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主文章~~

演藝與實力

沒想到去年那宗艷照案又再成焦點。不知為何香港人思想都總是那麼膚淺,一個藝人雖則常要面向群眾,總不至於要連自己的私人生活都要向外公開吧。你批評其演出可以,你批評其演技可以,你批評其歌藝可以,但批評其私人生活,就萬萬不可了。

筆者對別人的私事通常提不起興趣。而此事卻倒可揭示出香港演藝界的根本問題。有沒有發現,案中牽涉的藝人在事件後,都幾乎個個消聲匿跡,連露面都不敢露。有人就歎稱演藝界已經陷入青黃不接之境地。

此說有欠深入。所謂青黃不接,是指舊的事物一去,未有新的事物取代。現在新人也很多,多得「倒瀉籮蟹」,但只是「量」多而已。當大家一談及今日香港演藝界時,「新人」兩字,通常是會被賦以負面的標籤。雖則任何行業有新人是常態,但偏偏在演藝界,新人卻被視作過街老鼠般看待。何解?理由是:這些新人都不是靠實力上位,而只是靠經理人公司隨便作些包裝,然後通過傳媒亂吹亂捧。如此最大問題是事前沒考慮過觀眾的反應。究竟觀眾喜歡甚麼?究竟這些新人有沒有觀眾緣?究竟這些新人出來後,觀眾會有甚麼反應?統統都沒考慮,也不會理會,只要靠傳媒宣傳就可。只要能製造些新聞引人注意,即使不演出,至少也見見報,來搏出些知名度。

這種做法其實並不新鮮。老一輩的觀眾都知道很多年前三色台出了一隊「五虎將」,即以梁朝偉等為首的幾個青年演員,被三色台力捧,當做是三色台的標誌。但今日除梁朝偉還有些演技仍可立足外,五虎將早已名存實亡,有人苦苦掙扎,也有人索性退隱消聲匿跡。倘說從事演藝需要多些宣傳,那正因為要面向觀眾,才更需要真才實料證明給觀眾看。觀眾肯定你,你才算是成功有地位。以往由周潤發到周星馳,到張國榮到梅艷芳,負面新聞也不少於現在的新人,但至少他們有斤兩。因為作品證明到自己的價值,一切是非都不足掛齒。但現在的新人卻沒這樣的能力,觀眾緣也欠缺,只要負面新聞一來,就足以摧毀了他們。

筆者對演藝界鑽研不深,只知演藝界跟其他行業一樣,也需要自身的實力才幹說服人,更需要照顧觀眾的反應回饋,否則即使成功,也不過曇花一現。

回到[網主文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