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主文章~~

人性與制度

記得去年筆者在新春時寫過《新春談錢財》一文,指出中國人一談到「恭喜發財」是有實際含意。按其實此文之主旨,是指人的一生永遠都離不開經濟。每個人的行為都是以自利為目的。除非是一些腰纏萬貫衣食無憂的人,才會自命清高的視錢財如糞土。

金融海嘯好些媒體就批評一些人自私貪婪。筆者覺得這些思想未免太過天真。人的本性永遠都是自私,做一件事永遠都是從自己角度出發。筆者出來做事這麼久,看見的絕大多數人,都是先考慮自己的收益,自己的飯碗,自己的著數,自己的錢財。倘遇到有人無私的待你,你幸運,可別以為這是必然。情與義古往今來本是不多,正因如是才有人美化。

中國傳統看人性始終太過簡單。如孔子說「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孟子說「捨利而取義也」,皆不是從實際的角度出發。孔孟二人一生周遊列國推銷此種觀點,卻終不被採納。與其說二人際遇不佳,不如說是二人之觀點本身存在根本性缺陷──立足點「人性本善」並非人之真本性。荀子談「人性本惡」,立足點正確,惜中國人千百年來,卻寧信孔孟也不信荀子之一套。中國當代兩大政黨──國民黨和共產黨,都是有這種不切實際的觀念。國民黨曰「天下為公」,共產黨倡「為人民服務」,可到了今日,皆成八股文式空話矣。

筆者當然不是侮辱人性。對人性的看法很重要,蓋因這點對制度之建立,至為攸關。西方因為相信人性自私,才能建立一個完善的法治和民主制度作規範。強調人注重自利的阿當斯密,就明確道出政府的三個功能,一為國防,二為法治,三為負責一些私人無力承擔,但又對社會有益之事。民主國家如英國和美國,因為政府和議會都是有這種思想的人物話事,運作良好之政制才得以產生。中國人就因為不能現實地看待人性,千百年來才越管越差,搞到越來越沒有制度。大陸不談,即如今日之台灣,領袖由民選產生,可是領袖卻個個都是貪到出汁的巨貪。台灣人人都罵陳水扁,卻幾乎沒有人能指出制度上之弊端。這或者是中國人之死穴吧。

正確對待人性,對制度之建立,很重要。

回到[網主文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