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主文章~~

新巴的困窘

新巴出現時因正值巴士發展的放緩時期,使新巴的舉動敗多贏少。(圖片由[694巴士站]提供)

相信五年前香港爆發沙士時,巴士迷都會記得新巴在這段期間乘機減少了一些路線的班次。筆者還憶起當時減班的路線中,都是那些平時客量偏低的路線,舉例有43X、46X、84、796B。換言之,沙士只是導火線,是新巴見路線客量少,不想再加碼投資,所以趁沙士時削減班次。因此網上有人為此討論,甚至有人呼籲抵制新巴。

要抵制可不必,因為減班總有個原因。畢竟新巴所接手的都是一些客少的路線,新巴能做的實際已做了。真正能起死回生的,其實寥寥無幾。要研究箇中原因,必須要從香港巴士線演義作切入點。

說來其實是「講來講去三幅被」,巴士線的發展乃受制於時代的環境。一個地方人口急增,多基建,多發展,對巴士線的開拓最為有利。有何例子不多說了。事實上現在港島大部份多客的巴士線,絕大多數,都是在九七年以前開辦。有人指出,九七年前是香港急速發展期,九七後則是成熟期。新巴正是在九七年後才誕生。遇著香港發展放緩,也就生不逢時。新巴沒錯確很積極,可是大氣候有變,並非中巴、城巴崛起的年代般,有空間大展拳腳。當每次舉動都是落得慘淡收場時,新巴怎不意興闌珊?

因此新巴一不做二不休,趁沙士時減班,採取放棄態度。

回到[網主文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