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規律才能高分高能
要掌握事物規律固然要靠自身對知識的掌握,但一般簡單的知識已經足夠,無須一些艱澀難懂,不著邊際的理論。那些只是閉門造車,知不知道,無關痛癢。
所以筆者對香港的教育往往都不以為然。細心留意當可看到,絕大多數學科,都是以資料性居多,把一大堆數據資料要求學生一一背誦。尤其是公開試,其根本要求,就在於學生如何按考試內容學習,如何去考試,如何去作答題目。這當然可方便評核,但長此以往,「高分低能」的學生,遂比比皆是矣。
就以巴士線演變來講,坊間常流行的看法,就是喜歡個別去看一條路線,並且以班次、收費和服務水平評價。事實上這種看法著眼實在過微,就等於看樹森時只看樹林裡一株樹木,而忽略整個樹林。以筆者看,要研究巴士線演變,不該單看個別路線,也不能著眼於路線的班次、收費和服務水平。那些只是結果,而非原因。而真正原因,往往是環境大氣候:巴士線服務地區的人口、地區結構、地區歷史、道路網絡等等。而這些,正正是影響巴士線班次、收費以至服務水平之因素。筆者以往拿過沙頭角和紅隧巴士線比較,細心研究,不難理解。
事物發展總有其規律,有原因才有結果,筆者也是幾經反覆才明白。
寫於2007年上旬
回到[網主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