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鐵達尼號
北京奧運舉行,中國的金牌僅一個星期,就拿下35面,破了上屆32面的紀錄。中國今屆奧運都可算勞師動眾,不但大破慳囊投資大量金錢,還精銳盡出,起用大群冠軍級巨星應戰。倘以「賭博」來形容北京在今屆奧運的投資,很明顯,以獎牌數計,北京賭贏了。
先旨聲明,奧運比賽筆者並不看得很多,筆者對奧運的賽果多是從報導得知。從報導來看,起用的選手大多都是熟悉的面孔,中國由哪個人奪金其實沒甚驚喜。像體操仍以老手李小鵬、楊威壓陣;跳水仍起用郭晶晶、吳敏霞;女子羽毛球由張寧當冠軍,但上屆她已奪過金;乒乓球的張怡寧、王楠、馬琳也是同樣;男子羽毛球林丹雖是首次奪金,但之前已是矚目球星,備受看好。成績較差的應以女排為表表者吧。今屆再由趙蕊蕊、周蘇紅、馮坤那群舊人掛帥,但已有不少尷尬的表現。截筆時劉翔還未出賽,未知數下無從評論。
新面孔不多筆者不感意外,因為北京投放得這麼多錢搞奧運,想有回報,是不能不保守的。今屆北京花了四百億美金起了這麼多建設,開幕儀式還出動世界級的張藝謀指導數千個演員表演。從片段看數千人這麼整齊的起舞,還持續數個小時,起用世界級大導負責,怎也是穩陣的決定。
筆者想起十年前荷里活的經典《鐵達尼號》,當導演的占士金馬倫就花了二億美金拍這部戲。後來《鐵達尼號》上映僅一週就收十億美元,多出了四倍盈利。可是此後占士金馬倫就有一段時間沒有人找他拍戲。不難理解的,拍《鐵達尼號》花二億美金,二億美金是小數目嗎?拍戲鉅額花費,沒有幾個投資者能投以信心一票的。雖則電影後來收十億美元票房,但事前誰敢保證一定能賺十億?
北京搞奧運以金牌進帳計,已贏得漂亮。但論整體結果筆者仍作保留,因為奧運後的基建究竟何去何從,始終未可預料。
樂觀地去看,希望可以像拍《鐵達尼號》般,能滾多四倍盈利吧。
回到[網主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