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主文章~~

交通路線原則

地理的影響對巴士線以至整體交通特質,起決定性作用。

筆者說的觀點,著眼點主要還是一個──人流的多少,而這主要是地理因素所影響。換言之,一區的地理,會對一區的巴士線發展,以至整體交通特質,有著緊密的關係。舉例紅隧常常塞車,根本原因,是紅隧連接尖沙咀和銅鑼灣──兩個心臟地帶。沒有從這點下手,塞車問題,當然無法解決。

其實只要作個總結,這個概念自會明白。在交通發展上,有一大前提定要考慮──人流是否足夠?起道路,起鐵路當然不用說,公共交通,更要看這個原理,亦即是「夠不夠客」。

從這個角度看當可明白,來往多個心臟地帶之間,當然需要有。而一些衛星城市則可簡略說明:有幾種路線需要有。其一是連接至市區心臟,即中環、灣仔、銅鑼灣、尖沙咀、旺角;其二來往鄰區的路線,即是要考慮地緣因素,如將軍澳連接至觀塘,沙田連接到荃灣,柴灣連接到北角等;其三是按衛星城市內的住宅分佈,適當地發展區內線,連接區內住宅區至購物中心點。

在資源分配上也要按這個原則,優先在有實質需求之路線上。尤其是缺乏應要有之交通的,更要優先搞好;在搞好後,有剩餘資源的,才在一些有其他交通工具提供服務的地方大搞。如此整個交通網絡,才會發展得既健康又合效益。

作於2007年中旬

回到[網主文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