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奧運何須亢奮
近數星期滿盡是奧運的消息。舉例聖火就在5月2日在香港傳遞。傳媒報導很多,但筆者卻不怎樣特別興奮。不是掃興,而是真的如此。不如為何對於大型表演和慶祝活動,筆者總是提不起興趣。或許是一個人經歷多了,看的事多了,對於任何活動,自然沒有那麼熱烈,那麼興奮,那麼激動。
第一次由中國人搞奧運,在民族角度看,當然有其意義。但很多中國人其實未必知道,奧運在西方其實已引不起多少人關注。像上屆奧運在希臘舉行,就有調查指近半的希臘人不知道國家正舉辦奧運。而美國則更厲害,逾半人都不知情。由此可見奧運的價值,其實已不斷下降。當然從運動員角度看是一回事,但國民如何看卻是另一回事。
筆者覺得大陸人對奧運的熱情近乎瘋狂,主因還是在於中國人百多年來都未曾「威」過。稍為讀過中國史的人,都該知道近百年中國的歷史。正因百多年來國家處於低谷,中國人便很希望做點東西「威番一次」。搞奧運正是基於這個心理。
一時的興高采烈,是剎那間的事。筆者反倒擔心為搞奧運所投放的資源,奧運過後隨時會成為大負擔。好幾個主辦過奧運的國家就有這問題。八年前澳洲悉尼搞奧運,許多大型基建,就是在奧運後被丟空,尤以選手村為甚。希臘奧運也是同樣;而中國廿年前搞亞運,讓運動員留宿的選手村,就一直成為北京市頭痕的難題。筆者正因為是中國人,才有這樣的擔憂。
激情很易點燃,但一亢奮完,一連串頭痛的難題,就要開始。
回到[網主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