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多自有代價
![]() |
巴士線需求不高時一味投放多些資源服務,乘客自要付出代價。 |
巴士加價站在巴士公司立場以外,相信沒有人會贊成。作為乘客必定會以千百種不同理由反對,但歸根究底,只是反映乘客的一廂情願。
事實上投資巴士跟其他生意一樣,都是有風險的,也不是一門極有盈利的生意。表面上盈利數以億計,但事實上這是靠數以億計的投資才成事。買一部巴士所費數百萬,買一百部巴士就逾億。當中尚不包括其他一切開支,如員工支出、燃油成本、維修保養、車廠營運。因而取得足夠客源,是巴士線成功的不二法門。但可別以為每開一條路線就夠客。香港有不少路線是在虧損行列,據計是有半數。一旦路線不夠客,就要靠賺錢路線撥出一部份收益作補貼。
筆者覺得刻下香港巴士最大問題並不在車資,而是資源過剩。君不見行走街上的巴士,其實不少載客量連一半也不到。這不是騙你,試留心觀察港島軒尼詩道、九龍彌敦道一帶,以至其他地方,巴士數目相比真正乘客數目,是顯然過高。客量高時班次頻密尚有理據,但客量低時也開得這麼頻密,成本浪費多少可想而知。有人稱目前巴士出現「超班」現象,並非沒有根據。巴士許多都是車長十二米的巨型巴士,而巨型巴士所行走的並非僅僅大線,還包括一些虧本路線。虧本路線也用巨型巴士?這不是浪費是甚麼?
資源浪費的結果不言而喻。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多出來的成本,從商業角度,沒道理不轉嫁給乘客。這就是為甚麼現在的巴士線車費這麼高的原因。乘客既然有要求,付出代價,也是合理吧?要付少些的,還投訴這投訴那,世界哪有這樣便宜的事情?
諸多要求,就要付出代價的。
回到[網主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