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維生素與礦物質
—功能與副作用簡表
(2002/11/09)
維生素 | 功能 | 副作用 / 過量服用的危險 |
維生素 A (脂溶性) (Retinol 視黃醇 Carotene 胡蘿蔔素) |
形成視紫素、預防夜盲(night-blindness) 維持黏膜健康 |
肝臟中毒,病徵包括腹痛、肝脹大、 頭痛、皮膚乾裂及出現橙黃色斑點 |
維生素 B1 (Thiamine 硫胺素) |
維持黏膜、神經和肌肉健康, 預防腳氣病(beriberi) |
倦睡、 過敏反應﹕皮膚泛紅發癢、氣喘 |
維生素 B2 (G) (Riboflavin 核黃素) |
形成輔酉每(coenzyme)FAD,為細胞呼吸所須 維持黏膜健康、神經、眼睛和皮膚健康 |
尿呈暗黃色、噁心、嘔吐 (腎功能有問題者容易中毒) |
維生素 B3 (Niacin 菸鹼酸) |
形成NAD和NADP兩種輔酉每(coenzyme) 為新陳代謝所必須 |
皮膚發紅發熱、黃疸、肝功能損壞 (正常人體內可自行合成,無須額外服用) |
維生素 B5 (Pantothenic acid 泛酸) |
作為新陳代謝所必貿之輔酉每(coenzyme) | 影響柏金遜藥物效用 (正常服用則沒有問題) |
維生素 B6 (Pyridoxine 呲哆素) |
協助腦部正常功能、新陳代謝所須之 輔酉每(coenzyme)、促進維生素 B3的生成 |
感覺神經系統疾病﹕手腳笨拙、麻木 (與口服避孕藥同服可引致憂鬱) |
維生素 B9 (M) (Folic acid 葉酸) |
協助 DNA和蛋白質合成、紅血球生成 | 形成結晶破壞腎臟、隱藏惡性貧血問題 (在惡性貧血者中可引致不可逆的神經問題) |
維生素 B12 (Cobalamin 氰鈷胺素) |
協助 DNA合成、治療貧血 (腸胃部分被切除者可能需要額外補充) |
與大量維生素 C一起服用, 耳道和鼻孔會流血 |
維生素 C (Ascorbic acid 抗壞血酸) |
防止氧化、強化血管 預防壞血病(Scurvy)—皮下、牙齦出血 |
頭痛、下腹絞痛、多尿等 可能導致腎結石 |
維生素 D (脂溶性) (Calciferols 鈣化固醇) |
控制鈣與磷的吸收、骨骼形成 預防佝僂病(rickets) |
高血壓、心率不整、 軟組織鈣化﹕動脈硬化及器具受損 |
維生素 E (脂溶性) (Tocopherols 生育酚) |
防止氧化、 維持正常生長、繁殖、紅血球生成 |
增加血凝塊風險、影響免疫和性功能 (過量服用會耗盡維生素 A) |
維生素 F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不飽和脂肪酸) |
維持皮膚和毛髮健康,協助腺體作用 | 肥胖 |
維生素 H (脂溶性) (Biotin 生物素) |
維持皮膚、汗腺、神經等的正常健康 (生蛋白會破壞維生素 H) |
(腸內細菌可生產, 正常人無須額外服用) |
維生素 K (脂溶性) | 促進凝血因子產生、防止不正常出血 | 引致溶血並損害肝功能,損害嬰兒腦部 |
維生素 P (Bioflavinoids) | (與維生素 C相輔相成) | (未知) |
礦物質 | 功能 | 副作用 / 過量服用的危險 |
鈣 (Ca, Calcium) | 維持神經和肌肉功能、骨骼成長 預防佝僂病(rickets)、維持正常凝血作用、 協助維生素 B12發揮功能 |
便秘、口渴、虛弱、抑鬱、高血壓、 肌痛或骨痛、心跳不規律 |
氯 (Cl, Chlorine) | 維持電解質和酸鹼平衡、形成胃酸 (日常飲食已足夠) |
引致酸鹼失衡﹕虛弱、昏迷 |
鉻 (Cr, Chromium) | 加強胰島素的功效 (食物中的鉻一般不帶毒性) |
鉻中毒﹕鼻中隔穿孔、肺癌、 損害肝腎功能 |
鈷 (Co, Cobalt) | 催化維生素 B12的作用 | 甲狀腺及心肌肥大、心臟病 |
銅 (Cu, Copper) | 多種蛋白質和酉每(enzyme)的重要成份 促進紅血球生成 |
貧血、肌痛、腹痛 |
氟 (F, Fluorine) | 幫助骨骼保持鈣質、干擾牙斑菌生長 | 齒斑、胃痛、腹瀉、黑便、 嘔吐(可能帶血) |
碘 (I, Iodine) | 甲狀腺素的重要成份、 維持正常代謝和成長 (甲狀腺腫患者應經醫生診斷是否需要 服用碘質) |
頸或喉部腫脹、血便或黑便、 心跳不正常 |
鐵 (Fe, Iron) | 血紅素和肌紅素的重要成份、 預防貧血(anemia) (對部分貧血患者—如地中海貧血— 服用鐵質有害無益) |
腹痛、胸痛、血便、昏睡、心跳急促 血色素沉著病﹕肝功能受損、青銅色皮膚等 |
鎂 (Mg, Magnesium) | 制酸和輕瀉, 協助神經和肌肉功能、骨骼成長 |
嘔吐、虛弱、 呼吸困難、血壓低、心律不整 |
錳 (Mn, Manganese) | 代謝酉每(enzyme)的輔助因子(cofactor) (日常飲食中已經足夠) |
錳中毒﹕抑鬱、陽萎、抽搐、 柏金遜病症狀 |
鉬 (Mo, Molybdenum) | 一種酉每(enzyme)的成份﹕ 將核酸轉為尿酸 |
痛風症 (正常人無須額外服用) |
磷 (P, Phosphorus) | 骨骼、脂肪、蛋白質、酉每(enzyme)等 的成份、維持酸鹼平衡 |
抽搐、呼吸急促、心律不整、 腎功能受損 |
鉀 (K, Potassium) | 維持電解質和酸鹼平衡、 肌肉、心臟和腎的正常功能 |
抽搐、麻痺、血壓低、 心跳不正常或停止 |
硒 (Se, Selenium) | 防止氧化和退化 (控制頭皮屑的功效尚未證實) (除非所住地區土壤缺硒, 否則日常飲食已經足夠) |
牙患增加、禿頂、指甲脫落、噁心 |
鈉 (Na, Sodium) | 維持電解質和酸鹼平衡、 維持血壓或神經傳導 (除大量脫水的情況外, 日常飲食已經超出所需) |
高血壓、水腫、昏迷 |
硫 (S, Sulphur) | 部分氨基酸的成份 (因此一般蛋白質都含有硫) |
(一般人不需額外服用,亦無已知副作用) |
釩 (V, Vanadium) | 功能不明,但參與骨骼代謝作用 (日常飲食已足夠) |
(一般人不需額外服用,亦無已知副作用) |
鋅 (Zn, Zinc) | 防止氧化、促進細胞分裂、修補和成長、 保持味覺 |
噁心不安、昏睡、腹痛、不正常出血 |
(註﹕基本上所有維生素都有導致過敏的可能,視乎個人體質而定)
(如需要更多資料,可參閱以下之參考書目﹕
1. H. Winter Griffith《維他命、礦物質、營養補充品》,笛藤,1994年7月台北初版﹔
2. Earl Mindell《維他命寶典》,笛藤,1994年12月台北初版﹔
3. 盧勝《維他命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