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代的城堡

室町後期,大名之間展開了激烈的混戰,從十五世紀中葉開始了群雄割據的戰國時期.經過了大名的長期混戰,到 十六世紀中葉出現了首次地域上的的統一.強大的戰國大名開始爭奪控制全國的權力,其中尾張的織田信長逐漸 壓倒其他大名,著手統一全國.1568年,織田信長進軍京都擁立足利氏為將軍再興幕府,而他自己就握有實權.但織 田信長在統一戰爭中因部下叛亂而被迫自殺,豐臣秀吉繼承了織田信長的事業,經過八年的征戰終於統一了全國. 以下就是戰國出名人物的簡述:

織田信長德川家康

1.織田信長(1534-1582)---尾張的實力者織田信秀的嫡子,幼名是吉法師,與美濃齋藤道三的女兒結婚。自稱 “第六天魔王”,蔑視傳統的佛法禮教,立志以武力統一天下,創建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在即將成功之時, 因部下謀反而於本能寺自殺。織田信長死後,他的天下統一事業先後由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繼承。信長的理性 主義與實力主義可以說是近代世界的象徵,可是德川家康卻又將日本帶回封建制度的世界。另一方面,信長對 海外的關心與對外國文明的積極的攝取態度,也被德川時代的鎖國政策取消。從這點而言,信長可以說是早出 生了三百年.


2.齋藤道三(1494-1556)---是山城西岡武士松浪基宗的庶子,有義龍、孫四郎、喜平次三個兒子,他因為討厭長 子義龍,想把家業傳給三子喜平次。齋藤道三為一代奸雄,外號腹蛇,殘忍無情,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據說他 曾把犯人放入大鍋燒煮,並命犯人妻子在灶旁加火添柴。


3.德川家康 (1542-1616)---日本戰國時代末期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江戶幕府的第一代將軍。出生為三河豪 族松平廣忠的嫡長子。後來松平千代竹(也就是後來的德川家康)遇見了織田信長,並成為了好朋友。豐臣秀吉發動侵略朝鮮的戰役,德川家康沒有出動出什麼力,保存了實力 ,在豐臣秀吉死後,德川家康在關原會戰中擊敗西軍,於江戶設立幕府。 為了防止豐臣家再次崛起,德川家康 最后發動大阪兩次會戰。最后在消滅了豐臣氏,名符其實統一天下,建立幕藩體製的基礎。大阪戰役的次年, 靠壽命長獲得天下的德川家康終于死了。他治國的一句名言是︰“對老百姓要不死不活地進行壓榨。”德川家 康晚年推行儒佛合一的思想統治,對日本人民的思想起了很壞的束縛作用。這種影響甚至一直延續到明治維新 以後。


4.武田信玄(1521-1573)---大永元年十一月三日(西元 1521)武田信玄誕生於甲斐國, 幼名武田晴信。 武田信 玄的父親武田信虎是甲菲守護,也是個善戰的人,平定了甲菲的戰亂,統一了甲菲。武田信玄繼承武田家后, 積極致力于信濃攻略,首先他與高遠賴繼合攻諏訪賴重, 接著再攻打高遠賴繼, 使勢力達到伊那郡; 接著奇襲 長窪城, 活捉大井貞隆, 並一鼓作氣攻陷藤澤賴親的荒神山城和箕輪福城, 至此武田信玄已控製信濃國一大半 地方。1572年10月,武田信玄發動大軍上洛, 完成他最終夢想,挾天子以令諸侯,並在三方原之戰大敗織田、德 川聯軍。可惜時不我予,武田信玄于1573年4月12日因肺癆死于上洛途中。“風林火山”就是武田軍的軍旗,取 自“孫子”︰疾如風,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


5.上杉謙信(1530-1579)---上杉謙信出生于1530年1月21日,是越后守護代長尾為景的最后一個兒子。幼名“虎 千代”。 四歲喪母,六歲時改名叫喜平二景虎。由于長尾為景懷疑其非己出,所以自小謙信便是在得不到父愛 的環境中成長。18歲時,虎千代離開春日山城,在林泉寺出家。天文十八年, 景虎率兵五千攻打三條城, 斬 七十餘歲老將昭田常陸.此后,受到北條氏的猛攻、被趕出居城的關東管領上杉憲政將上杉這個姓和關東管領職 務讓給長尾景虎,長尾景虎改名上杉政虎。后來室町將軍足利義輝賜予其一個“輝”字,改名上杉輝虎,法號 謙信。上杉謙信雖然戰無不勝,被稱為“戰國最強”的武將,但是卻信奉佛教,曾一度因此非常矛盾,想出家 去高野山隱居。相反,這時上杉謙信認為織田信長是攪亂天下的禍首。為了維護足利將軍家的權威,上杉謙信 開始對織田信長進行遠征,並在手取川打敗織田的北陸侵攻軍.因為已經是冬天,上杉謙信率軍返回越后,準備 來年開春上洛。結果在春日山城因腦出血而死,終年49歲。死前吟詩︰“四十九年一睡夢 一期榮華一杯酒”


6.豐臣秀吉(1536-1598)---1536年丙申(猴年)一月一日,尾張國愛知郡中村(現名古屋市中村區)的農民木 下彌右衛門的家中,在這喜氣洋洋的元旦氣氛中,誕生了一個男孩,他就是豐臣秀吉.這個小孩,臉長得像猴子 一樣,所以大家都叫他猴子。豐臣秀吉稱霸天下之後,他派人去尋找松下嘉兵衛,在遠江國久能地方賜給他三 萬一千石的領地,並任命他為大名。 回到尾張之後,秀吉想盡種種辦法接近織田信長。在織田家中,他的第 一份工作仍是替信長拿拖鞋。就在大阪城完成的1585年,也就是秀吉五十歲那一年,他改姓藤原,升任代表朝 廷最高權勢的「關白」一職。秀吉在1591年12月辭去「關白」,由他的養子秀次繼承「關白」,自己則成為 「太閣」。1592和1597年兩次發動侵略朝鮮戰爭,第一次戰爭中,軍隊在攻打朝鮮二十天後,已經攻陷漢城,可 謂勢如破竹,日軍的致勝關鍵在於擁有先進的歐式火槍。1596年9月1日看到明使的國書,上面寫著要封秀吉為 日本國王,並將日本當作明朝的屬國。秀吉看了之後暴跳如雷,當天晚上發佈命令,再度出征朝鮮。這次的出 兵軍隊只有十四萬,而且僅能佔據朝鮮的最南端。日軍?了爭取戰功,將戰死的朝鮮軍隊的鼻子、耳朵割下,用 鹽醋防腐寄回日本給豐臣秀吉,由於以數量記功.1598年,秀吉病危,八月五日,又將五大老(德川家康、前田利 家、毛利輝元、宇喜多秀家、上杉景勝)叫到床邊,不停拜託他們照顧幼子秀賴.八月十八日,秀吉終於在伏見 城內結束他那波濤洶湧的一生,享年六十三歲。他留下一首辭世歌:「隨露珠凋零,隨露珠消逝,此即吾身。 大阪的往事,宛如夢中之夢。」

豐臣秀吉死後,他的部屬分裂為東南兩軍.兩軍會戰於關原,結東就由德川家康的東軍獲勝.1603年2月,他又被後 陽城天皇任命為右大臣和征夷大將軍.8月,家康在江戶(東京)立幕府,開始了江戶幕府的時代.1614年,他消滅了 豐臣一族,第二年頒行了"一國一城制",定各大名只可留一個城池,其餘均須拆毀,加強幕府專制統治.十六世中期 後,天主教傳入日本,到1605年住國天主教徒已有75萬人,且引起了幕府的恐慌,於是就在1612年行禁教令.1633年 幕府更開始了鎖國政策,嚴禁日本船隻駛往外國,1639年禁與葡萄牙的貿易.1641年把荷蘭商館遷到長崎出島,僅 留下長崎對中國荷蘭的貿易,至此,旦角完成了鎖國體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