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緒言 |
二、新竹市三百年發展史 |
三、新竹市風景點介紹 |
![]() |
本手冊是我修『科技資料蒐集與論文寫作』(王美鴻老師授課)這門課的期末報告,不過只有標題部份才是繳交的報告。所以利用暑假在校期間找了一些別人以整理好的資料加以重新編輯打字,才有下列的內容。同時希望加入照片說明使得手冊更加完整。
光緒元年(一八七五年)淡水廳改為新竹縣,竹塹城也改稱新竹城。此時臺北成為臺灣首府後海港之便也漸漸沒落。不過新竹並沒有頓時沒落,因上游山區生產樟腦輸出反而更加繁榮。日據初期富商辜顯榮為順利輸出樟腦而於新竹舊港私建碼頭,並不惜與當時日籍新竹廳長對薄公堂。光緒二十七年(一九零一年)新竹城北門毀於大火中,隔年因日本人實施都市計畫而拆除南門、西門及東門城牆。目前僅存東門城及護城河橋頭遺址,而東門大排就是當年護城河所在。漸漸因 頭前溪泥沙淤積而使竹塹港沒落。
民國九年設新竹街置街役場,民國十六年改置為市,置市役所。民國二十年代新竹再因玻璃工業的興起而重生。民國三十年合位香山庄及舊港六家庄之一部份,擴大行政區域。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新竹州接管委員會由日人手中接管新竹州並成立竹市政府,第二年接管委員會接管,成立新竹縣政府,其後,新竹竹縣政府遷往桃園,新竹市因全省行政區域調整,正式設為省轄市,下轄七個區公公所。民國三十九年,全省行政區再調整,改設二十一縣市,新竹市與現今之新竹縣合併為新竹縣,縣治置於新竹市,同時桃園、苗栗兩縣正式成立。直到民國七十一年七月新竹市與嘉義市同時升格為省轄市,並併入香山鄉擴大範圍,同時也因科學園區的成立,使得新竹市以科學城之面目再展其風光。
落成於大正九年(民國九年)。
西部縱貫線鐵路上最古老的車站就屬新竹火車站了。由日本人松口崎萬里所設計的新竹火車站落成於大正二年(民國二年),屬於巴洛克式建築。初期車站外形原具有數學幾何之和諧感,後來增建左右兩側之平房式洋樓。內部剪票口有雅典神殿式浮雕鑲在牆壁上,也有柱身突出圓球如古鐘的柱子。
(本段摘自民國八十四年二月十二日中國時報風城專刊)
新竹市目前唯一的海水浴場,港南顧名思義就是位於港
口的南方,而更南側之處就是著名的金城湖賞鳥區。浴
場的入口就是一座拱橋,橋下有流水,岸邊堤防上則貼
有各式磁磚貼成的圖案,過橋後就是防風林與沙灘了。
註:目前港南的沙灘已流失殆盡,因為附近南寮漁港的施工及垃圾焚化爐興建,影響原先頭前溪的泥沙流向。
由寶山路或高翠路160巷進入
高峰植物園在日據時代是『新竹州立赤土崎林業試驗場
』,面積有25公頃,北以寶山路,東以高峰路為界,創
立已有六十三年了。園內設有步道,強調原始自然森林的
風貌並可觀賞342種各式植物,值得一遊。
更多高峰植物園訊息
本段資料來源84.11.8中國時報與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