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經濟要講規律
近來很有些人說公司要履行社會責任,別動不動裁員,還要多聘些人,共渡時艱云云。這些人見環球經濟不景,怕被裁,所以才說這些話。
但對筆者而言就很不以為然。裁員是經濟衰退下必有的現象。經濟差,公司生意少了,當然就不需太多人手。養一個員工即使是低薪,也不是好負擔的。你試在家聘一個人幫你打理家頭細務吧!除非你家很富有,否則包保你喊救命!要人人有工開,不是叫公司不炒人,而是應搞好經濟,拉攏多些資金。當資金到位,才自然會製造就業。如此失業問題就不難解決了。
可是當下強調公司要跟員工共渡時艱的,通常都是些政府高官。這些人連「吸引資金,製造就業」這一簡單常識也懵然不知。其「人頭豬腦」之本質,莫此為甚。
有沒有想過,近來被廣泛報道的「迷你債券事件」為何會發生?因為銀行架構太龐大了,員工動不動有數百人、數千人,養這麼多員工,所費之鉅不難想像。而這幾年香港本地市場又不斷萎縮。借錢給工廠?製造業已式微了,多少工廠會借款?借錢給人買樓?現在半數家庭已有自置物業,另一半家庭收入有限,根本沒能力買樓。銀行借錢給沒錢的人買樓,肯定連本也收不回的。整個市場,根本就少了需求;銀行架構一旦過大,很容易就「不夠吃」。就如恐龍為何會滅絕?因為恐龍太龐大了,消耗的食物自然特多,但地球資源有限,這種「大食」的動物,生存豈不困難?
事實上全世界包括香港在內,大公司都正在「小企化」,通過精簡架構來適應競爭。日本因為有終身僱員制,結果數十年來日本公司越來越沒有效率,經濟自1990年起還未有起色,到最後員工的飯碗也保不住矣。
振興經濟也要講規律的。當官的要學學!
回到[網主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