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主文章~~

行業有興衰

巴士業一如其他行業有其興衰。中巴是為例。(圖片由[694巴士站]提供)

談到新巴因巴士業發展放緩而意興闌珊。當然不是批評,因為這並非新巴的錯,主因還是基於巴士業的發展已經飽和,除了是因為人口增幅低,基建發展少外,鐵路系統的落成,也使人們有了更便捷的選擇。如是者舊有巴士線的客量,也沒有以前那麼大。

當然大家不用大驚小怪。因為任何行業都總會有其興盛和沒落。就算是巴士業也一樣。所謂「天時、地利、人和」,一如六十年代,香港流行穿膠花、造假髮一樣。這兩個行業在七十年代後已消失殆盡。為甚麼?是天時、地利不配合。只有人和,自當沒落。當然你可以出錢開家穿膠花廠,但要付出代價。計算一下所需的人手、廠房面積、每個工人的薪金,以至各項雜費。當然還要判斷一下外面市場的走勢。可是當衡量過後,你想,真的有錢賺嗎?

巴士業也同樣。以前巴士公司之所以積極開辦新線,乃因為新線一開都例必滿客。在六七十年代,巴士線只是由總站開出,過兩、三個站就已不易上車。越開越成功,才會令巴士公司大力擴張,改革路線網絡,使用新型巴士。中巴正是在這段期間,樹立起一個進取、創新的形象。現在正因客觀條件不配合,人口增幅小,基建少,又有鐵路網落成,於是市場飽和。這正是新線越開越少的真正原因。例子也有,看看兩條假日線698R和T6,就可窺知當今的趨勢。

總而言之,這是「天時、地利、人和」的配合。

回到[網主文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