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首頁 向上 內政部 國防部 歷史文化部 國家通訊社 新聞局 超自然科學院 製作小組

 

 

  埃及語屬於閃含(或稱亞非)語系。當埃及語於大約西元前3150年首次出現時,就包含了所有的語法規則,這些規則貫穿埃及語的發展直至其於公元4世紀消失為止。香波里昂於1790年出於菲加克,自幼便傾心埃及,後來去學習東方語言(希伯萊語、科普特語和阿拉伯語),並首先從羅塞塔石中破譯出埃及的象形文字。他將一生奉獻於探索古埃及文化學部門,並於1831年(辭世前1手)被國王菲利普指定為法蘭西學院教授。

 
這一香波里昂有關埃及著作的

文集是在 1834-45 年間由其兄

弟出版。

羅塞塔之石

這部由托勒密 4 世愛皮法尼斯頒佈的以兩種

文字寫成的法令,於1799年由埃及遠征軍的

法國軍官在羅塞塔發現,它是用象形文字及

其通俗文體和希臘語書寫。

羅塞塔之石
  從羅塞塔之石上所書寫的三種文字中,香波里昂設法列出一張外國統治者名字的表,結果發現所用的符號完全是表音的。他將他的辦法應用到更古老的法老身上,成功地讀出了圖特摩斯和拉美西斯的名字,而且發現文字系統中既有表音也有表意的符號。

 
自右向左(水平)的象形文字 自左向右(水平)的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並不是按順序,一個挨著一個,而是按照一個方形來排列。

 
(左圖)自右向左讀(垂直)的象形文字
(右圖)自左向右讀(垂直)的象形文字

詞與詞之間沒有空格,也沒有標點。

 

 

解譯象形文字
  埃及象形文字可水平或垂直地由左向右讀,或由右向左讀。讀象形文字的方向是由象形文字中「生物」符號的朝向來決定的。

 

 

 

祭司文體
  祭司文體是象形文字的草寫體,於早期王朝的日常書寫中使用,是用蘆葦筆寫在紙莎草、皮革或陶器上的。從第21王朝開始,這種字體用於在紙莎草上謄寫宗教文章。

 

 

通俗文體
  通俗文體是祭司文體的簡化體。在第25王朝成為流行的書寫體。與祭司文體一樣,它也是從右到左(水平)書寫的。

 

科普特文體
  科普特文是法老時代埃及文字的最後階段,自從它被保留作科普特教禮拜儀式專用語以後便成了 3-17 世紀唯一的書面語。它運用了希臘字母表再加上從通俗文體中借來的七個符號。
 

在訪客名冊留言 查看訪客名冊

皇榜

如想入宮進諫,

可經上方之天線傳達資訊,

無任歡迎。

欽此。

最近更新日期:11/02/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