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七年八月九日,上海虹橋機場。突然,日本海空戰陸隊軍曹大山勇夫,騎一輛摩托車直衝機場大門而來
。任憑軍崗如何阻攔,大山勇夫卻亳無顧忌,沒有一點減速的意思。『砰!』一聲槍響,大山勇夫被擊斃。
虹橋機場事件成了新一輪戰爭的導火線。日軍以此為借口,提出蠻橫無理的要求,要中國守軍撤退,並排除其
防御工事。
黃浦江上,日本巡邏艇多起來了。上海虹橋機場、杭州筧橋機場上空,不時會出現日軍的偵察機
。大批日軍從日本本土向上海調運、結集。
松滬警備司令張治中將軍研究分折了『九.一八』到『七.七』的多次慘痛教訓,他把中國對付日軍的形式分
為三種。第一種,是『他打我,我不還手』,『九.一八』便是;第二種,是『他打我,我才還手』,『一
.二八』、喜峰口戰役都是;第三種,是『判斷他要打我,我就先打他』,這叫『先發制人』或叫『先下手為
強』。
對眼下迫在眉睫的新的淞滬戰爭,張治中認為一定要採取第三種策略。他把這個意思電告南京政府,得到的答
復是:『應由我先發制敵,但時機應待命令。』
『七.七』事變,證明張治中的憂慮決非杞人憂天。七月八日,他便從青島療養地急返南京,部署強化上海周
圍兵力配備。
虹橋機場事件,促使張治中作迅速進入戰爭狀態的準備。
八月十一日晚,南京統帥部電示,將全軍進至上海附近。一夜之間,吳淞、江灣、真如、大場、南翔等上海外
圍重鎮以及上海市區,立即布滿了軍隊。松滬警備司令部也從蘇州移到上海南翔。
八月十三日拂曉南京統帥部來電『不得進攻』。偏偏在這個時侯,列強駐上海的外交團與南京交涉,希望上海
改為不設防城市 -- 自由口岸。此舉早不來晚不來,偏偏在戰爭迫在眉睫關頭來了。
八月十三日下午,八十八師六十二旅在孫元良將軍指揮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搶佔了從北火車站到灣
一帶的陣地。只見大街上築起了一個個堅固的街壘,將士們進入戰爭狀態。
日軍也不甘寂寞。他們在中國守軍搶占陣地同時,也在構築從虹口到北四川路一帶陣地。八字橋,這個上海外
圍的交通要塞,關係戰役成敗的重要據點。中、日雙方為爭奪八字橋發生了激烈的槍戰。
下午四時,停泊在吳淞口外的軍艦突然向閘北一帶用重炮猛轟。頃刻間,閘北一帶破舊的民房一片片地倒塌,
硝煙帶來的是一堆堆的瓦礫,『八.一三』淞滬戰爭序幕被拉開了。
消息傳到南京,南京軍委會命令:
一、京滬警備軍改編為第九集團軍,以張治中為總司令,十四日向虹口、楊樹浦一帶起總攻。
八月十三日午夜,蔣介石親自從南京打電話往楊州機場:
『在長江中的日本五十艘軍艦和輪船,正在向東逃跑。你們大隊立即帶上炸彈,於拂曉前出動追擊,加以殲
滅……。』
一會兒,十八架美製霍克式驅遂機,各載五百磅炸彈升空了。
江陰一過,就可看到長江內的日艦都已逃跑。突然,發現有一艘日艦停在吳淞口東面的白龍港口。長機下達了
改變隊形命令,隊伍變形後的驅遂機立即向下垂直俯衝投彈,那艘日艦立即被炸得粉碎。
日軍決計報復。十四日上午,九架日軍轟炸機突然襲擊杭州筧橋機場。高志航,這位技術高超的東北漢子,眼
看敵機來襲,心急如火。他顧不上剛執行完任務的勞累,迅速率領著他節第四大隊立即起飛。這番周旋,旗
開得勝,擊落敵機共六架。
這批日機是從臺灣新竹日本海軍木更津航空隊出發的。木更津是日本海軍航空兵的精銳。他們過去老是自擂,
說木更津是不可戰勝的。筧橋上空日軍敗北,木更津航空隊長氣得自殺。
十五日,木更津又來報復。中國空軍又狠狠教訓了他們,分隊長樂以琴一口氣就擊落敵機四架。
之後, 雙方激戰三個多月, 上海最終還是失陷在日寇手中。
二、江浙邊區軍改編為第八集團軍,以張發奎為總司令。
三、空軍協同陸軍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