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斜與物理上局限
![]() |
雙層巴士在物理上終有其局限,如重心高和體形龐大等。(圖片由[694巴士站]提供) |
巴士線用車筆者過往曾談過,有人以106作例子問筆者,究竟106轉用車款是否與這點有關。應要指出,如何用車,不一定與車款性能有關;而車款行走表現,也不能單從上斜表現衡量。這些情況某程度上有關連,但並非必然。筆者並非為某些車款辯護,但分析總不能單靠表面。
筆者對汽車性能研究不深,但無須爭論的是,不論那款車,只要是雙層巴士,上斜表現始終遠遜於小型車輛,尤其是後置引擎設計者。倘是雙層空調巴士,情形會更明顯。以技術角度看,雙層巴士的馬力已隨時間演進而有所提升,如以往丹拿珍寶最高只有一百五十匹,但現在一般英國的低地台車款,最差的也約三百匹,高出丹拿珍寶一倍。不過當細心發現它們行走斜路的表現,根本分野不大。
從這個角度看,會發現雙層巴士遇著一些特殊情形,終歸有其問題。一些前置引擎設計的,面對斜路,往往比後置引擎優勝。而以筆者所見,後置引擎設計的,不論馬力如何,始終遠遜一籌;小型車輛比大型車輛靈活,轉身也較容易;雙層巴士相比單層巴士,必定易失重心,開得太快,易致翻車;長車身巴士轉彎時,一定及不上短車靈活。這些,在在都是物理上的局限。
當然筆者對上斜能力的評論,主要是根據滿載時所作的,倘非如是,另當別論。
作於2007年上旬
回到[網主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