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倭年表

***請注意月份以陰曆計算***

時間 繼光之行動 倭寇/韃靼之行動
嘉靖7年(1528年) 十月初一,出生於山東濟寧縣魯橋鎮。
嘉靖17年 母親王氏去世。
嘉靖23年 父親戚景通深染重病,命繼光入京襲官,其父於秋天去世。
嘉靖24年 冬,娶妻。
嘉靖27年 春,率兵到薊州一帶駐守。 蒙古韃靼部南襲京城
嘉靖28年 春,率兵到薊州一帶駐守。
嘉靖29年 春,率兵到薊州一帶駐守。

嘉靖30年 春,率兵到薊州一帶駐守。
嘉靖31年 春,率兵到薊州一帶駐守。
嘉靖32年

被拔擢為山東的都指揮檢事,主管山東的防倭軍務,其防線自山東、江蘇交界至山東半島的北端。

嘉靖33年

嘉靖34年 秋(西元1555年),戚繼光升任為參將,由山東調到浙江,鎮守寧波、紹興、台州三府

嘉靖35年
嘉靖36年 浙江總督胡宗憲命戚繼光隨俞大猷清剿岑港倭寇,久攻不下,戚繼光遭到解職。

嘉靖37年 「帶罪辦賊」攻下岑港,恢復原有官職 義烏發生礦夫跟鄉團大規模的械鬥。

福建的倭寇蠢蠢欲動。攻陷福清。

嘉靖38年 招募部隊,號稱「戚家軍」 陷福安、福寧。
嘉靖39年 完成了重要軍事著作《紀效新書》。
嘉靖40年 建立水師,展開了著名的「台州戰役」,大敗倭寇,戚繼光以軍功升任都指揮使。

a)龍山展開第一波決戰,倭寇大敗。

b)第二波攻勢展開於雁門嶺。

c)另一支倭寇部隊趁虛而入,向台州進攻,戚繼光立即率領在溫州的戚家軍回身搭救台州縣城。大勝。

d)戚繼光立刻集結部隊一千五百人進擊大田。因天雨未能交鋒。

e)戚繼光預料倭寇取道上峰嶺,派部隊上峰嶺設伏,倭寇中伏大敗。

f)九月,另一股倭寇進犯溫州,被總兵盧鏜擊敗。

1)朝廷令浙江派兵援助福建,戚繼光隨即被調防至福建負責剿倭的工作。

 

)福建倭寇攻陷永寧。紮營於寧德縣城外的海中一橫嶼島。

2)倭寇集結約一萬餘人,大舉侵略浙東沿海台州府一帶。

a)龍山展開第一波決戰,倭寇大敗。

b)倭寇流竄至雁門嶺,倭寇憑險而守,第二波攻勢於是展開。

c)另一支倭寇部隊趁虛而入,向台州進攻,台州縣城岌岌可危。

d)台州大捷之後,另一股倭寇的勢力又從圻州來襲台州。屯紮在城東的大田。因天雨未能交鋒。

e)走仙居,準備進攻處州。經峰嶺時中伏大敗。

f)九月,另一股倭寇進犯溫州,被總兵盧鏜擊敗。

嘉靖41年 1)戚繼光連續於橫嶼、牛田、林墩三次戰役獲得大勝。因軍功提升為副總兵,駐守溫州、台州、福清等處。

a)對橫嶼對面的張灣展開攻擊

b)八月初八,潮水早落午漲,戚繼光於清晨命士兵攜帶草束,鋪在泥攤上匍伏前進。收復橫島。

c)十日之後,大軍來到福清。倭營以牛田為中心。繼光直搗牛田,在其他明軍的支援下,倭寇一敗而不可收,數千名脅從份子投誠(多半是沿海的中國海盜),救回被擄男女近千人。

牛田獲勝後立即揮師南下,進剿興化倭寇,當時興化倭寇的主力盤據在林敦,嘉靖四十一年(34歲)(西元1562年)

d)戚繼光在西洪、林敦之間與倭寇混戰。倭寇利用地形頑抗。戚家軍陷入被前後夾擊的困境,後隊數百人開始動搖,戚繼光眼看情勢不妙,親自堵住路口,殺掉退縮的哨長劉武等十四人。最後軍獲勝。

 

七月,繼光率兵六千由溫州起航至平陽,又自平陽入閩。

a)戚繼光對橫嶼對面的張灣展開攻擊,大量倭寇聞風而降,數日之內千人倒戈。

b)橫島一役中大敗。

c)倭營以牛田為中心。一隊倭寇朝錦屏山直奔而來,中繼光之空城計。遭繼光反攻。

興化倭寇的主力盤據在林敦。

d)決戰於西洪、林敦之間,戰敗。

2)九月,倭寇進犯台州、溫州。

嘉靖42年 升任總兵,分守溫、台、福(州)、興、福(寧)等處。仙游之役以寡擊眾大敗倭寇,福建境內的倭患,自此平息。
嘉靖43年
嘉靖44年
嘉靖45年 由於北方外患嚴重,因此明政府決定將戚繼光北調,防守長城一線
萬曆11年(1583)
萬曆13年
萬曆15年

***以上料撮取自馬光資治通鑑》***

回中日歷史資料室

 

 

Copyright ©2003-2004 曉文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ing of words and  images is prohibited.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