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六 章
虛 實 篇 ﹕ 致 人 而 不 致 於 人

《原 文》
孫 子 曰 : 凡 先 處 戰 地
而 待 敵 者 佚 , 後 處 戰 地 而 趨 戰 者 勞。 故 善 戰 者
, 致 人 而 不 致 於 人 , 能 使 敵 人 自 至 者 , 利 之 也
; 能 使 敵 人 不 得 至 者 , 害 之 也。 故 敵 佚 能 勞 之
, 飽 能 饑 之 , 安 能 動 之。
出 其 所 不 趨 , 趨 其 所 不 意 ; 行 千 里 而 不 勞 者 ,
行 於 無 人 之 地 也 ; 攻 而 必 取 者 , 攻 其 所 不 守 也
; 守 而 必 固 者 , 守 其 所 不 攻 也。 故 善 攻 者 , 敵
不 知 其 所 守 ; 善 守 者 , 敵 不 知 其 所 攻。 微 乎!
微 乎! 至 於 無 形 ; 神 乎! 神 乎! 至 於 無 聲 , 故 能
為 敵 之 司 命。 進 而 不 可 禦 者 , 衝 其 虛 也 ; 退 而
不 可 追 者 , 速 而 不 可 及 也。 故 我 欲 戰 , 敵 雖 高
壘 深 溝 , 不 得 不 與 我 戰 者 , 攻 其 所 必 救 也 ; 我
不 欲 戰 , 雖 畫 地 而 守 之 , 敵 不 得 與 我 戰 者 , 乖
其 所 之 也。
故 形 人 而 我 無 形 , 則 我 專 而 敵 分 , 我 專 為 一 ,
敵 分 為 十 , 是 以 十 攻 其 一 也。 則 我 眾 而 敵 寡 ,
能 以 眾 擊 寡 , 則 我 之 所 與 戰 者 , 約 矣。
吾 所 與 戰 之 地 不 可 知 , 不 可 知 , 則 敵 所 備 者 多
, 則 我 所 與 戰 者 寡 矣。 故 備 前 則 後 寡 , 備 後 則
前 寡 , 備 左 則 右 寡 , 備 右 則 左 寡 , 無 所 不 備 ,
則 無 所 不 寡 , 寡 者 , 備 人 者 也 ; 眾 者 , 使 人 備
己 者 也。
故 知 戰 之 地 , 知 戰 之 日 , 則 可 千 里 而 會 戰。 不
知 戰 地 , 不 知 戰 日 , 則 左 不 能 救 右 , 右 不 能 救
左 , 前 不 能 救 後 , 後 不 能 救 前 , 而 況 遠 者 數 十
里 , 近 者 數 里 乎? 以 吾 度 之 , 越 人 之 兵 雖 多 ,
亦 奚 益 於 勝 哉? 故 曰 : 勝 可 為 也 , 敵 雖 眾 , 可
使 無 鬥。
故 策 之 而 知 得 失 之 計 , 作 之 而 知 動 靜 之 理 , 形
之 而 知 死 生 之 地 , 角 之 而 知 有 餘 不 足 之 處。 故
形 兵 之 極 , 至 於 無 形 ; 無 形 , 則 深 間 不 能 窺 ,
智 者 不 能 謀。 因 形 而 措 勝 於 眾 , 眾 不 能 知 , 人
皆 知 我 所 以 勝 之 形 , 而 莫 知 吾 所 以 制 勝 之 形 ;
故 其 戰 勝 不 復 , 而 應 形 於 無 窮。
夫 兵 形 象 水 , 水 之 形 , 避 高 而 趨 下 ; 兵 之 形 避
實 而 擊 虛 ; 水 因 地 而 制 流 , 兵 因 敵 而 制 勝。 故
兵 無 常 勢 , 水 無 常 形 ; 能 因 敵 變 化 而 取 勝 , 謂
之 神。 故 五 行 無 常 勝 , 四 時 無 常 位 , 日 有 短 長
, 月 有 死 生。
第 六 篇 「虛 實」 , 主 要 在 說
明 作 戰 貴 立 於 主 動 地 位 , 避 實 擊 虛 , 取 敵 人 之
弱 點 , 同 時 自 己 的 虛 實 則 深 藏 不 露 , 使 敵 人 無
懈 可 擊。 無 論 再 強 大 的 軍 旅 都 會 有 強 力 的 部 份
和 較 為 軟 弱 的 部 份 , 這 就 是 「虛 實」 , 用 兵 作
戰 一 定 要 針 對 敵 人 虛 實 所 在 下 手 , 切 不 可 硬 碰
硬 的 蠻 幹 , 擅 觀 虛 實 之 指 揮 官 , 一 定 乘 敵 人 之
弱 勢 用 我 之 強 勢 , 同 時 利 用 種 種 手 段 , 吸 引 、
牽 制 、 分 化 、 轉 移 敵 人 的 主 力 , 用 我 的 長 處 制
服 敵 人 之 短 , 這 就 是 居 於 主 動 的 地 位 , 我 能 支
配 敵 人 , 而 敵 人 不 能 奈 我 何 , 我 能 掌 握 戰 局 ,
而 敵 人 只 能 在 我 預 先 佈 署 的 羅 網 中 行 動 , 因 此
這 一 章 的 副 題 訂 為 : 致 人 而 不 致 於 人。

《原 文》
凡 先 處 戰 地 而 待 敵 者
佚 , 後 處 戰 地 而 趨 戰 者 勞 。
故 善 戰 者 , 致 人 而 不 致 於 人 也 。
《解 釋》
凡 先 到 戰 地 而 等 待 敵 人 的
, 就 居 於 從 容 主 動 地 位 , 後 到 戰 地 而 倉 促 應 戰
的 , 就 居 於 疲 勞 被 動 。 所 以 善 於 用 兵 作 戰 者 ,
總 是 支 配 敵 人 , 而 不 被 敵 人 支 配 。
《例》
三 國 時 , 馬 謖 失 街 亭 , 就
是 對 戰 場 處 理 之 失 , 王 平 本 想 在 五 路 總 口 下 寨
, 但 馬 謖 則 在 山 上 集 兵 , 既 不 知 地 形 , 又 不 知
兵 勢 , 部 署 失 切 有 主 動 環 境 , 而 不 能 掌 握 主 動
之 機 會 , 仍 受 制 於 人 。
《原 文》
攻 而 必 取 者 , 攻 其 所
不 守 也 ;
守 而 必 固 者 , 守 其 所 不 攻 也 。
《解 釋》
向 敵 人 進 行 攻 擊 而 必 然 得
手 , 是 因 為 敵 人 沒 有 想 去 防 守 ; 至 於 我 防 守 的
地 區 必 定 很 穩 固 , 是 因 為 我 守 敵 人 所 不 敢 攻 或
不 易 攻 的 地 區 。
《例 一》
東 漢 末 , 朱 雋 攻 宛 城 黃 巾
賊 將 韓 忠 , 築 起 土 山 攻 城 , 先 在 西 南 鳴 鼓 攻 城
,賊 都 聚 守 於 西 南 , 朱 雋 乃 自 率 精 兵 五 千 攻 其
東 北 面 , 登 城 而 入 , 韓 忠 乃 降 。
《例 二》
關 雲 長 大 意 失 荊 州 , 是 東
吳 造 虛 工 作 之 成 功 。 東 吳 首 先 使 關 公 心 驕 輕 敵
, 將 守 陸 口 大 將 呂 蒙 換 為 年 輕 文 人 陸 遜 , 關 公
遂 將 荊 州 重 兵 調 防 。
《述》
所 謂 攻 其 所 不 守 , 并 不 一
定 是 敵 人 不 守 之 地 , 而 是 我 要 設 法 誘 騙 敵 撤 去
其 防 務 , 造 成 敵 人 之 虛 , 我 再 攻 之 。
《原 文》
善 攻 者 , 敵 不 知 其 所
守 ;
善 守 者 , 敵 不 知 其 所 攻 。
《解 釋》
凡 長 於 攻 擊 之 將 領 , 由 於
企 圖 和 動 作 之 迅 速 和 周 密 , 令 敵 人 不 知 如 何 去
防 守 ; 同 樣 , 凡 長 於 防 守 之 將 領 , 由 其 虛 實 之
不 露 , 足 使 敵 人 不 知 如 何 來 攻 。
《原 文》
五 行 無 常 勝 , 四 時 無
常 位 , 日 有 短 長 , 月 有 死 生 。
《解 釋》
用 兵 如 同 「 五 行 」 變 化 一
樣 , 相 生 相 克 , 又 如 同 四 季 變 化 一 樣 , 交 替 更
迭 , 也 像 日 月 一 樣 , 有 缺 有 圓 。
《例》
三 國 時 , 諸 葛 孔 明 之 戰 法
, 乃 「 攻 , 防 , 追 , 遭 , 退 」 。 在 一 次 會 戰 中
, 有 攻 , 有 防 , 有 追 , 有 退 , 有 誘 , 有 伏 , 再
配 合 「 奇 正 虛 實 」之 運 用 , 以 達 到 戰 勝 之 目 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