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傳媒用字特色與毛病

香港傳媒的語言特色

(賴蘭香﹕《傳媒中文寫作》﹐香港﹕中華書局﹐1997﹐頁9至11)

1. 傳媒語言滲入生活語言﹕傳播媒介每天都排山倒海地把信息傾倒在市民大眾當中﹐傳媒的語言更是每天都滲入我們的生活堙M成為我們生活語言的一部分。有些詞語﹐如果不是來自傳媒﹐根本就不可能出現在日常口頭語堙M例如「協商」、「指數」、「盈餘」、「感到遺憾」、「兩手準備」等﹐可見傳媒語言影響力之大。

2. 傳媒創造常用縮略語﹕有些縮略語﹐如「特首」、「公援」、「居屋」、「教署」、「西隧」等﹐都是我們耳熟能詳﹐隨口可以在日常生活婸‘X來﹐原來這些詞語是來自傳媒的創造。這些縮略語豐富了我們的生活語彙﹐也增加了傳意的效率。

3. 傳媒常夾雜本地話和俚語﹕香港有些傳媒文稿﹐為了增加親切感﹐或者使文章看來較活潑輕鬆﹐便加入廣東話和俚語﹐如「兩頭岳」、「傻龠沺鵅v之類﹐隨意加上引號﹐便任意運用。這種做法如果只是基於懶惰﹐不用心思考書面的寫法﹐那是不值得鼓勵的濫用俗語俚語﹐只會造成文字的污染。另外一種情況﹐是在報道香港一些特有現象時﹐難以找到意思完全對等的用語﹐被迫使用廣東俗語﹐如「爛尾樓盤」、「包二奶」、「陀地」、「人蛇」、「蛇頭」等﹐成為了香港傳媒一個獨特的語言現象。

4. 傳媒常夾雜地使用英文﹕一些人說話喜歡中英夾雜﹐有時連報刊文稿也如此。尤其是一些趕潮流的年輕人雜誌﹐夾用英文的情況就更多和更隨便。在夾用英文中最不妥當的是用英文字母來代替中文字﹐如「實Q」(即security﹐護衛員)、「亂UP」(即亂U﹐胡說八道)、「快D」(即快齱M快點兒)﹐是一種懶於思考的現象。這種寫法是在污染中文。

5. 傳媒喜用誇張渲染的文句﹕以大眾口味為依歸的刊物﹐常以誇張渲染的字句來吸引讀者﹐如「大揭秘」、「大曝光」、「地鐵大災難」等﹐卻往往是題大於文。文句過於誇張﹐往往會誤導讀者。

6. 傳媒慣用新聞套語﹕香港的新聞寫作﹐經過長期經驗的累積﹐出現一些特定的套語﹐如「倫常慘劇」、「天陰﹐間中有驟兩」、「傷者情況普通」、「琤肏數在窄幅徘徊上落」等﹐使人一讀就能接收主要信息。新聞套語的運用﹐成為香港傳媒語言特色之一。

7. 傳媒緊守「方便使用者」原則﹕香港傳媒十分自覺這是一種有對象、有目的的傳意形式﹐撰文時常能注意「方便閱讀者」的原則﹐使讀者易於掌握和吸收信息。例如多用短句、短詞﹐利用精簡扼要的標題和小標題﹐分段鮮明利落﹐運用圖片和圖表輔助等。一般來說﹐香港傳媒刊物堛漱撜髡魚鴞茤鷌炕M少有艱澀難明。

廣告行文毛病舉隅

(賴蘭香﹕《傳媒中文寫作》﹐香港﹕中華書局﹐1997﹐頁180至183)

雖然廣告設計可以充滿創意﹐甚玉作文字遊戲﹐特意把文句改動﹐增加語言的趣味性﹐如「喜有此履」、「琤穸d分分遊世界」等﹐是利用同音字造成的有趣效果。但有些廣告行文卻有明顯錯誤﹐就像以下例子﹕

1. 字形錯誤﹐同音別字﹕廣告堣ㄓp心寫錯字形的情況不算多﹐如「臻」寫成「瑧」﹔「漫長夏日﹐如何裝扮待出色過人」﹐把「得」錯排為「待」。但是廣告堛漲P音別字卻有不少﹐這些例子真是隨手拈來。例如﹕

錯誤
正確
大肆裝修一番
大事裝修
座落九龍新市鎮將軍澳
坐落
間格寬敞實用
間隔
為炎夏嬌陽作準備
驕陽
功效顯注
顯著
閃礫璀璨
閃爍
特大螢幕設計
熒幕
今年再接再厲
再接再勵
合符經濟原則
合乎

2. 錯用詞語﹐自鑄新詞﹕有些廣告撰稿人可能不明白某些詞語的含義﹐以致配搭錯誤﹐使廣告信息模糊﹐例如﹕

誤句
問題所在
全新概念的瓶身設計﹐方便掌握
「掌握」並不解作用手拿茠F西的意思
中西美饌﹐薈萃如山
通常作「薈萃一堂」或「人才薈萃」﹐「薈萃如山」是生造詞
昔日香港情懷﹐教人孜孜眷戀
「孜孜」解「勤勉」﹐與「眷戀」配搭不當﹐多作「孜孜不倦」
首決條件
應為「首要條件」
行商公幹
應為「營商公幹」
食品豐富﹐它能令你捧腹而回
捧腹不是飽得「抱茖{子」的意思﹐而是形容大笑的樣子﹐多作「捧腹大笑」

3. 結構混亂﹐句法不通﹕在描寫成分較多﹐而篇幅較長的廣告正文中﹐較多出現這類毛病。下面舉出幾個例子﹕

誤句
建議改正
由專業織髮師度身訂造 應加上「為你」﹐即「為你度身訂造」
不再受傳統揚聲器的嚴格擺住和座位的限制 應刪去「和座位」
所以肥肥及小田無論出席不同場合及演出,都會配戴"xx"真髮 不同」場合應改為「任何」場合
x牌是目前多位世界級泳手均採用的高質素泳鏡﹐並推崇為國際性游泳比賽中的標準裝備 第二句偷換主語﹐應加上「被」或「受」﹐即「並受(被)推崇為…」
開啟持久不脫色的化妝概念 「開啟」應改為「開創」
護膚化妝則追求快捷而有效的選擇 應刪去「的選擇」﹔「有效」改為「有效率」
每個款式都優雅雋永﹐歷久常新 「雋永」應改為「大方」、「高貴」等

4. 文白相雜﹐風格不一﹕香港的廣告文字﹐口語與書面語夾雜﹐忽然又插入「其」、「之」、「乃是」等文言詞﹐風格很不統一﹐也不好讀。有些本來全部以廣東口語撰寫的廣告稿﹐竟然用了北京方言「您」來稱呼廣告對象﹐是有點不倫不類的。在廣告堙u你」的用法﹐說起來也相當混亂。曾看見一則廣告竟然同時用了「你」、「妳」和「您」三個不同的稱謂﹐這是很不妥當的。有些廣告把「你們」寫成「您們」﹐這是錯的﹐根本沒有「您們」這種寫法。把「他們」寫成「怹們」的﹐更是大錯特錯了﹐但在香港的廣告堙M也不乏這樣的例子。

5. 文句沙石﹐破壞簡潔﹕廣告的文字應該精簡扼要﹐最好句句有信息﹐字字無廢言。但是不少廣告的文句中卻存有贅詞沙石。沙石是指一些不必要的字眼﹐如「蘊含茠G酸精華」的「荂v字是沙石﹐可以刪除﹔「更具靈活性」可簡單寫為「更靈活」﹐「具」和「性」都是沙石。還有一個「而」字﹐用得也很濫。廣告撰稿人要是遇上「荂v、「具」、「性」、「而」這類字詞時﹐可以想一想是否必須要用﹐不用會不會影響句子的通順。如果可以不用就不要用了。

寫作教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