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夢醒美國:
在2003年的4月,著名的時尚雜誌「W」做出了該雜誌歷年來最大企劃,破天荒以44
頁的超大篇幅報導瑪丹娜,主編說:「她44歲,獨得44頁報導,因為她是瑪丹娜!」
透過美國紐約時尚攝影大師史蒂夫克萊的掌鏡,瑪丹娜在封面上裝扮成鋼管女郎,穿著打扮彷彿在昭告世人,她才是一代女王,雜誌內頁的瑜珈動作,更是令人驚乎她多年鍛鍊有成,瑪丹娜將腳扭曲放在後腦杓,完全把後腳當睡枕,身體的柔軟度令人讚嘆不已!瑪丹娜也在報導中暢談性愛與發行新專輯前的心情「我只想放任自己,由我身體作主。我想我是枚性愛先烈、想發明出一套具革命性的床上遊戲,能夠讓女性完全解放自我、享受沒有拘束的性愛過程。」
然而,2003年也是充滿紀念性的一年,自從1983年瑪丹娜推出她的首張專輯以來,至今整整二十年的光陰過去了,在這些年裡,她曾唱紅過許多的歌曲,也曾扮演過無數的角色,然而,現在已經為人妻母的瑪丹娜,在出道20週年的時刻,推出了她個人的第10張專輯-"夢醒美國"(American
Life)。
在這張新專輯"American
Life"裡面,瑪丹娜終於從自省轉化為覺醒,她要在專輯中喚醒無知的普羅大眾,並且要掀起一場革命,而這一次她要對抗的是人性的黑暗、社會的暴力、以及金權的腐化。
「我以前常覺得所謂的美國夢,就是一位從異鄉來到紐約市的無名小卒,口袋只有三、五百元,也能立志成為大人物,身為美國人在美國擁有的機會,是在其他國家的人未能享有的我確實是很珍惜感恩,不過我覺得我們美國人,卻也是流於貪婪、墮落,有著偏差的價值觀像是要外表光鮮,在銀行擁有大把鈔票,想要擁有盛名成為大戶名人,就是想要成名有名氣這就是不當的貪婪慾望,那是美國夢最為虛表的一面,我現在了解到,名氣財富外表光鮮並不代表什麼,如果你沒有正確的價值觀的話,我覺得現在美國真的是一團亂,不過我還是很慶幸自己是美國人,能擁有言論自由,發表的想法,現在這是我所認為的美國夢。」
為了配合"革命"這個主題,瑪丹娜在造型上也做了改變,她把頭髮洗直並染回較深的棕色,穿上帥氣的軍服與迷彩裝,手持步槍面對改革挑戰;而在"American
Life"的專輯封面設計上,瑪丹娜在找尋一幅肖像性富改造意味的圖畫,於是她選擇了舉世皆知的那幅古巴革命英雄-"齊
格瓦拉"的肖像作為藍圖,以簡單的黑、白、紅三色,創造出一種充滿革命氣味的圖騰。然而在樂風上,瑪丹娜給予MIRWAIS AHMADZAI主要製作人的位子,創造出與"MUSIC"專輯全然不同的電子民歌的新穎樂風。「Mirwais他是一位很獨特的人」她說:「他對生命有很獨特的看法,當然還有他聽音樂的方式,確實他對我有極大的影響,因為他是很出色的音樂人,他很會彈吉他,他同時也會編排合成器,做出絕佳的前衛電子音色,電腦編排,他就像是在實驗室裡的天才,做不同的實驗,而我很幸運也在其中。」
除了電子重拍之外,"吉他"也是瑪丹娜這次新專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素,這個當初為了巡迴演唱會所苦練的樂器,瑪丹娜這次迫不及待的要展現出她的全新體驗:「很棒的是知道我能只是坐下來彈吉他,只有我自己,沒有其他樂手,我可以是我自己的樂團,為我自己伴奏在觀眾面前,那是很親密的氣氛,在一場你為觀眾演唱華麗盛大的演唱會有著許多的燈光,一些活動的舞台,還有舞者充滿戲劇性的演出,突然間一切安靜下來,只剩下我一人在台上彈著吉他很簡單很貼近觀眾的演出,我喜歡這樣的表演,就表演者而言我喜歡有這樣的表演選擇。」
主打歌"American
Life"以切分電音與簡單的吉他弦音,交替成繁複的主體編制,後段神來一筆的饒舌演出,構成為一支緊湊的電子民謠作品。而緊接在後的鳥語花香音效中,清澈的吉他主調,帶出"Hollywood"的浮華世界。實驗性的扭曲電音作品"I'M
SO STUPID"則述說著瑪丹娜對生活的覺醒。取材自家庭價值信念,曲中添加了福音唱詩班的"Nothing Fails",則讓人重回到"Like A
Prayer"的感動。然而編曲出奇簡易的"X-Static
Process",瑪丹娜捨棄絢麗的合成音效,以自已的歌聲與自己演唱的和音部份搭配演出,是專輯中罕見的低調溫柔情懷。獻給稚子Rocco的"Intervention",透露出瑪丹娜對於Rocco出現的意外、雀躍、及自然的原始母性。而相較於中版情歌"Love
Profusion"裡面的濃情蜜意,扭曲聲效與切分節拍的"Nobody Knows
Me",是瑪丹娜對名利光環的反省及自我的心靈需求。在電子Disco型態的"Mother &
Father"中,瑪丹娜以俐落的復古節拍,以抒發自己對於父母關係的重整。"American
Life"專輯在全程吉他的架構下,以電子民謠的方式,瑪丹娜企圖自彈自唱出另一種新的音樂模式。
在專輯的首支同名單曲"American
Life"的音樂錄影帶中,瑪丹娜在美伊戰爭敏感時刻,以充滿諷刺的手法來闡述和平理念,她讓一位中東小男孩,他披著一掛機槍子彈帶走上伸展台,兩位披著頭紗的中東女孩則跟著他走上舞台,影片最後,瑪丹娜拿起身上的手榴彈,咬開保險絲,用力丟出,結果接到手榴彈的竟是一位酷似美國總統布希的男士,不過,手榴彈只不過是個打火機,而那位男士竟點起雪茄,成為這支錄影帶的最後結局,相當諷刺。
由於當時正值美伊戰事緊張,瑪丹娜"American
Life"的音樂錄影帶不免讓人有反戰、反布希的聯想,為此,瑪丹娜還特地傳真一份她對歌曲和錄影帶的想法給全球的華納唱片,以表達她希望世界和平的心願。也談"American
Life"的音樂錄影帶,其實是她對現今美國局勢及世界的想法。
瑪丹娜在傳真中表示:她以身為美國人為榮,因為這個國家有高度的言論自由;但她又非常憂心,位居世界龍頭的美國政府,花費太多資源在國防武器上,卻忘了國民教育與貧富差距。她說,「這支音樂錄影帶的出發點,便是我對於美國生活的疑惑、憤怒與反撲」。
不過就在音樂錄影帶首播前夕,瑪丹娜卻又緊急喊卡,並透過美國華納唱片公司再次發表全球聲明,決定禁止播放這支新的音樂錄影帶"American
Life"。消息傳來讓歌迷震驚不已。瑪丹娜表示,她之所以會決定不播放她的新音樂錄影帶,是因為這支錄影帶早在美伊戰爭開始前就已拍攝好,她不希望在此節骨眼上播出引來喧然大波。「這世界已經太暴力充斥,也為了顧及遠在前線的官兵,我為他們的安危祈禱,我不希望這首音樂錄影帶誤導了任何人,製造更多的爭議」。
事實上,"American
Life"的音樂錄影帶在正式發表前就已經修剪過,去除不少血腥鏡頭,沒想到在美國海外地區才播放一天,就被她自己給腰斬了。後來華納唱片臨時以去除所有跟戰爭有關的鏡頭,僅存女教官造型,背景配上萬國旗順序飄揚的版本瓜代。但是,這並不能夠洗去美國大眾對"American
Life"的反戰映像,並且將整張專輯貼上了"反美、反布希"的大標籤,久久不散。於是,"American
Life"的播放率在戰爭開始後急遽下滑,最後僅在美國告示排單曲榜拿到第37名,亦是瑪丹娜出道以來,成績最慘的首波單曲。
而「夢醒美國」專輯雖然一推出就拿下英、美兩國的銷售排行榜冠軍,但是卻都後繼無力,尤其在美國更是在10週內,就滑出銷售榜100名之外;縱使發片首周在美國共計賣出24萬多張,但是在宣傳期過後,仍舊只賣出六十萬張不到,市場反映明顯不佳。而樂評們也沒有站在瑪丹娜這邊,不只評價毀譽參半,許多樂評更直指瑪丹娜這次的作品,簡直就是"失了水準!"。而美國權威性的"滾石雜誌"
(Rolling Stone) 給了"American Life" 中等的三顆星評價,雜誌內頁以一幅森林中赤裸的籠中鳥畫像,來表現瑪丹娜現階段的處境;"She
takes the pulse of the nation on American Life, But that's not necessarily a
good thing.",這一句眉評,更道出了這樣的情況。
同年7月,瑪丹娜發行的"夢醒美國"專輯裡的第二支主打歌 "好萊塢"
(Hollywood),其音樂錄影帶是由瑪丹娜的老搭檔-季恩.巴蒂斯達.蒙迪諾執導。在"Hollywood"的音樂錄影帶中,瑪丹娜身上戴著總計價值高達兩千萬美元的珠寶,其中還有一部份是資深女星梅蕙絲擁有過的珍貴首飾。除了蒙迪諾以外,瑪丹娜還找來好萊塢一時之選的幕後工作人員。像是髮型師路易吉.穆雷魯、化妝師派特.麥格拉斯都是鼎鼎有名的頂尖人物,他們都擅長創造出「絕代佳人」的華麗風格。
為了表現出五光十色的好萊塢,導演Jean-Baptiste Mondino與瑪丹娜,運用了「自戀」為音樂錄影帶的主幹,呈現出在浮華世界中,那種人人都想當明星的幻想。拿起話筒當麥風、站在床上手舞足蹈、對著電視機磨蹭、在大馬路上走自己的伸展台,失神狀地搖頭晃腦,卻也有種莫名的快感。
誇張的眼影、蓬鬆的假髮、火紅的朱唇,是瑪丹娜在"Hollywood"的音樂錄影帶中的主要形象。誇張的肢體語言,凸顯出她曼妙身材與性感特質。而錄影帶中最引人注目的部份,則是瑪丹娜將許多好萊塢女明星有如家常便飯、卻又難以啟齒的注射肉毒桿菌除皺過程,真實的搬上音樂錄影帶中,令許多觀眾嘩然。而"Hollywood"本身就是支反差性強的作品,Mirwais以吉他與電音節拍交錯進行;錄影帶中搖動的畫面、非對拍的剪輯,時而倒轉、時而快轉的影像,除了一展瑪丹娜多年的瑜珈成果,它也挑戰了觀眾的接受度。
"好萊塢"(Hollywood)的音樂錄影帶雖然拍得燦爛,但是在美國市場的反映卻是出奇冷清,由於電台的播送率持續的低迷,縱使"Hollywood"在美國發行了單曲,卻破天荒的連告示排單曲榜的"HOT
100"都擠不進去,"Hollywood"成了瑪丹娜自1983年出道首張單曲"每個人"(EVERYBODY)這20年以來,第一支打不進"HOT
100"的單曲,謠傳"Hollywood"播送率的低迷,是因為那句"TRIP THE STATION. CHANGE THE
CHANNEL"被全美主要電台聯合抵制拒播,但電台隨即出面否認,然而許多歌迷表示他們的點播都遭到忽略也是事實。"好萊塢"(Hollywood)最後在美國拿到了舞曲播放、銷售榜的雙料冠軍,在英國則是空降單曲榜亞軍位置。
為了提升瑪丹娜的人氣,唱片公司為她爭取到與嘻哈歌手蜜西艾略特一同合拍美國知名服飾品牌GAP廣告片的機會,並改編的她80的招牌金曲"Into The
Groove"成了"Into The Hollywood Groove"為廣告歌曲。另外,雅詩蘭黛化妝品的新款香水「Beyond
Paradise」廣告片,也選定她的"American Life"專輯中的"Love
Profusion"做為配樂。然而瑪丹娜在下半年裡最受注目的新聞,就是她與布蘭妮、克莉絲汀在第20屆MTV音樂錄影帶大獎頒獎典禮上的熱情激吻演出了。
二十年前,瑪丹娜在首屆MTV音樂錄影帶大獎頒獎上,以性感的新娘白紗造型演唱精典曲目「Like A
Virgin」,奠定她走紅國際樂壇的基礎。在第二十屆的MTV音樂錄影帶大獎頒獎典禮上,MTV台特別安排布蘭妮、克莉絲汀新生代偶像聯手重現當年她的性感演出。
接著,瑪丹娜身穿一襲黑色緊身褲裝,登台與兩人合唱「Hollywood」,並分別與布蘭妮、克莉絲汀嘴對嘴的舌吻火辣熱情親吻,引來觀眾尖叫聲不斷,最後蜜西艾莉特也登場助陣,讓晚會一開場便達到氣氛沸騰,更頓時成為全美娛樂媒體報導焦點。克莉絲汀在演出結束後接受MTV台專訪時說,她對這段與瑪丹娜舌吻的演出是以平常心看待,布蘭妮就比較緊張。布蘭妮每次在排演時都要求瑪丹娜「降低尺度」,但由於瑪丹娜的大力勸說,布蘭妮最後在演出時終於鼓起勇氣,創造出極佳的演出效果。由於這次的因緣際會,已經暫別歌壇半年的布蘭妮,便順水推舟的在年底復出的新專輯中,邀請瑪丹娜與她一起合唱主打歌「嗆音樂」(Me
Against The
Music),並一同拍攝音樂錄影帶。不過,這一次瑪丹娜與布蘭妮在錄影帶中沒有像MTV音樂大獎頒獎典禮那麼樣大玩親親,卻比較像是玩捉迷藏一般難得相遇。
瑪丹娜在這支音樂錄影帶中,先引誘布蘭妮進入一間迷宮般的舞廳,接著就消失在布蘭妮眼前。布蘭妮在層層隔間的舞廳中,她似乎隱約地可以感覺到,瑪丹娜就在牆的另一端,兩人似乎有心電感應。後來瑪丹娜的影像出現在舞廳裡的電視螢幕上,使得布蘭妮更下定決心要找到她。不過雖然布蘭妮聽到了瑪丹娜的聲音,但經過了好幾個房間,就是無法找到瑪丹娜。後來她才發現,原來這個舞廳是個超乎現實的空間,而她和瑪丹娜根本是彼此相對的形象。
另一方面,瑪丹娜又將自己的事業觸角,延伸至出版界,瑪丹娜將撰寫五本童書繪本,而這次出書的排場如同出唱片般場面浩大。
瑪丹娜的首部童書「英國玫瑰」(The English
Rose)於2003年9月15日以四十二種不同語言、在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同時上市,號稱將是史上最龐大的同步出版紀錄。由於賣座甚佳,瑪丹娜乘勝追擊,又於同年11月推出第二本童書繪本「畢老師的蘋果」(Mr.
Peabody's Apples),而其餘的三本也將陸續的推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