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主文章~~

外國貨展銷場

除了購物和娛樂地方外,香港也需要增加一些展銷批發場地。這些展銷場地主要是外國貨品。我們知道大陸人現在的消費力正不斷加強,就連農村也是──一些農村農民已開始建了不少新式樓房,證明他們今日手中已有一定財力。問題是,大陸是一個喜歡管制的國家,不少進口貨直接在大陸本土銷售,很麻煩,因之假貨問題也禁之不絕。大陸人明白在香港買舶來品會比在大陸買,來得更有保障。現在的「自由行」也是這樣來的,對吧?

問題是香港一直都缺乏真正的地方作外國貨展銷場所。像銅鑼灣、尖沙咀之類的傳統購物區,租金之高誠難題也。而租金高,本質是反映用地之缺乏。因為缺乏,價格才會高。而因土地缺乏,即使有人想搞生意賣外國貨予大陸人,也會望而卻步。這對經濟大大不利。

香港應該考慮在新界鐵路沿線搞展銷場所。新界是否有地?當然有。舉例荃灣、葵涌、火炭這些工廠區,把地皮抽出來搞,不就可以了嗎?接近大陸的上水、落馬洲,人流暢旺,但空地多多。這些不是供應?花了大筆錢建西部通道,應該把屯門改造,如把工廠區地皮轉作展銷。這難道不合符成本效益?

香港人習慣了用僵化了思維思考問題,不懂得利用新界的地皮,也因為習慣了「大使」,不懂得用成本低的辦法解決問題。其實香港不是沒有展銷場所,如會展,但土地有限,不化算。香港因本地市場太小,單單售向本地,根本難以吸引大批外國品牌來香港。舉例汽車品牌如雪鐵龍(Citroen)和快意(FIAT)都在世界有名的,但在香港卻幾乎沒有。何解?香港市場太小!

只要目標明確,把重點放在大陸,死結就得以解開了。不一定是汽車。諸如時裝、飾物、名酒之類,香港設立展銷地,只要目標在大陸,必定會有市場。倘只賣給香港,當然沒有出路。如不把目標放在大陸,開發新界來幹啥?不就沒意義了?花了錢搞大量基礎,這些基建都值數以億計的。隨意浪費,愚蠢之極。

回到[網主文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