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史

1.  你認為張騫出使西域的貢獻較大,還是班超出使西域的貢獻較大?試加說明。

答:

張騫出使西域的貢獻較大:

在張騫以前,中國對西域所知不多,直至張騫通西域後,中國對西域才有深入認識。因此,張騫出使西域,開闢了通西域的道路,史稱 「鑿空 」,可謂「前無古人」。日後,漢武帝或以後的君主進一步對西域的開拓,可以說是從張騫開始的。而班超可以說是繼承張騫通西域的成果,並作進一步開拓而已。因此,沒有張騫的通西域,可能沒有漢武帝以後對西域開拓的事業呢。

班超出使西域的貢獻較大:

張騫出使西域雖有「鑿空」之功,但其兩次出使終究目的未達,未能為漢室拓展在西域的統治,而班超卻能恢復和擴展自漢末以來對西域的統治。班超帶領隨從三十六人,憑藉勇氣,打開了經營西域的新局面,後來,在得不到國家力量支持的困難時期,仍堅持奮鬥,終於扭轉劣勢,重建漢朝對西域的統治,其功勳尤為卓著,非張騫所能比擬。

2. 唐代文化東傳,除了日本外,最深受影響的國家是哪一個?試加說明。

答:

新羅是最深受影響的國家。朝鮮半島的高麗 、百濟和新羅三國都受唐代文化的影響,特別以新羅受的影響最大。新羅經常派遣貢使、留學生和學問僧來華,留學生人數眾多,有些還在唐朝做官。新羅的政制、曆法、醫學 、音樂和詩歌無不模仿唐代,幾乎是全面「唐化」。

3. 有謂元代是一個宗教相當自由的時代。你同意這個說法嗎?試加說明。

答:

同意:

元代自元世祖開始,除了特別尊崇喇嘛教外,對其它一切宗教,包括回教、也里可溫教 (包括景教與天主教 )、猶太教、摩尼教、祆教等也都普遍尊重,故西方教士來華絡繹不絕,各宗教遂再度傳入中國。因此,元代是中國繼唐代以後,一段宗教思想最自由發達的時代。

不同意:

元代雖容許各種宗教在境內流播,但卻不能說是宗教思想自由發展的時代,而只是蒙古人的一種統治手法,任令各種宗教思想流傳,用宗教來麻痺人民的反抗思想,以達到統治安定的局面。

4. 有謂鄭和下西洋是一種作弊政。你同意這個說法嗎?

答:

同意:

鄭和每次下西洋,所耗費的人力物力甚多,成為國家財政上的沉重負擔,且鄭和下西洋,每次費錢糧數千萬,軍民死且以萬計,即使得到許多寶物而歸,但最終對國家也沒有甚麼益處。所以鄭和下西洋是一項弊政。

不同意:

鄭和下西洋,令明室的聲威遠播南洋,各國使者以至國王皆附舶來華朝貢,發展出中國與南洋各國的關係;同時。鄭和下西洋,也開闢了從中國到東非及亞洲各國間的許多新航線,促進中國與南洋之間的貿易,海外貿易的擴張,足以富國裕民,且推動國內手工業的生產,刺激經濟發展。因此,鄭和下西洋雖有寶船弊政,但其好處足以補其缺點。

5. 為甚麼明末清初時期天主教最終未能在中國本土發展?試加說明。

答:

來華的耶穌會士大多受過歐洲新科學的薰陶。他們以傳授科學和文化知識為佈道手段,並容許士人祭祀祖先及祭祀孔子,尊重中國故有的傳統文化,贏得了士人的信任 ,也傳入了歐洲近代科學的新成果。天主教曾在中國得到發展。可惜明末清初,天主教教士就應否准許中國教徒祭祀祖先一事發生爭論。清康熙晚年,羅馬教皇下令禁止中國教徒祭祀祖先和孔子,康熙遂決定禁教。雍正、乾隆兩朝重申禁令,沒收教會產業,天主教在華傳播遂告中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