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上水變化因與果
看事情的變化不該只看現在。因為「現在」本來不是由「現在」所構成,而是由「過去」所形成。筆者在闡述巴士線演變時已有述,不詳談。
任何事情的形成都是有其原因。正所謂「有因才有果」。你要得到「果」,就先要改變「因」。「對症下藥」的本意,正在這裡。有些人只看表面,看見一現象就隨便提出方法,這樣能解決了問題?當然不!膚淺的人,就是喜歡想得簡單,寧可否定因果關係,而不肯花智慧研究原因。所以做事的失敗,根源正在此。
早前提過上水有條件成為商業區。有人不同意,筆者以為他們是以「現在」看「現在」。當然過去這麼多年,上水確是沒有成為商業區的條件。因為香港的核心是中環、尖沙咀,而上水始終離中環、尖沙咀甚遠,而舊時北上又不成氣候,所以才使目前的上水,未至於是一個商業區。舉個例證:粉嶺一個公共屋村,1990年入伙,因為離市區太遠,入伙居民不多,因而政府還要少收租金才吸納到多些人入住。
當然何為「因」,何為「果」,是隨時會變的。今天的「果」是由昨日的「因」形成的,而今天也可蘊釀「因」,造成未來的「果」。現在上水人口已因北上風氣而增加不少,地理上的不利因素,又成為了有利因素。加以上水還有不少地方有待開發,尤其是接近邊境的一帶,一旦開放,有另一番面貌,將是必然的結果。
看事情需放長雙眼,千萬別「眼望鼻」。
回到[網主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