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ident II |
|
改良型
|
優點 三叉戟一型C-4 導彈具有比海神C-3 導彈多上60%的射程。這是由於使用了高效能推進系統、額外的第三節推進火箭、微電子元件及較輕的材質的緣故。例如,它的裝備及導彈結構體是使用石墨環氧樹脂(Graphite epoxy)較之一般導彈使用鋁材要輕上40%。另一個顯著的改進是它圓鈍的彈鼻及彈鼻上的「空中針頭」(Aerospike),空中針頭在發射前安裝上去可以讓導彈的飛行效果猶如具有長而尖的彈鼻;而圓鈍的彈鼻則可容納更多的內部器材。三叉戟一型導彈在剛開始測試飛行時有些不穩定 ,但是這個問題很快就克服了;與海皇C-3相比,命中率及威力都是兩倍。
部署 它在一九七九年開始部署在許多改裝的拉法葉級潛艇上,一九八一年開始部署在為它而建的俄亥俄級潛艇上。總計生產有630 枚三叉戟一型導彈,其中有150 枚將用在其服役期間的測試上。一九八七年底,它部署在12艘每艘可載16枚導彈的改裝拉法葉級/麥德遜級潛艇(合計192枚)及八艘每艘可裝24枚導彈的俄亥俄級潛艇(合計192 枚) 。但是後者的數量將會慢慢減少,這是因為這些潛艇將在一九九一年至九九年間換裝三叉戰二型D-5導彈,裝載三叉載一型的潛偌群分別隸屬大西洋艦隊及太平洋艦隊。兩邊的部署都從它的長射程受益不少,也都是以美國本土為基地,從太西洋它可以擊中幾乎所有俄方目標,少數處於較遠區域的目標則由太平洋這邊加以攻擊。
使用 三叉戟一型導彈有點攻擊硬性目標的能力,它可以攻擊中等強度的強化工事軍專基地。對於已輸入之目標資料可在船上加以更換重新輸入,若要輸入全新的目標資料則耗時稍久。
結構
三叉戟一型導彈是三級固體導彈,由彈體、推進、制導與飛行控制、再入等分系統組成。彈體呈圓柱形,第一、第二級發動機分別組成導彈的第一、第二級。第一級長約4.5米,第二級長約1.7米,兩級直徑均爲1.88米。兩級之間由級間段連接,級間段由鋁合金隔框與蒙皮組成,長620毫米,重約77千克。第二級前端與過渡段連接。過渡段也是鋁合金隔框與蒙皮結構,長600毫米,直徑從底部的1.88米逐步向上收縮,至頂端縮小到1829毫米。過渡段頂端和儀器艙連接。儀器艙在結構上由外殼、錐殼和內筒組成,重約120千克。外殼由鋁合金殼段和石墨環氧複合材料殼體組成。錐殼是一個39。的平頭截頂錐殼,上下兩端各接一個短圓筒段,錐殼由玻璃纖維/酚醛蜂窩芯和石墨/環氧樹脂製成。第三級發動機配置在內筒中央,靠連接環與錐殼頂端相連。儀器艙內部比較緊湊地安裝絕大多數與導彈工作有關的儀器和設備。儀器艙還作爲安裝平臺用來裝設末助推控制系統、再入分系統、第三級發動機及其推力向量控制元件。儀器艙頂端與頭部整流罩連接,罩體是雲杉木層壓件,內部裝有兩台抛罩發動機。整流罩頂端中央裝有可伸展的減阻器,用於減少在大氣層內飛行時導彈頭部的阻力。八個子彈頭配置在整流罩內第三級發動機的四周,固定在儀器艙上方的環形支座上。
動力裝置
三叉戟一型導彈的第一、二、三級均採用固體火箭發動機,發動機殼體全都改用凱英拉49/環氧樹脂纖維纏繞殼體。這種纖維具有高模量、高強度、低密度、低成本的優點。殼體的內絕熱層是新型三元乙丙橡膠系統。三級發動機均採用新型交聯複合改性雙基(XLDB)推進劑,比沖較高。藥柱爲翼柱型。發動機噴管均爲單個潛入噴管,結構型式彼此相似。噴管喉襯爲熱解石墨環,外殼用鋁合金,出口錐材料爲石墨/環氧樹脂,出口錐內襯材料爲碳布/酚醛。各級發動機都有自己的推力向量控制系統,採用比較可靠的柔性接頭技術。第一、第二級發動機的動作系統仍沿用“海神”導彈的固體推進劑燃氣發生器、渦輪與液壓泵系統,第三級發動機用高速葉輪泵取代液壓泵。C—4導彈的動力裝置除三級發動機外,還包括兩台抛罩發動機和一台分離發動機。抛罩發動機用於在導彈飛出大氣層後抛棄整流罩,分離發動機裝在第三級發動機前端的凹槽內。用於在第三級發動機分離時提供反向推力,使其加速從儀器艙內筒中分離。 制導
三叉戟一型導彈採用MK5星光慣性制導系統。MK5系統包括制導、定時、環境控制等系統,其核心是慣性測量裝置和制導電子元件。慣性測量裝置是一個密封的球體結構,爲導彈提供相對於慣性空間的基準方位並測量導彈的速度。在其內部有四框架平臺、二個撓性陀螺、三個加速度表和一個用於校正飛行彈道的星光跟蹤器。制導電子元件包括電腦等電子儀器。制導系統測得的資訊通過飛行控制分系統轉換成操縱推力向量控制系統和末助推控制系統工作的操縱指令,控制導彈的飛行。
子彈頭
三叉戟一型導彈採用八個MK4分導式多彈頭,可分別攻擊8個目標。子彈頭外形爲尖錐型,由端頭、殼體、防熱層、底遮板、引爆系統、核裝置、天線、電纜等組成。核裝置代號W76,威力達10萬噸TNT當量,成本約爲65萬美元。子彈頭通過分離釋放機構固定在環形支架上。第三級發動機關機並分離後,彈頭母艙內的末助推控制系統開始工作。這個系統由兩個燃氣發生器、四個整體活門元件及有關的管路組成。燃氣發生器産生的熱燃氣由電磁活門控制進入整體活門元件的16個噴管,其中的4個噴管産生軸向正推力,4個噴管産生軸向負推力,8個産生滾動力。通過這些噴管的組合工作來控制母艙在三個軸向的姿態與速度,以便在預定的彈道點上分別釋放子彈頭。 結構
三叉戟一型導彈裝備在經過改裝的“海神”導彈潛艇和“三叉戟”潛艇上。其武器系統包括發射控制、導航、發射裝置、導彈、制導、測量等分系統。發射控制系統根據指令控制導彈的發射並協調武器系統各分系統的工作。導航分系統不問斷地向發射控制系統提供潛艇位置、速度和姿態的準確資訊。發射裝置系統平時貯存和保護導彈,發射時根據指令將導彈從發射筒內彈出水面。“三叉戟”潛艇採用MK98型發射控制系統,導航分系統採用兩個MK2VII型艦船慣性導航系統。 |
皇榜 如想入宮進諫, 可經上方之天線傳達資訊, 無任歡迎。 欽此。 最近更新日期:10/3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