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主文章~~

飲食漫談

聖誕節通常世界各地都會吃大餐慶祝,就好像中國人過農曆年般,代表著新一年之來臨。筆者對節日冷感,向來都不搞慶祝。即使吃東西,也不強求高級。其實世界上不少地方,吃東西有豪華之餘也有簡單,而簡單菜式,才真正反映地方的文化,尤其是你當懂得欣賞之後。

好似一提起日本菜就想起刺身,但很少人會提及飯糰──米飯搓成一團,再用紫菜托著,是為之也。餡料也有,通常都是就地取材,簡單地有魚(日本四面環海)。做法簡單方便,反映出普羅日本大眾,對飲食的要求其實可以很基本。有時在想,以日本人刻苦的個性,那些像刺身之類的菜式,哪能代表廣大的日本人?

中國餐也有簡單的一面。北方人通常都是以饅頭、燒餅之類解決,像新疆就有類似麵包之類的圓餅。筆者曾在大陸吃過,感覺頗乾頗硬。這不難想像,新疆是沙漠,氣候較乾,太多水分的食物,根本與當地人的生活文化不符。

台灣最出名的是小吃。其中有一個醬油煮蛋,據說是台灣有個小食店東主,姓楊,把蛋放進醬油裡,成為了所謂的「楊婆鐵蛋」。看似製法簡單,但要弄得好吃可不容易(這方面據講是秘密)。事實上當地已有供應商向小吃店取專利生產。越簡單的東西,是越難幹出水準。

有人說英、美的食品最乏味。這其實並不盡然。英國最著名的是早餐──煙肉煎蛋,再加果醬多士。就如此看好像豐富,尤其是晨早一覺醒來,一眼看見煙肉煎蛋加果醬多士,只是很簡單的東西,就已可令你精神一振,活力一整天矣。而美國最出名當然是漢堡包:兩塊麵包夾著一塊肉,頂多加上生菜和番茄。美國人就這樣解決了一餐。別以為漢堡包出不了大場面。近年就連高級餐廳也開始推出漢堡包。只是簡單的東西就瘋魔了全世界,那些講究排場,講究豪華,講究品味的,像法國菜、意式泡沫咖啡之類,卻始終不能流行於大眾間。

簡單的東西,其實可以比複雜的更普及。

回到[網主文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