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課、一般技巧

1.洗牌

其實三歲細路都懂怎樣洗牌,只不過要洗得勻稱,便不要只洗自己手上的那幾隻牌,因為剛完成一局牌時,碰出的牌沒有洗勻,必然會出現三隻連著的情況,所以洗牌時應將檯上所有牌洗勻。

2.砌牌

初學者適宜分兩次疊牌,因為力道太大或太小都不能將十七或十八隻牌夾緊,力道太小可能夾不起或者會出現反牌的情況;而力道太大亦會出現斷牌的情況。正確的手法應該先張開兩隻手,抓緊兩端的牌,然後用尾指頂著兩端,再向內用力,那樣牌便不容易跌下來,這樣疊牌便是最快捷的方法。

3.開牌

要知道擲多少點數便要開那家牌和那垛牌,其實會有一些混亂,因為數哪一家是逆時針,要開哪家則是順時針。

為了方便大家,以下便是一些點數與玩家的關係:

  1. 六、十、十四和十八開下家;
  2. 五、九、十三和十七開自家;
  3. 四、八、十二和十六開上家;
  4. 三、七、十一和十五開對家。

而開哪一垛則是從點出那家的右手邊開始數起,擲了多少點數便從那點數之後的那垛牌開始摸起。

例:假設是十一點,便是開對家牌,從對家的右手邊數起,由第十二垛開始拿。但當擲十八點時要注意,名義上要開下家的牌,但因為每家只得十八垛,所以開牌便開自家的頭牌而不是反轉開對家或下家的頭牌。

4.摸牌

摸牌並不是隨便拿起一隻牌便行,一般的手勢應只用三隻手指(拇指、食指與中指)去拿牌,拇指按著牌底(有字那邊)。高手在拿牌時會順勢將拇子向下捽,此舉乃進階玩家必學的一招,名為甩牌,是靠拇子感覺牌中的凹凸,不露痕跡地知道那隻是甚麼牌,好處是不言而喻的,但此舉並非出千或邪招,各位可以放心學習。還有一點,就是不要打了牌才摸牌,因為很多時會打了牌但忘了摸牌,又或者那隻是花牌而忘記補牌,這樣便會使小相公出現的機會增加。

5.打牌

有些人喜歡用自己手上的牌去碰撞打出的牌,此舉一不小心會連打兩隻牌,假如兩隻牌都有人食胡時,按正常規矩,打牌者必須包輸兩家,所以初學者必須養成用手打牌的習慣,除非你是高手,否則這是有害無益的陋習。

6.理牌

初學者應將同類(筒子還筒子、索子還索子)和有搭的(刻子、順子之類)放在一起,方便判斷和觀看,同時建議初學者應將大有可能不要的牌放在最側面,那便可以順手打出那張牌,省卻不少時間。

7.睇牌

理牌理得好,睇牌自然就沒有問題,不過當然不要顧著埋頭睇自己牌,正如學行路一樣,千祈不要只望地而忽略四周環境,否則連食糊都幪然不知了。

8.要牌

打牌只是靠手氣是很難取勝,所以有時候要靠別人打出來的牌來湊足數目。初學者只須要記著以三為一組牌便行。例如我有一二萬,那麼上家打出三萬便可上牌。

上一課 目錄 下一課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