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真正在閱讀報紙?
一個探討性研究
王雅萍
摘譯
譯者引言
電子媒體的興起,大幅改變了媒體的生態。自十八世紀印刷革命以來,作為平面媒體,報紙一直扮演著重要的「社會公器」角色。本世紀電子媒體的出現,特別是著重聲影效果的電視,使得報紙作為大眾傳播工具的重要性,大受影響;而網際網路無遠弗屆的傳播效果,更使得二十世紀末報紙面臨的強烈競爭局面。
九O年代的德國,誰真正在閱讀報紙?「閱報者」和「不閱報者」有哪些人口特性上的差異?有哪些社會環境因素可能影響閱報行為?本文分析的資料來源為德國一項全國性的民意測驗,作者試圖藉由此民意調查結果探討以上提出的問題。本文原文刊載於「新聞學季刊」(Publizistik) 一九九九年六月份,作者為Klaus Sch霵bach,Edmund Lauf 和 Wolfram Peiser。作者Klaus Sch霵bach是阿姆斯特丹大學Allgemeine Kommunikationswissenschaft 教授,Edmund Lauf是阿姆斯特丹大學Amsterdam School of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的wissenschaftlicher Mitarbeiter,而Wolfram Peiser 是Mainz大學的wissenschaftlicher Mitarbeiter。
本文
1.「閱讀報紙」的相關因素
報紙逐漸失去重要性。長久以來,德國報紙影響範圍有日趨縮小現象;這個現象不禁令人擔憂,(因為)對讀者而言,報紙擁有絕對實用的功能 增進政治知識,開拓讀者視野,促進公共生活的參與和社會的融合。儘管報紙的效果有相當的水準,卻往往受到低估。事實上,報紙提供的報導較詳實,資訊和意見呈現也條理分明,而且讀者可以掌握個人吸收資訊的速度和次序。
要幫助這個媒體,不能不知道「今天誰真正在閱讀或不閱讀報紙」。「閱報者」(Leser)和「不閱報者」( Nichtleser) 典型的特徵為何?截至目前,閱報者常被認為有下列社會人口統計學的 (sozialdemographisch) 特徵:
- 年齡較高:受過一定程度的「媒體社會化」( Mediensozialisation) (特別是他們的父母曾有閱報習慣),或與其相關的生活情況(例如,有較多時間閱報)
- 教育程度較高:以及因此可能養成的閱讀習慣及興趣多元化
- 男性:和與其相關並對閱報有益的好處
- 收入佳:報紙有無特價優惠,對其而言,較不重要
- 社經地位普遍較高:因著社會期許而閱報
不過,還有某些社會環境上的特徵
亦與閱報有關:
- 在多口家庭中,基本上,比較有可能訂閱或購買報紙;不過,仍得視家中組成份子而定,看是否多為成年人(他們比兒童較可能成為閱報者)
- 擁有私人房子或私人公寓,因此與居住地關係較密切,對地方新聞也較感興趣
- 住在小社區,社會控制 (soziale Kontrolle) 較多,居民被迫瞭解當地新聞
- 在東德成長,勤於閱報已成傳統
特定的價值觀和興趣,同樣也是閱報的動機
- 政治興趣 (politische Interesse),是報紙傳統上重要的服務
- 整體上,和其他媒體(特別是電視)提供的娛樂內容相較,閱報主要以資訊攝取為導向
- 居家 (H酳slichkeit),有較多時間閱報
- 一種比較傳統、保守且平民化的生活價值觀,力求安定
上述列舉明顯指出,一方面,此處涉及的並非都必須和「閱報原因」有關:年齡、教育程度、性別、收入、居住地和家庭結構確實很少受閱報影響;不過,例如政治興趣、對其他媒體的使用和評價以及特定的價值觀,則可能經由報紙影響而形成。另一方面,可能是閱報原因的特徵,彼此間並非互不影響。例如,較高的教育程度和較高的家庭收入有關,而較高的家庭收入也常和較多的家庭成員互為因果。在這三個特徵中,唯一可能是閱報直接原因的只有教育。收入和家庭大小看來和閱報有關,乃因它們都和教育有關,和閱報本身應該沒有直接關聯。在此情況下,教育可能是「有足夠錢買份報紙的前提」。至於價值觀和興趣,則常視年齡而定;再者,它們也決定,什麼樣的社會環境 (sozialer Umfeld) 中可能產生閱報行為。
當我們全面考慮這些人口特性 (Bevölkerungseigenschaft) 彼此的關聯性,其中哪些真正直接和閱報有關呢?至今,在德國還沒有這方面系統化的分析。在這項由DFG贊助的研究中,九O年代中期,根據一項廣泛的人口民意調查,閱報可能的相關概念和因素,被以經驗研究方式檢驗和探討。各式各樣社會人口統計學的特徵、活動、價值觀和興趣,出現在這項分析中。對此,我們考慮不同閱讀報紙的標準:至少偶而接觸報紙或定期閱讀報紙。此外,最近的影響範圍發展 (Reichweitenentwicklungen) 顯示,地方性預訂報紙和零售報紙 (Abonnement- und Kaufzeitungen) 影響範圍縮小程度有所差異,對此是否有不同的原因呢?我們為此額外根據不同種類報紙的閱讀,作出區別。
2. 亞倫斯巴赫廣告主分析 ( Die Allensbacher Werbetr輍er- Analyse, AWA)
一項希望探討報紙讀者眾多特徵相關性的第二手分析,往往需要在整個人口中,進行民意調查。其中樣本數必須夠大,以便人口特性間如有關聯,個別人口特性對閱報的意義也可區隔開來。在德國,這些先決條件每年皆由AWA順利完成。除了受訪者完整的的社會人口統計資料外,AWA也將興趣、價值觀、態度和針對購買和消費行為分析的許多資料,納入考慮。AWA乃由亞倫斯巴赫民意測驗中心 (Institut f槀 Demoskopie Allensbach) 獨立負責,並且以「單一來源研究」(Single- Source- Untersuchung) 進行。它的研究對象是十四歲以上、住在私人家庭的德國人民,根據比率抽樣,共有近兩萬人以「面對面方式」接受訪問。非常感謝亞倫斯巴赫民意測驗中心提供我們九五年 AWA 的資料,它們的研究時間為一九九四年三月至一九九五年五月,共有19718名受訪者。
AWA一共選取五家全國性報紙(以下稱為「高品質報紙」,Qualit酹szeitung),分別是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 Frankfurter Rundschau, S朞deutsche Zeitung, Die Welt 和Handelsblatt。Die Bild Zeitung 則個別探討。另外,以下的地方性零售報紙則是以總結方式分析:Abendzeitung, B.Z., Express, Morgenpost, tz, Berliner Kurier。
3. 結論
到底九O年代中期德國人「是否」以及「多常」閱讀報紙,和他們的社會人口統計特性、興趣、活動、價值觀和態度很少有直接關聯。這項研究藉由一次大規模的人口民意調查,將閱報可能的確定原因 (Bestimmungsgr榀de)的相關性做了一次檢驗。以下是我們做出的幾點分析:
-「閱讀地方;性預訂報紙」和「地方融合」尤其相關:「小居住地」和「對地方有較多興趣」兩項因素,可作為說明。中等以上年紀的人,是經常閱報者。
- 高品質報紙主要讀者是「受過一定程度教育的市民」(Bildungsb槀ger),這些人對經濟尤感興趣,並習慣聽古典音樂,同時也常扮演「專家」的角色,經常給予他人意見。由於這類報紙被閱讀的頻繁程度屬於中下,讀者群組成份子類型多樣,因此讀者和報紙間的關係 (Leser-Blatt-Bindung) 相對顯得薄弱。「比較大或比較都市化的居住地」和「昂貴的地方性預訂報紙」都是有利高品質報紙經常被閱讀的因素。
- 一如高品質報紙,零售報紙也只是偶而被閱讀,其讀者群明顯都是臨時決定購買的,例如在一家售有樂透彩券的雜貨店。零售報紙讀者以男性居多,大多住在較大的城市,而且絕大部份非年輕人。
社會人口統計特徵中,顯然只有兩項與閱報有關:性別和年齡;至於社會環境的指示信號 (Indikator),在我們的分析中,有三項特徵在統計上特別明顯:居住地大小、聯邦內地方報紙中等的訂閱價格,以及方便的報紙零售。在許多經檢驗的(可能性)讀者興趣中,只有「對地方事物關心」此一因素,直接和閱報相關。高品質報紙方面,影響因素則為對經濟新聞和古典樂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