾自覺超然,便算得上順理成章了。可惜,這場戲的意念並不新鮮,暴露了的是僵化了的異性戀思維模式。其中借吳敢威性騷擾男同事,借他那性飢渴的動作和聲音來搏取觀眾一笑,更是墮入了一般人對同性戀耵獄~解最赤裸裸的表現。當劇情發展至劇團男演員大壎J借表演投入之名,性騷擾女演員莤茜時,本可借機探討演員假き‵Q時,性騷擾的問題,編導卻輕輕帶過,不加討論,反而把焦點放在辛尼撞破大壎J的好事後,大壎J如何借教辛尼演技,騙辛尼做古怪的動作上面。這些動作都是硬滑稽,是問醫學生又豈會這麼傻?
至於第五場描述後台員工非空間時一齊「雞飛狗走」,扮演雞、狗、蜘蛛來磨練演技,假如演員演技精湛,可能會使人慨嘆後台員工的卑微及無尊嚴,因為他們扮演的m是家禽、寵物,只是主人(主角)的附屬品。可惜眾人太過胡鬧,神態不單不像扮演的動物,甚至可以用兒嬉來形容。給人的印象是幕後的都應退居幕後,他們粉墨登場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
經過了四場失望,第六場戲開始,第一幕快要完結,才教觀眾的情緒止跌回升,道出了幕後工作人員臥虎藏龍,後台也有好演員的主題。話說辛尼一時不慎,把自己面試時的台辭掉在地上,吳敢威只瞥了一眼,竟能即時試演,更把那同性戀耵儦J理想對象時的忐忑不安又念念不忘,傳神地表現出來。觀眾既s嘆他的才華,才了解辛尼對話劇的無知,因為第一場戲時,辛尼曾將台辭演繹成槍手對戰,完全捉錯了用神。
(四)每下愈況的第二幕
第二幕,講述辛尼、莎美、吳敢威排練自己沒份演出的話劇。這本來是一個好機會讓三人各自發揮,証明自己的才能,可惜排練再一次淪為對吳敢威反飾女角時露出種種嬌態的嘲笑。及至導演出場,命三人監察大衛仔有否假公濟私,取人便宜,還以為編導會把上一次放過的「性騷擾」問題再拿出來討論,誰不知在下一場戲,只見大壎J於台上表演時非禮不成,反失足墮下舞台。受害女演員不知為什麼,竟大表歉疚,還上前答應跟色魔重修舊好,甚至願意兩相廝守,不合情理,乃至於此。雖然喜劇每每利用出奇不意}產生荒謬感,但是這種有悖常情的笑料,縱能聊搏一燦,又豈會長久?
劇團男主角大壎J受傷斷骨,不能參與最後一{演出。導演面臨取消表演,還是找人代替的抉擇。莎美吳敢威等亟欲上台的幕後人,立刻各出奇謀。莎美剪髮束胸,女扮男裝,吳敢威則一洗女兒態,胸貼毛髮,誓奪男主角一席。這堬z念跟現實又不銜接,無論莎美女扮男裝還是吳敢威重振雄風,都不能令觀眾相信他們適合補上,因為莎美終為女身,吳敢威仍有兒女態,都不適合演白莎先生這類英俊瀟洒的角色。最後,在無人適合的情況下,竟由為了討異性歡心才加入劇團的辛尼補上。此時辛尼竟有自知之明,不願補上,而其他千方萬計想做男主角的人,竟然又毫無條件地「轉呔」支持這位毫無演技的新丁。到底編導是想塑造一群醉心話劇表演的幕後人,還是想諷刺他們?不然為何苦練十多年的人會比不上一名沒信心的新秀?重視演出的人又怎會支持沒演技的初哥?編導可能也意識到這樣發展下去對想歌頌的對象太不敬,是以安排辛尼正式表演時忘掉台詞,全賴吳敢威及莎美從旁協助,才轉危為安,化險為夷,全劇也在高歌中完結。不過,這種補救方法,恐怕只會越描越黑,因為辛尼忘記台辭正好証明後台員工的沒眼光及能力不足,不然怎會在自己倒背如流的情況下仍輸給別人?
(五)與別不同的致敬
假如沒細讀場刊,很可能會抱荈豸艄2瑼漱葑‾鰶}劇{,察覺不了編劇導演向幕後人員的另類致敬方法。戲堛滿u女人型」吳敢威,原來真的在職業劇團工作了十多年,而且是首度踏出舞台亮相。假如把現實的情況,跟全劇平行閱讀,劇情就立時衍生出新的意義。剛才在上面提到的諸般劇情缺憾,也立刻變成綠葉,反使主題更清淅、更明確。陳肇新(飾吳敢威)的粉墨登{,正否定了後台員工沒能力作演員的說法。台上他諸多古怪,遭人嘲笑,但是他越女性化,演出越入木三分的同時,也越能顛覆娘娘腔不能當主角的神話。劇中人對他演技的取笑,再配以台下觀眾的笑聲,成了對他最貼切的歌頌。常常取笑吳敢威的娘娘腔,甚至以此作為引發笑聲的手段,只不過是給陳肇新更多個人表演的機會吧了。單憑陳氏在謝幕時,陳氏的掌聲比別人多一倍至三倍,就是最佳的證明。
借選角來顛覆劇情的意圖,可從赫墾坊幾位資深演員如陳永泉、余翰廷等戲份偏少,比不上新人陳肇新、吳華新等得到進一步引證。不過,倘若能把莎美一角,找一位從未亮相的幕後英雌擔任,而不用屢獲殊榮的傑出演員廖淑芬,相信效果跟感染力更大。現在找一位演技如斯精湛的廖淑芬支假裝不懂演戲,難度是大,但也產生兩難局面。廖淑芬演得像,就代表後台員工真的很糟糕,連上台表現「真我」也不行。假如廖氏演得不好,即假扮不了不會演戲,那就削弱了劇情的感染力。
(六)總結
《今夜如此多feel》透過故事及現實的穿梭交融,夢想及理想的泯除界線,戲中有戲,話埵雩隉A既給予了台後小廝一次踏足舞台前的機會,更讓他們心底的靈氣才華灑於人前,使今夜絢爛奪目,觀眾開心滿足之餘,也多了一份啟悟。
註一:朱光潛《西方美學史》(人民文學•1996,頁88)
註二:見《場刊》<編劇的話>、<導演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