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建娛樂熱點
除了購物外,香港也應該嘗試搞活一些娛樂場所、主題公園之類。這些場所的最大好處,是相關的工作需要的知識、學歷、經驗以至年齡都不高,對促進就業大有助益。除此以外這些場所還可帶旺人流,連帶零售商店、專賣市場的生意也有所增加。
世界上不少國家和城市都有靠鼓勵娛樂場所而興旺的。早在1920年代美國的芝加哥是個好例子;1930年代的上海是例子;今日亞洲不少城市都有大量夜市夜店出現,也是例子;美國的拉斯維加斯,就更是典型中之典型。一個城市只要鼓勵發展夜市,造出一個不夜天,變成世界奇觀,對世界各地的人們不會沒有吸引力。
當然有人質疑,以香港的情況可以嗎?筆者以為真正的關鍵是政府。舉例政府有不少法則法規,限制著普羅大眾的生計。例如,為什麼不可以容許一些大街小巷設立擺賣區,一如旺角的女人街?影響市容嗎?女人街攤檔成行成市也影響市容了,何不取締之?阻塞交通?一些小街小巷路面窄狹,一般車輛並不常用,轉作擺賣區,對車流妨礙有多大?
倘認為住宅大廈不適合,商業大廈和一般多層式商場,相信不會不適合吧。不一定局限於酒吧、桌球室、桑拿浴室之類,甚至賭場也可以。提到賭場或會有人把筆者罵死,但美國的拉斯維加斯,賭場成行成市但沒有治安問題,民間賭風也不狂熱。反對發展賭場者,有需要研究一下拉斯維加斯。
市區已沒有多少空間發展,建議在新界的鐵路沿線搞,如西鐵等。筆者不相信以現在交通網絡之改善,新界還沒可能變成不夜天。
當然這些娛樂場所的服務對象不該集中於本地人。應該專門針對外地人,針對外地人的喜好,服務的安排,服務的設計,都該切合外地人的需要。這就要多作研究,把眼光放遠,別把視野局限於香港本土。
回到[網主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