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四 章
軍 形 篇 ﹕ 勝 兵 先 勝

《原 文》
孫 子 曰 : 昔 之 善 戰 者
, 先 為 不 可 勝 , 以 待 敵 之 可 勝 ; 不 可 勝 在 己 ,
可 勝 在 敵。 故 善 戰 者 , 能 為 不 可 勝 , 不 能 使 敵
必 可 勝 ; 故 曰 : 勝 可 知 , 而 不 可 為。
不 可 勝 者 , 守 也 ; 可 勝 者 , 攻 也。 守 則 不 足 ,
攻 則 有 餘。 善 守 者 , 藏 於 九 地 之 下 ; 善 攻 者 ,
動 於 九 天 之 上 ; 故 能 自 保 而 全 勝 也。
見 勝 , 不 過 眾 人 之 所 知 , 非 善 之 善 者 也 ; 戰 勝
, 而 天 下 曰 善 , 非 善 之 善 者 也。 故 舉 秋 毫 , 不
為 多 力 ; 見 日 月 , 不 為 明 目 ; 聞 雷 霆 , 不 為 聰
耳。 古 之 善 戰 者 , 勝 於 易 勝 者 也 ; 故 善 戰 者 之
勝 也 , 無 智 名 , 無 勇 功。 故 其 戰 勝 不 忒 , 不 忒
者 , 其 措 必 勝 , 勝 巳 敗 者 也。 故 善 戰 者 先 立 於
不 敗 之 地 , 而 不 失 敵 之 敗 也。 是 故 勝 兵 先 勝 ,
而 後 求 戰 ; 敗 兵 先 戰 , 而 後 求 勝。
善 用 兵 者 , 修 道 而 保 法 , 故 能 為 勝 敗 之 政。 兵
法 :「一 曰 度 , 二 曰 量 , 三 曰 數 , 四 曰 稱 , 五
曰 勝 ; 地 生 度 , 度 生 量 , 量 生 數 , 數 生 稱 , 稱
生 勝。」 故 勝 兵 若 以 鎰 稱 銖 , 敗 兵 若 以 銖 稱 鎰
, 勝 者 之 戰 , 若 決 積 水 於 千 仞 之 谿 者 , 形 也。
第 四 篇 「軍 形」 , 主 要 在 說
明 軍 事 上 勝 利 勢 態 之 形 成。 兩 軍 對 壘 , 雙 方 都
儘 量 在 找 對 方 的 弱 點 , 同 時 也 儘 量 隱 藏 自 己 的
弱 點 , 但 是 自 己 的 弱 點 並 非 隱 藏 就 能 改 變 的 ,
必 須 不 斷 改 進 校 正 , 才 能 扭 轉 形 勢 , 改 進 之 道
就 是 在 政 治 、 軍 事 、 經 濟 、 精 神 各 方 面 , 完 成
充 分 之 準 備 , 以 奠 定 絕 對 優 勢 之 基 礎。 故 勝 利
形 勢 之 造 成 , 絕 非 一 下 子 就 可 以 辨 到 , 必 須 從
局 部 的 、 片 斷 的 轉 變 中 , 逐 漸 形 成 全 面 的 、 整
體 的 改 變 , 一 旦 我 方 有 全 面 的 優 勢 , 則 敵 人 勢
必 處 處 受 我 所 制 , 對 我 無 可 奈 何。 所 以 在 戰 爭
準 備 和 戰 略 態 勢 上 , 應 該 力 求 其 萬 全 , 立 無 懈
可 擊 之 地 位 , 使 敵 人 找 不 出 我 的 弱 點 , 而 我 就
能 制 敵 機 先 , 因 此 這 一 章 的 副 題 訂 為 : 勝 兵 先
勝。

《原 文》
善 戰 者 , 先 為 不 可 勝
, 以 待 敵 之 可 勝 。
《解 釋》
善 於 作 戰 的 人 ,先 創 造 有
利 形 勢 , 使 自 己 不 被 敵 人 戰 勝 , 然 後 等 待 可 能
戰 勝 敵 人 的 機 會 。
《例》
八 年 抗 戰 , 我 國 政 府 沉 著
埋 頭 去 做 「 先 為 不 可 勝 」 之 工 作 , 如 在 外 交 上
忍 辱 負 眾 , 簽 訂 何 梅 協 定 , 牽 延 敵 人 之 挑 逗 ,
以 爭 取 備 戰 時 間 , 如 先 安 內 而 後 攘 外 , 以 鞏 固
內 部 圍 結 ,以 「 空 間 換 取 時 間 」,終 使 敵 人 陷 進
泥 淖 , 而 獲 得 最 後 勝 利 。
《原 文》
善 守 者 , 藏 於 九 地 之
下 ;
善 攻 者 , 動 於 九 天 之 上 。
《解 釋》
善 於 防 守 之 人 , 要 隱 藏 至
九 層 地 之 下 ,使 敵 無 法 偵 知 其 虛 實 ;
善 於 攻 擊 之 人 , 要 活 動 至 九 重 天 之 上 ,須 像 天
崩 地 裂 ,狂 風 暴 雨 洶 湧 地 從 天 而 降 , 使 敵 無 從
應 付 。
《述》
九 天 是 高 不 可 測 之 意 , 九
地 是 深 不 可 知 之 意 。 出 處 於 楊 雄 太 玄 經 ﹕
九 天 ﹕ 一 為 中 天 , 二 為 羨 天 , 三 為 從 天 , 四 為
更 天 , 五 為 睟 天 ,六 為 廓 天 , 七 為 減 天 , 八 為
沈 天 ,九 為 成 天 。
九 地 ﹕ 一 為 沙 泥 , 二 為 澤 地 , 三 為 沚 崖 , 四 為
下 田 , 五 為 中 田 ,六 為 上 田 , 七 為 下 山 , 八 為
中 山 , 九 為 上 山 。
《原 文》
勝 兵 先 勝 , 而 後 求 戰
;
敗 兵 先 戰 , 而 後 求 勝 。
《解 釋》
勝 利 者 都 是 先 創 造 必 勝 的
條 件 , 然 後 再 與 敵 人 作 戰 ,
只 有 失 敗 者 , 才 會 先 與 敵 人 作 戰 , 然 後 再 僥 倖
求 勝 。
《述》
所 謂 先 勝 條 件 其 因 素 很 多
;
• 如 軍 備 充 實 , 科 學 進 步 ;
• 如 同 盟 國 強 盛 , 外 交 不 孤 立 ;
• 如 軍 隊 訓 練 , 指 揮 卓 越 ;
• 如 作 戰 計 劃 周 詳 , 軍 隊 部 署 態 勢 優 越 ; • 如
行 動 迅 速 , 得 制 敵 先 機 , 收 得 奇 擊 之 效 等 。
敗 兵 先 戰 , 可 分 為 侵 略 與 衛 國 兩 種 不 同 之 戰 爭
形 態 ; 如 我 國 之 八 年 抗 戰 , 雖 無 勝 利 把 握 及 先
勝 之 條 件 , 但 為 救 國 家 存 亡 而 戰 , 必 可 反 敗 為
勝 ; 如 日 寇 為 侵 略 之 戰 爭 , 其 本 身 先 勝 之 條 件
不 足 , 則 雖 可 獲 勝 於 一 時 , 但 終 必 失 敗 無 疑 。
《原 文》
兵 法 ﹕ 一 曰 度 , 二 曰
量 , 三 曰 數 , 四 曰 稱 , 五 曰 勝 。
《解 釋》
用 兵 之 法 是 ﹕
• 一 為 判 斷 戰 區 戰 線 ,
• 二 為 部 署 計 畫 投 入 的 力 量 ,
• 三 為 需 要 人 力 物 力 的 數 目 ,
• 四 為 比 較 權 衡 雙 方 政 治 及 軍 事 ,
• 五 為 戰 勝 敵 人 。
《原 文》
地 生 度 , 度 生 量 , 量
生 數 , 數 生 稱 , 稱 生 勝 。
《解 釋》
根 據 地 形 產 生 作 戰 判 斷 ,
根 據 判 斷 產 生 部 署 計 畫 ,
根 據 部 署 決 定 人 力 的 數 量 ,
根 據 數 量 比 較 權 衡 ,
最 後 得 出 勝 算 之 結 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