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公路乃最早連接新界東區的主幹道,約25公里長,由上水出發,途經粉嶺、大埔、沙田,在市區與九龍的青山道會合。
大埔公路是在二十世紀初由港英政府興建,跟同期興建的青山公路,一同為早期連接九龍和新界的道路。在二次大戰前和戰後早期,大埔公路乃進出新界東的主幹道。一直至其他高速公路通車,包括獅子山隧道、沙田路、吐露港公路、粉嶺公路,大埔公路的重要性才有所減低。
舊時香港道路系統較簡單,大埔公路原本是單線雙程行車。在沙田、大埔等新市鎮開發以後,大埔公路某些路段已與昔日有別。舉例沙田一段被改建為高速公路,連接吐露港公路至城門隧道;大埔墟近太和一段原來有橋樑橫貫林村河,後來被清拆,大埔墟一段成為廣福道,而另一端則成太和村的通道;而粉嶺一段則更被粉嶺公路所取代。至於沙田至市區一段,則也在八十年代末被擴闊。
大埔公路以官方標準計可分成8段,包括了九龍的一段青山道。但大體可以作如下劃分:
大埔公路的劃分 | ||
路段 | 覆蓋範圍 | 簡介 |
大埔公路金山段 | 沙田至九龍 | 這段貫穿了九龍水塘,由沙大圍出發至九龍青山道為止。原來只是單線雙程設計,至九十年代初擴闊完成後,部分路段更改了道,原有的則被荒廢。 |
大埔公路沙田段 | 沙田市中心 | 此段即是今日沙田市中心對出的快速公路,原本是連接金山和馬料水一段。至沙田新市鎮開發後,此段乃變成一條高速公路,連接吐露港公路至城門隧道。 |
大埔公路馬料水段 | 馬料水、中文大學、大埔滘 | 此段乃大埔公路最核心的部分,連接新界東的南北。自吐露港公路通車以降,這段已是次要地位,而使用這段路的汽車,也主要以往來沿線為主。 |
大埔公路大埔墟段 | 大埔墟 | 此段也即是現在的廣福道。原本有橋樑橫貫林村河至對岸太和村一段,後來被清拆。 |
大埔公路林村段 | 太和至林村 | 此段原來是有橋樑連接大埔墟,後來橋樑清拆,變成連接林村至大埔為主。 |
大埔公路大窩段 | 大埔至粉嶺 | 此段又稱大窩西支路。原來位處粉嶺公路位置,後來因興建粉嶺公路,原路變成高速公路,旁邊則建成大窩西支路,為大埔公路一部分。 |
大埔公路粉嶺段 | 粉嶺至上水 | 即現在的粉嶺公路。 |
回到[補充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