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M-54 Phoenix
首頁 向上 內政部 國防部 歷史文化部 國家通訊社 新聞局 超自然科學院 製作小組

 

 

 

          AIM-54_1.jpg (42038 個位元組)          AIM-54_2.jpg (79699 個位元組)          AIM-54_3.jpg (71469 個位元組)

導彈諸元 變化型號 歷史 簡介 作戰模式     

               

                                  

全長

3.9  米

翼展

0.9  米

直徑

0.381  米

射程

184  公里

重量

460.8  千克

彈頭重量

60.75  千克

速度

5  馬赫

動力裝置

Hercules MK52     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

制導方式

主動雷達制導/慣性導引半主動雷達制導/干擾源尋的制導

研發公司

  Raytheon  雷神公司          Hughes Aircraft 休斯公司 (現屬雷神防禦系統公司) 

 

 

                                  

AIM-54A

基本型號,將50年代的獵鷹導彈大型化成為鳳凰導彈,採用長探測距離及處理多個目標的AWG-9武器控制裝置控制發射

AIM-54C

一具改良式的目標探測裝置,與強化的電于反反制性能,採用數碼導向系統

             

       

                                   

   "鳳凰"是美國休斯公司("鳳凰"導彈的主要生產商)將50年代設計及生產的獵鷹導彈大型化成為鳳凰導彈。"鳳凰"是目前西方國家裝備部隊的重量最大、射程最遠的空對空導彈之一。該彈於l962年開始研製1972年裝備部隊,美國主要裝備在F-14F-111戰鬥機上,用於攻擊來襲的超音速轟炸機和巡航導彈,控制空域和保衛艦隊安全,1980年停産。美國只有海軍使用鳳凰空對空導彈,伊朗巴列維王朝時代,美國向伊朗輸出F-l4A及48枚AIM-54A鳳凰空對空導彈。它主要配挂在美國海軍的艦載機F- 14"雄貓"飛機上,一次可挂6枚。F-14的機載雷達具有制導多枚空對空導彈攻擊多個目標的能力。該機曾在試驗中用 6枚"鳳凰"擊落不同方向、不同高度的 6個目標,從而震驚了世界。

                   

 

                                   

         AIM-54美國研製的一種遠距離、全天候、全空域超音速機載武器系統。配合飛機上的火控系統,可同時跟蹤攻擊6個目標。主要裝備於F-14戰機上,1F-14戰鬥機可攜帶6枚"鳳凰"導彈。該導彈採用邊跟蹤邊掃描發射、單目標跟蹤發射、空戰中機動發射這三種發射方式,能有效地攻擊多種目標,特別是小目標和低空目標。在嚴重的電子擾或惡劣氣候條件下,具有較高的可能性的攻擊能力,其攻擊區較大,殺傷率較高。休斯公司為F-14雄貓式所發展的武器,同時為一項「射後不理」的雷達導引導彈。使用雄貓式由長探測距離及處理多個目標的先進型AWG-9射控系統,6枚鳳凰導彈能夠在接近同時間內發射,以對抗6個不同的目標,其固態燃料驅動馬達提供導彈達到5馬赫的高速。雖然導彈技術先進,但從末在實戰中使用過,因價格昂貴,每枚約爲48萬美元。雄貓式曾在戰鬥中使用過麻雀和響尾蛇導彈,而鳳凰導彈的實戰性能仍尚未證實。能使用它的飛機不多,最大跟綜角約15度。

 

戰鬥部 連續杆式戰鬥部,60千克,彈頭由一組縱向長杆組成。爆炸時形成一個擴散圈,小刀狀的長杆破片將撕開飛機的蒙皮

 

彈翼 採用正常式氣動佈局小展弦比、大後掠角的 4個彈翼均布於發動機艙的周圍,彈翼的後方是4個矩形的舵翼。

               

 

                                  

       鳳凰導彈的一大特點是可以採用多種制導方式攻擊目標。在攔截目標的過程中,它可根據不同情況採取主動雷達制導、半主動雷達制導以及干擾源尋的等制導方式。該導彈採用邊跟蹤邊掃描發射、單目標跟蹤發射、空戰中機動發射這三種發射方式

 

發射 鳳凰空對空導彈使用半動態雷達導向,發射之後的中間階段以慣性導向飛行

 

攻擊 最後階段就由導彈本身的雷達或半主動雷達導向追擊目標。 "鳳凰"導彈的彈頭處裝有一部主動雷達這種彈上雷達的探測距離可達 18公里左右。

 

在訪客名冊留言 查看訪客名冊

皇榜

如想入宮進諫,

可經上方之天線傳達資訊,

無任歡迎。

欽此。

最近更新日期:10/30/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