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至春秋戰國

1. 你對商人事事求鬼神問卜的風俗習慣有何意見?

答:

從宗教信仰的角度來說,商人對鬼神的態度源自一種對自然的信仰,視萬物皆有神靈依附,帶有汎神主義。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商人對鬼神的態度是迷信的,是他們在缺乏科學知識的情況下,欲藉鬼神的神秘力量為自己解決疑難,或祈求福蔭,是沒有個人獨立判斷能力的表現。

2. 有人認為封建制度的破壞與周室衰落有著密切的關係。你同意這說法嗎?試說明你的看法。

答:

同意:

封建制度破壞後,周王的權力日益衰落,日益強大的諸侯再不服從中央,變成王命不行於諸侯,天子地位大降;同時,周天子已無力控制強大的諸侯,列國內亂及兼併時有發生,周天子已無力阻止。由此可見,封建制度破壞後,周室亦告衰落。

不同意:

周天子地位大降是由於犬戎入侵,幽王失國,繼位的平王有弒父之嫌,不再為諸侯所重;加上平王東遷洛邑後,王畿日少,國力更比不上諸侯,形式周室式微的局面。因此,周室衰落並非完全由於封建制度的破壞所致。

3. 你認為在春秋五霸中,哪個/些霸主真正能完成「尊王攘夷」的霸業?

答:

春秋時代,只有齊桓公和晉文公能完成「尊王攘夷」的霸業。

齊桓公曾出兵擊退南侵的山戎和北狄,又曾與諸侯在召陵結盟,阻止楚國北上。齊桓公又曾大會諸侯於葵丘,訂下「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弒,抑兼併」的禁約,完成「尊王攘夷」的霸業。

晉文公曾出兵平定周室內亂,迎周襄王復位;又率領聯軍於城濮大眅楚軍,戰後更在踐土大會諸侯,奠定「尊王攘夷」的霸業。

宋襄公雖曾大會諸侯於盂,後來率兵攻打楚國,惜於泓水一戰大敗,負傷身死,霸業未成。

秦穆公於殽為晉國所敗,於是向西方發展,稱霸西方,沒有完成「尊王攘夷」的霸業。

楚莊王雖曾於邲大敗晉軍,稱霸中原,但楚國曾入侵周室領土,因此難言其霸業「尊王攘夷」。

4. 有人認為秦國得以統一天下乃得力於商鞅變法。你同意這個說法嗎?試說明你的看法?

答:

同意:

秦國僻處西方,文化水準較低,且政革較遲,故初期國力不及六國。但自商鞅變法後,國力驟強,令秦國富國強兵,為戰國中最強國家,因而得以憑藉強大兵力,滅六國,統一天下。

不同意:

秦國得以富國強兵,固然得力於商鞅變法,但商鞅變法行去秦國統一六國有百年之久,因此如果說秦得以滅六國純因商鞅變法實在於理不通。其實,秦得以滅六國還得力於秦國歷代明君輩出,善用客卿,並善用各種策略分化、離間六國君臣,加上地勢優越,終能統一天下。再者,六國互相猜疑,不能合作抗秦,互相攻戰,削弱實力,加上以地賂秦,平白增強秦國力。因此,秦國得能統一天下,並非單靠商鞅變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