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主文章~~

根源還是政府

實不相瞞,筆者讀書時代也讀過經濟學,所以對由政府主導經濟活動頗不以為然。阿當斯密曾對政府的功能作過一定義,於今仍合符現實:一、防止國家受到外來的侵犯(即國防);二、防止個人的生命財產受到侵犯(即維持法制);三、私人無力做起的事政府才包辦。

話就是如此,一般的看法都仍然認為,凡事由政府管制,是好處多於壞處。但人類的歷史卻告訴人類,政府不是解決具體問題的最佳途徑,政府本身才是問題所在。就正如大陸奶粉出問題,根源不在別的,是在於生產奶粉的集團屬國營。國營最大的弊病是「做又三十六,不做又三十六」,員工敷衍塞責、馬虎苟且,因之荒唐的失誤就無日無之。

曾蔭權發表施政報告,遭到外間抨擊。筆者也認為曾氏的施政報告很難予以好評,但問題在哪裡?那就是政府對經濟、對民生所作的干預實在太多,且太頻繁。

千萬別罵筆者。筆者也是從市民的角度看。正因從市民的角度看,才對施政報告作如此質疑。從古到今,世界各地經濟的崩潰,幾乎無一不是政府插手過度所造成。外國不談,就單講香港,幾乎沒有一次政府插手是有好結果。九七年八萬五是好例子;九八年搞高科技港是好例子;公務員改革又是好例子;教育改革迫得老師要自殺,也算天下奇聞;昂坪纜車時不時出問題,顯然不是出自私人機構的作風;到醫療也出事頻頻,醫院醫生起哄幾乎無日無之,禽流感搞到一塌糊塗,不是因為政府做得太少,而是政府做得太多。

因之千錯萬錯,惟僅「政府少做少錯」一項,則絕對沒做錯。政府處理宏觀大局算數,具體工作則不必攬上身,盡量做到荀子所言:「知大體,棄細務,為君道」。

回到[網主文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