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蘭勝利二型

九巴自七十年代末起購進了共540部勝利二型巴士,以前行遍港九新界的主幹路線,直到九十年代才改走客少巴士線。(圖片由[祺人祺事]提供)

勝利二型應是香港巴士界中赫赫有名,蓋因它是一款專門為香港而設計的巴士。七十年代香港大舉開發,巴士公司需要大量新車應急。但香港有不少陡斜之路面,中巴和九巴皆沒有合適車款應付。早期的丹拿CVG型車齡已不輕,而新款的丹拿珍寶,機械結構又過於簡單,故此尋找新款前置引擎巴士,也就相當必要。

1976年九巴從南非引入四架佳牌勝利J型巴士試用。九巴認為可以接受,故英國的利蘭車廠便從勝利J型底盤設計上改良,成為利蘭勝利二型。九巴在1979-83年間共購入540輛勝利二型,從隧巴線到市區線,以至新界巴士線,皆有這款車服役。

中巴也有近二百部勝利二型巴士,以其善於行走斜路的能耐,使中巴在派車上帶來極大方便。(圖片由[祺人祺事]提供)

勝利二型的特點乃優秀的上斜能力,而引擎設計相對於丹拿CVG型和丹拿珍寶,也來得較先進。舉例勝利二型乃香港首款雙層巴士配備風油太和自動波。種種性能使勝利二型極適合行走陡峭的路面,尤其是地理上多山的香港島。中巴有鑑於勝利二型有優秀的攀斜能耐,也由1979年起買進170輛勝利二型。整個港島,由港島南的4、7、40、41、70,到港島東的25、27、80,以至半山的23、23A、23B等等,都是勝利二型的世界。

本身勝利二型載客量僅109人,單是企位也僅7個,相比舊款的丹拿CVG型和丹拿珍寶可載123人,顯然遜色。而勝利二型引擎的馬力儘管較早期車款先進,但最大也不過180匹。極速之低,使勝利二型不善於行走高速公路。當載客量比勝利二型更大的三軸大巴開始引進,由港島到九龍以至新界,勝利二型已不再吃重,改為服役於一些客量較差的路線,尤其是郊區線。

隨著車齡漸高,九巴勝利二型早在九十年代中漸被淘汰,最後一部乃於1998年3月31日退役;而中巴的則一直行走到專營權結束,並全數過檔至新巴,至2000年才全被淘汰。

回到[補充資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