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主文章~~

巴士的危機

香港發展放緩的影響,不僅限於新巴,遲早也反映在九巴上。(圖片由[694巴士站]提供)

早前新巴謂,他們因為油價持續高企,所以要考慮進一步重組巴士線,以及不排除裁減員工。

其實重組路線對新巴來說,已不算是新鮮事。本身新巴接手中巴路線時,已發現不少都是虧本線。原來在中巴手上的賺錢路線,一早已被城巴搶光。所以新巴進軍港島不足一個月,路線重組就陸續有來。舉例新巴接手第一日就把721(太古城←→中環)併入720;又於1999年3月29日把20(筲箕灣←→中環)取消,由720改為每日全日服務;原來的M21(太古城←→中環,即原來的21)則在後來歸併於722,成為M722;柴灣方面除了開辦8P外,還取消83、88這些每下愈況的路線;港島南區重組則更多,如2000年縮短43X(華貴←→中環)至金鐘,又更改43路線,1999年5月17日把94X與94合併;2002年95又與95A合併;取消338、64之類路線。

併減路線從策略上來說似乎消極了點,但這是無可奈何。因為不少客量低的路線之所以客量這麼低,都是因為地理因素所致。港島發展空間飽和,地鐵通車巴士本已少了一半客,到後來中巴手上賺錢線又幾乎被城巴拿光,新巴想在港島突圍,已是天方夜譚。事實上1999年新巴就向過政府要求給一些九龍巴士線經營,但最後就只得將軍澳南和西九龍專線。前者結果如何不須多言,後者幾條線不計971,就只有701和702開辦了,但表現也只是平平。

其實正如之前筆者所言,現在香港的公共交通,正處於一個「供過於求」的時代。供應多了,但需求沒有大增長,巴士、小巴、的士與地鐵之間,自然免不了惡性競爭。港島的情形已很明顯。倘趨勢不變,九龍、新界,也會出現同樣的問題。

又或者,九巴也有可能步新巴後塵。

千萬別笑!看看香港現在發展的放緩,就知這是巴士業的大危機。

回到[網主文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