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這五千年的歷史中,曾經創造出光輝燦爛的文化,科學技術得到空前的發展。中國的建築,既是實用的建設,又是文化的建設,它在世界建築中獨樹一幟。而宮殿的建築,就是集合了當時技術最高明的工匠,使用最好的材料而建成的。是當時建築技術和藝術最講究,擁有最高水平的建設。

中國的建築是以木的架構居多,最基本的形式是在地面或臺基上立木柱,柱上架木梁,梁上又再架木柱,就這樣層層遞進,逐漸做成屋頂的架構(圖一),最後在這架構上再鋪設瓦頂。而這種架構的優點有很多,中國有句俗語,叫做「牆倒房不塌」,這是因為中國的建築是以立柱的方式而建,所以即使牆壁倒了,房屋亦不會倒下,故此房屋的牆可以十分靈活地處理。在北方寒冷的地方,可以用厚牆,在南方炎熱地方,可以用薄牆,而且因為不受力,所以牆和門窗可以用木的雕刻,室內裝橫較為自由(圖二),以滿足不同的需要。

而且防震力好,因為木架構的建築主要是以榫卯連結,加上木材本身具有很強的柔韌性,故此能減少因地震而出現的斷裂,加強安全。

只可惜木架構,不及磚石結構堅固和耐用,加上木材本身怕火、潮濕、蟲類,所以通常木建築比起磚石建築的壽命短。

中國的建築是以群體佈局出現,大至宮殿,小至民房都是一樣,北京的四合院就是一個好好的例子(圖三),四合院是由多間房屋組合而成,並具有縱、橫軸線,即左右對稱、前後對稱,主人住房在中間部份,子女用房在兩旁,形成一個院子,這就可以看出中國把主要的建築放在中央,次要的就左右成對稱的排開的規制。但有時,因為地勢問題,建築物並不能前後左右完全對稱,故只能因地勢而安排,好像蘇州網師園,就是採用自由佈局,這樣中國的建築才能創造出那麼豐富的面貌。

中國的建築特點固然不只這些,好像建築物的屋頂亦有二、三十種之多,這些一切一切,都留待其他的部份詳細分析。

圖一  中國建築的木構架     
 

回首頁 建築概述 建築結構 建築藝術 宮殿建築 友站連結

最近更新日期是2001年06月27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