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主文章~~

食肆供過於求

之前花了相當篇幅談到交通工具供過於求的問題。但其實香港還有許多方面是供過於求,並不單單是「搵食車」。這包括了衣、食、住這幾個基本的需求。這看似荒謬,但絕非歪論,而是千真萬確。

以「食」來說,數年前筆者看過有個廣告作如是說:「香港現在有萬多家食肆,你還有空間發揮嗎?」大家可能對這個廣告有點印象。這廣告稱香港萬多家食肆,數字上大家未必能證實,但至少暴露出飲食業競爭激烈的問題。其實不難找證據證明。就看看滿街都是茶餐廳、酒樓之類的食肆,就知道經營飲食的人,數目是有如何多。很多都不是賺錢,據說大多都是靠節省成本才賺到錢,不少客量是多是少還不敢加價。近來還聽聞有三百家食肆要倒閉,這可反映香港餐廳食肆的數目,已是供過於求。

這種現象放在整體來看,正如是;而從個別來看,也如是。不少人口老化的地區,情況就更尤甚。這當然是因為人口的老化。老人家通常是退了休的,所以是沒錢消費的一群。地區一旦人口老化,其店舖就很難再賺多些。就算有人幫襯,也不過選擇價錢較低的。香港現在不少地方都人口老化,在一些落成達廿年的公共屋村,這情形就更明顯。公屋新落成時,因為人口有增長,在公屋開茶餐廳,當然就越做越大。但過了若干年住在屋村的人都變成老人家時,利潤就自然沒有以前有這麼大增長。於是乎,茶餐廳就很難做;酒樓因為規模大,最承受不起人口老化的壓力,因而倒閉就成家常便飯。

現在都說香港人口老化,有人還推算三十年後,每四個香港人就有一個老人家。如此高消費族群必然減少。人人低消費,食肆所賺自減。一旦形勢不穩,最終必然頂不住而關門大吉。

這預測可不是瞎扯的。

回到[網主文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