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擊碎﹝果決﹞

戰國時代,秦昭王﹝名稷,在位五十六年﹞派使者送來一個精巧的玉連環給君王后﹝《說文•后部》注:后君也,后言後也。開創之君在先,繼體之君在後。此處乃指齊君﹞。使者說:「齊國人的智慧很高,有誰能夠解開這個玉連環不?」

那玉連環是用玉做的一串圈環,諸環互相連扣,必須反覆穿套,才可一環一環解脫,是一種益智兼遊戲之具。分解時要運用智慧,還要有高度的耐性。

君王后將玉連環傳給朝臣看,問有誰能夠解得?群臣都不知曉,無人可以解開。

玉連環又傳回到君王后的御案上。她拿起鐵鎚,向玉連環一擊,應聲而碎,對秦國使者說:「請回謝你們秦王,玉連環已經解了。」

【原文附參】:秦昭王嘗遣使者遺君王后以玉連環。曰:齊人多智,能解此環不?君王君以示群臣,群臣不知解。君王后引鎚擊破之,謝秦使曰:謹已解矣。﹝見《戰國策》、卷十三、齊策六﹞

【編者私語】:一個連環玩具,其有九個圓圈。圈圈相扣,串成一列,故又名九連環,還有一個窄而長的圈環貫穿在九環之內。要一個一個地解脫出來,又可重行串套在長環上。玩的時候,要耗時很長,要耐心很大,要重複許多次套穿的動作。說它有益智之功是可以的,猶如現代的魔術方塊﹝Magic Square﹞一般,都可鍛鍊思考力。但是,解得了吧,肯定了甚麼呢?解不了吧,又否定了甚麼呢?小技雖精,非關大用,可不能拿它來斷定智愚的呀!鍛鍊智力的方法很多,解連環只是百中之一而已。閒暇之際,拿來消磨時日自無可厚非,若在朝殿上當正經事來幹,就無此必要。但秦王特意送環求解,怎樣了斷?唯有當機立決,一鎚把它擊碎,豈不就解了?君王后有此過人之舉,可讚!我們今日公私事務紛繁,必要時也當學這種果斷方法。本書第三九四篇的「亂絲必斬」,可以同觀。

 總目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