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縮
香 港 教 育 學 院 中 文 系 首 席 講 師 潘 銘 燊
香港作家代表團訪問浙江,住在杭州北高峰山腳下賓館,風景幽絕。但是我們都無暇享受,因為主人盛情,座談交流以外的時間,都十分充實地排滿了參觀和遊覽。
這天參觀紹興魯迅故居,車子駛經蕭山,見有新建大型商場,名叫「蕭山市心廣場」。團友黃維樑問身旁的浙江作協主席葉文玲,「市心」是「市中心」的意思,文玲說是。見我默不作聲,維樑為了逗我說話,便問從修辭學觀點來看,「市心」是否用得適當。我答:「既然我們有了「巿肺」,何妨來個「巿心」呢。」
但是後來一想,「市中心」節縮為「市心」其責不大穩妥。
把多音節詞語節短縮合成為較簡單的詞語,可以收到精練、方便的效果,有時更能夠整齊結構、協調音節,所以運得很很廣泛。「特區首長」簡為「特首」,「香港大學」簡為「港大」、
「臨時機場管理局」簡為「臨機局」,都是我們熟悉的。
節縮而成的詞語,一般是雙音節詞,簡至無可再簡的單音節詞為數甚少,多是地名(如港、杭、淅、粵、美、澳)。
至於待節縮的詞語,我認為起碼應該是四音節的。三音節詞若簡為兩音節,效果往往很滑稽突梯(不知這詞是否可以節縮為「滑
突」)。古書上常有簡化「司馬遷」為「馬遷」的,令我大起反感。漢
武帝狠心對司馬遷下了腐刑,文人則更辣手把太史公砍了頭,真是文字的劊子手。現代內地信函常把「我公司」簡為「我司」,商行變成了衙門,也是不足為法。「市中心」硬要去掉一字,何必呢?
節縮修辭,有一定的規則,創作空間較小。多年前,地鐵興建,曾經稱為「地下鐵」,後經輿論激烈反對,特別是《明報)筆誅圖伐漫畫伐,當局才從善如流,而工地園板上的宣傳悟句,亦由「香港地下鐵,為你而建設」改為「地下鐵路,為你建造」了。「地下鐵」為什麼下妥?一來日本味太重,
二來不合中文語法。可見
修辭有時是要服從於語法的。 )。
蕭山市心廣場是否值得考慮改名,「蕭山中環廣場」呢?
明報一九九八年十月十六日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