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七 章
軍 爭 篇 ﹕ 窮 寇 莫 追

《原 文》
孫 子 曰 : 凡 用 兵 之 法
, 將 受 命 於 君 , 合 軍 聚 眾 , 交 和 而 舍 , 莫 難 於
軍 爭。 軍 爭 之 難 者 , 以 迂 為 直 , 以 患 為 利。 故
迂 其 途 , 而 誘 之 以 利 , 後 人 發 , 先 人 至 , 此 知
迂 直 之 計 者 也。 故 軍 爭 為 利 , 軍 爭 為 危。
舉 軍 而 爭 利 , 則 不 及 ; 委 軍 而 爭 利 , 則 輜 重
捐。 是 故 卷 甲 而 趨 , 日 夜 不 處 , 倍 道 兼 行 , 百
里 而 爭 利 , 則 擒 三 將 軍 , 勁 者 先 , 疲 者 後 , 其
法 十 一 而 至 ; 五 十 里 而 爭 利 , 則 蹶 上 將 軍 , 其
法 半 至 ; 卅 里 而 爭 利 , 則 三 分 之 二 至。 是 故 軍
無 輜 重 則 亡 , 無 糧 食 則 亡 , 無 委 積 則 亡。 故 不
知 諸 侯 之 謀 者 , 不 能 豫 交 ; 不 知 山 林 、 險 阻 、
沮 澤 之 形 者 , 不 能 行 軍 , 不 用 鄉 導 者 , 不 能 得
地 利。
故 兵 以 詐 立 , 以 利 動 , 以 分 合 為 變 者 也 , 故 其
疾 如 風 , 其 徐 如 林 , 侵 掠 如 火 , 不 動 如 山 , 難
知 如 陰 , 動 如 雷 霆。 掠 鄉 分 眾 , 廓 地 分 利 , 懸
權 而 動 , 先 知 迂 直 之 計 者 勝 , 此 軍 爭 之 法 也。
軍 政 曰 : 「言 不 相 聞 , 故 為 金 鼓 ; 視 不 相 見 ,
故 為 旌 旗。」 夫 金 鼓 旌 旗 者 , 所 以 一 人 之 耳 目
也 ; 人 既 專 一 , 則 勇 者 不 得 獨 進 , 怯 者 不 得 獨
退 , 此 用 眾 之 法 也。 故 夜 戰 多 火 鼓 , 晝 戰 多 旌
旗 , 所 以 變 人 之 耳 目 也。
故 三 軍 可 奪 氣 , 將 軍 可 奪 心。 是 故 朝 氣 銳 , 晝
氣 惰 , 暮 氣 歸 ; 故 善 用 兵 者 , 避 其 銳 氣 , 擊 其
惰 歸 , 此 治 氣 者 也 ; 以 治 待 亂 , 以 靜 待 譁 , 此
治 心 者 也 ; 以 近 待 遠 , 以 佚 待 勞 , 以 飽 待 飢 ,
此 治 力 者 也 ; 無 邀 正 正 之 旗 , 勿 擊 堂 堂 之 陣 ,
此 治 變 者 也。
故 用 兵 之 法 : 高 陵 勿 向 , 背 丘 勿 逆 , 佯 北 勿 從
, 銳 卒 勿 攻 , 餌 兵 勿 食 , 歸 師 勿 遏 , 圍 師 必 闕
, 窮 寇 勿 迫 , 此 用 兵 之 法 也。
第 七 篇 「軍 爭」 , 主 要 在 說
明 會 戰 要 領。 兩 軍 對 峙 , 雙 方 均 儘 其 一 切 可 能
, 在 戰 爭 到 來 之 前 做 種 種 佈 署 準 備 的 工 作 , 以
期 獲 得 絕 對 性 優 勝 , 當 雙 方 對 壘 的 態 勢 升 高 到
無 法 避 免 衝 突 時 , 勢 必 用 會 戰 的 手 段 , 一 分 高
下。 因 此 會 戰 往 往 是 雙 方 傾 全 力 相 搏 殺 的 場 面
, 會 戰 得 勝 或 失 敗 , 可 以 直 接 影 響 國 家 之 安 危
存 亡 , 所 以 歷 來 兵 家 , 無 不 重 視 會 戰。 孫 子 認
為 會 戰 最 難 的 就 是 如 何 化 迂 迴 曲 折 之 遠 路 為 直
線 近 路 , 如 何 化 種 種 不 利 的 情 況 為 有 利 情 況 ,
因 為 迂 迴 曲 折 的 作 戰 路 線 往 往 是 敵 人 期 待 性 最
小 , 抵 抗 力 最 弱 的 路 線 , 循 這 種 「間 接 路 線」
的 方 式 進 擊 , 可 收 出 奇 制 勝 之 效 , 因 此 這 一 章
的 副 題 訂 為 : 以 迂 為 直。

《原 文》
三 軍 可 奪 氣 , 將 軍 可
奪 心 。
《解 釋》
打 擊 敵 軍 , 可 以 挫 折 其 士
氣 , 打 擊 敵 將 , 可 以 動 搖 其 決 心 。
《述》
孫 子 的 戰 爭 理 論 , 除 戰 略
戰 術 運 用 外 , 更 強 調 運 用 心 理 戰 , 「 攻 心 為 山
, 攻 城 次 之 」 。
李 靖 說 ﹕ 「 攻 者 , 不 僅 攻 其 城 , 擊 其 陣 而 已 ;
必 有 攻 其 心 之 術 , 所 謂 攻 心 , 須 常 養 我 之 心 ,
使 安 閑 而 不 亂 , 然 後 敵 之 心 可 得 而 奪 也 。 」
《例》
薛 仁 貴 發 三 箭 。 敵 即 被 威
逼 而 氣 餒 , 此 即 奪 氣 。
《原 文》
朝 氣 銳 , 晝 氣 惰 , 暮
氣 歸 。
《解 釋》
軍 旅 在 初 期 作 戰 時 , 具 有
朝 氣 , 士 氣 旺 盛 ;
到 了 中 期 , 便 逐 漸 怠 惰 ;
到 了 末 期 , 則 士 氣 衰 歇 , 將 士 思 歸 。
《原 文》
故 善 用 兵 者 , 避 其 銳
氣 , 擊 其 惰 歸 , 此 治 氣 者 也 。
《解 釋》
所 以 善 用 兵 作 戰 的 將 帥 ,
先 在 初 期 避 開 銳 氣 , 再 利 用 其 惰 怠 或 思 歸 的 時
機 , 發 動 攻 擊 , 這 是 針 對 敵 人 士 氣 的 高 低 , 予
以 打 擊 。
《述》
待 敵 氣 衰 , 氣 惰 而 擊 之 戰
法 是 上 上 策 , 但 是 敵 人 亦 將 乘 我 之 氣 衰 , 氣 惰
而 擊 之 , 所 以 要 特 別 注 意 軍 隊 養 氣 之 道 。
如 左 宗 棠 說 ﹕ 「 勝 敗 , 兵 家 常 事 , 局 勢 迫 促 之
時 , 總 要 和 氣 平 心 從 容 以 待 , 等 有 機 會 , 再 起
圖 之 ; 斷 不 可 急 於 求 戰 , 反 誤 時 機 。 凡 勇 丁 壯
而 不 固 者 , 多 一 兩 次 挫 折 , 人 心 便 動 搖 之 勢 ;
非 慎 安 重 , 將 士 氣 養 穩 , 打 幾 次 勝 仗 , 不 可 言
大 戰 也 。 」
《原 文》
用 兵 之 法 ﹕
高 陵 勿 向 ,
背 丘 勿 逆 ,
佯 北 勿 從 ,
銳 卒 勿 攻 ,
餌 兵 勿 食 ,
歸 師 勿 遏 ,
圍 師 必 闕 ,
窮 寇 勿 迫 ,
《解 釋》
用 兵 的 方 法 是 ﹕
對 佔 領 高 地 之 敵 人 , 不 要 仰 攻 , 以 避 免 重 大 犧
牲 ;
敵 人 自 高 地 衝 下 來 , 不 可 正 面 迎 擊 , 以 避 其 鋒
銳 ;
敵 人 偽 裝 退 兵 , 不 要 去 跟 蹤 追 擊 , 以 免 中 了 埋
伏 ;
當 敵 人 士 氣 正 旺 盛 時 , 不 要 進 攻 ;
當 敵 人 用 小 部 隊 引 誘 我 時 , 不 要 理 睬 ;
對 正 班 師 回 國 的 軍 隊 , 不 要 去 阻 擋 ;
包 圍 敵 軍 時 , 要 留 下 缺 口 , 以 免 敵 人 全 力 死 戰
;
對 陷 入 絕 境 的 敵 人 , 不 要 過 分 迫 近 , 以 免 其 死
戰 反 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