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潤書局《聯合報》二零零三年第四號

方潤書局
Fong Yun Book Shop

聯合報
United News

公元二零零三年十月十七日(星期五)
農曆癸未年九月小廿二日
棋聯央朝方代方紀十二年三月二十五日
新棋方朝方元十二年六月十八日
中象國建國十一年八月三十一日
民國九十二年

目錄﹕

 

棋王國報(新聞)﹕

1. 推棋會最新工作
2. 預防 SARS 綜合消息
3. 方潤之網醞釀重組
4. 對外社評—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中國載人太空任務報導及其他文章見號外)

科學普及報(知識)﹕

1. 節目預告
2. 雋語錄

棋民注意報(副刊)﹕

1. 方潤思懷—命運之輪
2. 棋藝天地—世史、軸心與同盟

 

本期出紙兩張  另附號外

出版為時 24 日(24/9 - 17/10)

編輯序言﹕

    近日本人的生活波動較大,前景仍然模糊。

    可是,我們仍然選取了一些不錯的題材,希望與讀者分享。

—方富潤

 

棋王國報 (新聞)
Chess United Kingdom News (News)

推棋會最新工作 (央方京訊)

方潤在暑假期間購入兩種新戰棋,分別為 History of the World 和 Axis and Allies 太平洋版。方潤隨即與推棋會研究棋例,予以推廣。

History of the World,經方潤譯為《世史》,棋例已翻譯完成,置於推棋會網頁上。此棋例並不根據原有段落直譯,而譯成法律條文模式,以方便棋民運用。

方潤認為《世史》將有利於歷史教學,故同時擬訂一份教學建議,附於棋例之後,以供各方參考。方潤希望各方能積極提供意見,俾使安排更為完善。

有關各類新戰棋之詳細介紹,請參閱本期「棋藝天地」

預防 SARS 綜合消息 (本報綜合報導)

近月新加坡再出現非典型肺炎個案,經查證後,屬實驗室工作人員之感染個案,並未在社區內擴散。
夏季本屬不利肺炎傳染之季節,因此各方專家擔心非典型肺炎將於冬季重新爆發。有醫生認為重新爆發的機會接近一半。

根據最新研究顯示,引發非典型肺炎的冠狀病毒品種,早在爆發前已在華南地區人民當中廣泛流傳。這解釋了肺炎爆發初期難以追蹤的現象,亦隱含未來再爆發的可能性。

醫化管表示,棋民不應該因為非典型肺炎而放鬆對登革熱的警惕,深秋仍然是蚊子繁殖的季節,雌蚊仍會在冬季來臨前吸血產卵。至於預防非典型肺炎方面,棋民無需過分恐懼,只需做好日常衛生措施(詳情可參考醫化管公告及衛生署宣傳),加強警惕即可。

方潤卻聲稱民間長期執行防疫措施效果成疑,市民只需注意日常衛生即可。每日探熱之類的防疫措施,應該在非典型肺炎再次擴散後,才予以執行。對非典型肺炎的過度反應將導致惰性出現,例如長期探熱將增加虛報誘因,如是者則肺炎重臨,措施效力亦必將大打折扣。

方潤之網醞釀重組 (方潤機構協調總局訊)

自從搬遷之後,方潤之網一直分為三部分﹕個人、文章、服務。各種內容亦分類收入。

方潤得到網友意見,表示此架構未必方便讀者閱覽。由於方潤之文章及網頁涉獵甚廣,本難分類,現時之分類只屬權宜之計。網站之安排應有改善之空間。

方潤現已開始研究重組之可能性,及重組後之架構。希望各界提供意見。

對外社評
—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方潤社會科學研究所政治課)

無論是梁愛詩的胡仙事件、梁錦松買車、以至楊永強的SARS表現,都可以看到董特首的一個特色﹕「對事不對人」。

無論發生甚麼事,董特首都是以解決問題的「高尚情操」為首。追究個人責任,對他來說是沒有建設性、政治化的末節。結果,董特首越不想政治化的事,就越政治化,最終變成七一大遊行。

我們已多次指出,政府是最重要的因素,政客影響力不可能高於政府。政治,眾人之事也。凡眾人之事,即為政治。董特首所謂「非政治化」也 者,只是不欲對公眾輿論負責任的一種逃避態度。為政者越是逃避承擔責任,公眾就只會繼續加大要求。台灣發生空難,交通部長立即辭職。難道這是部長的錯﹖非 也,政治責任就是這樣。

《論語.為政》記載﹕「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未知自稱以德治國、以儒家治港者,明否﹖

 

棋民注意報 (副刊)
Chessians Attention News (Others)

方潤思懷
—命運之輪 (方潤)

總想起年前在 ICQ 寫下的三句簡介﹕

「幼年一去不復返,童夢只剩空愁愁。
    命犯天煞孤星,雙親年華老矣。
    情場失意,試場又失意。」

我的黃金歲月,已經過去了……
自從研究失敗,科學家夢碎。接連是一連串的失敗﹕家庭、愛情、學生會、事業。
瞻前顧後,彷如兩個世界。前者有如古典力學之清晰透明,後者有如量子物理之深不可測。

一直很欣賞一位女同學,與她傾訴心事,亦頗有同感。最近多了聯絡,共處之中,卻生傾慕之情。
內心矛盾,既知彼此缺少閒時,更想起輝兄的「循環論」。與邦兄預測之「傷痛期」,竟如時到期。是不是自己窮心未盡,色心又起﹖我能夠好好把握一段感情嗎﹖ 如果不能的話,難道又要去製造一場災難﹖更有甚者,我現在景況貧、窮、且賤(此三字宜取古意,不取今義),憑甚麼﹖

可是,世事永遠難料。在極度偶然的情況下,竟然發現友人已有男伴……
固然有「佳人不我予」之感,但也有「不用累人累己」的慶幸。究竟我的心情是輕鬆﹖還是沉重﹖連我自己也不知道。

果然是「不知輕重」。

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確焉。

棋藝天地
—世史、軸心與同盟 (方潤、棋王國推廣弈棋委員會戰棋委員會)

方潤在月前購入新戰棋《History of the World》及《Axis and Allies》太平洋版。前者方潤自譯為《世史》,後者則為方潤已譯為《軸心與同盟》的太平洋戰區版本。

《世史》是一個模擬歷史發展的遊戲。整個遊戲分為七個時期,玩者在每個時期都能扮演一個稱霸一時的強權。透過拓展和戰爭,玩者可以累積分數,在七個回合後得分最多者勝出。

這個遊戲的吸引之處,在於不同區域的地位會不停轉變,例如首回合中最重要的中東到後期價值會下降,原本荒蕪的北歐,卻變成群雄並舉的兵家重鎮。玩者要注意安排各時期國家的版圖,以達到最好的回報。

《A&A》(慣用簡稱)是模擬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棋(見本會網頁《棋類遊戲概論》之介紹)。此太平洋版則專門模擬太平洋戰爭之細節,範圍東起美國西岸,西至印度,玩者需飾演英美日三國(印度、澳洲屬英國,中國因依靠美國軍援,故與美國由同一玩者飾演)。

太平洋版基本上與原版本相同,但細節上的規定則有所增加。例如主力艦耐力增強、新增戰鬥空中巡邏(CAP)預防來襲、新增驅逐艦對付潛艇、以海空基地增加航距等。這些新規定都令戰鬥更接近現實、變化更多。

除了太平洋版外,《A&A》(慣用簡稱)還有歐洲版模擬歐洲戰場,東起蘇聯,西至美國東岸,北起挪威,南至北非。(由於未有購入,新增項目不詳)

現在方潤仍與棋院棋藝系合作,研究擬訂一套記錄方法,以供《世史》玩者使用。本會希望這套記錄法可以讓棋局進行更順暢,亦有利於此棋之推廣。

 

科學普及報 (知識)
Science Universal News (knowledge)

雋語錄﹕

「教育的目的,不在於應該思考甚麼,而是教我們應該如何思考。」

—比提

「教育給許多人閱讀的能力,卻沒有給他分辨甚麼才值得讀的能力。」

—英國歷史學家脫利衛連

節目預告—各博物館節目(十至十二月) —方潤檔案局 (※﹕推介項目)
現有節目預告﹕太空館、科學館歷史博物館海防博物館
棋聯邦王國法定紀念日﹕
                                            6/10—聯邦法令紀念日
                                            5/12—三柱腳計劃成功紀念日
香港太空館﹕http://www.lcsd.gov.hk/hkspm/  
(逢星期二休館,電話﹕27210226)
類別 日期 時間 事項
天象節目 (至17/11)   征空傳奇 標準﹕前$24後$32
全天域電影   極度深潛 優惠﹕前$12後$16
  (1/10起)   直升機行動組  
天文電影 9/10 PM5:30-6:30 宇宙深處 演講廳
  25/10 PM1:30-2:30 重力波的研究 英語旁述
  13/11 PM5:30-6:30 行星大搜索  
  29/11 PM1:30-2:30 恆星的命運  
  11/12 PM5:30-6:30 宇宙之初  
  27/12 PM1:30-2:30 黑洞之謎  
天文觀測 3/10 PM7:30-9:30 路邊天文 文化中心廣場
  5/11,3/12 PM7:30-9 天文快樂時光 太空館天台
專題講座 7/10,11/11,
9/12
PM6:30-7:30 每月星空巡禮 天象廳
  25/10 PM3-4:30 邁向天文路 演講廳
  8/11   數星何處去—
香港的理想觀星地點剖析
粵語講述
  27/12   2003年天文大事回顧 免費,先到先得
講座系列
2/10
6/10
9/10
14/10
16/10
PM7-8:30 甲﹕天文活動領袖訓練
1. 如何主持天文講座
2. 天文領袖的使命及管理技巧
3. 如何辦好校內天文學會
4. 星座認識及觀星技巧
5. 天文望遠鏡的使用
演講廳
粵語講述,免費
 
13/11
20/11
27/11
4/12
乙﹕天文儀器
1. 望遠鏡簡介
2. 各種望遠鏡座架、配件及其應用
3. 電腦及數碼攝影在天文上的應用
4. 天文儀器的選擇
(每一講會預派下一場之入場券)
太空館另有天文課程、天文問答比賽、新天文刊物等,詳情請向方檔局查詢。
香港科學館﹕http://hk.science.museum  
(逢星期四休館,電話﹕27323232)
常設展覽   (科訊廊專題) 「宇宙之最」 (隨常設展收費)
特備展覽 (10/10至10/12) 「野生生態攝影展」 (隨常設展收費)
    (19/12至19/4) 「星際奇觀﹕塑造太陽系」 標準$35優惠$17.5
(特備展$10 / $5)
科普講座 27/9 PM2:30-4 港珠澳大橋面面觀 演講廳
  1/10   漫談閃爍材料 (&) 粵語講述
1/11   宇宙之最 (凡有「&」號者以英語講述)
  23/11   防感染空氣淨化系統 免費,先到先得
講座系列
18/10
19/10
25/10
15/11

29/11
6/12
PM2:30-4 甲﹕傑出氣象學者講座專輯
1. 剖視厄爾尼諾
2. 冷暖風情﹕東亞季風面面觀 (#)
3. 颱風活動解碼
4. 風雲之變﹕青藏高原對
中國大氣環流的影響 (#)
5. 追蹤氣候變化 (#)
6. 氣候與生物﹕與主浮沉
演講廳
粵語講述
(凡有「#」號者
以普通話講述)
免費,先到先得
電影欣賞 15, 29/10 PM3-4 植物也好動、植物如何傳宗接代 演講廳
  12, 26/11 神經系統的奧秘、自主神經系統 英語旁述、中文字幕
  3, 17, 3/12   消化系統的運作、感覺的傳送 免費,先到先得
科學館另有學校參觀、教師活動(另有外借教育資源及免費教師入場證)、實驗班、電腦課程等活動,詳情請向方檔局查詢。
香港歷史博物館﹕http://hk.history.museum  
(逢星期二休館,電話﹕27249042)
專題展覽   (25/6至20/10) 萬眾一心—香港史上疫症的抗爭 大堂,免費
  (12/11至1/12) 孫中山與親屬—從翠亨到香港  
  (10/12開始) 反思學習跨越疫潮—中小幼作品展
    (5/11至9/2) 學海無涯-—近代中國留學生展 專題展覽廳
隨常設展覽收費
特備節目 12/10 PM3-4,4-5 木偶全接觸 隨常設展覽收費﹕
  25/10 PM3-5 香港故事遊蹤(三)史前陶器 標準$10優惠$5
錄像節目 19, 26/10 PM2-2:30
PM4-4:30
城西舊事﹕西區、電車路 (所有特備節目PM2開始
於展區四活動室報名)
  16, 30/11   明天誰管誰變﹕士丹頓街 (錄像節目均於
  7, 21/12   海角情懷﹕北角 展區八活動室舉行)
週未講座 18/10 PM3-5 近代中國留學生展的籌備及製作 演講廳
8/11 留日學生與中國出版文化 粵語講述
  29/11   尋覓中國早期留美學生 (#) 免費,先到先得
  6/12   戰前香港留學生 (凡有「#」號者
  13/12   香港航空業今昔談 以普通話講述)
  20/12   香港飛行服務回顧  
  27/12   香港航空百年  
歷史博物館另有近代中國留學生國際學術研討會(17-19/12)、國旗國徽國歌巡迴展、香港歷史文化考察報告比賽、實地參觀等活動,詳情請向方檔局查詢。
香港海防博物館﹕(逢星期四休館,電話﹕25691500)
專題展覽 (1/5至31/10) 「葛量洪」號滅火輪文物展 隨常設展覽收費﹕
(30/5開始) 「百步穿楊﹕亞洲傳統射藝」 標準$10優惠$5
海防博物館另有亞洲傳統射藝研討會(25/10)、射藝嘉年華(26/10)、戰地考察(6/12)、親子活動、工作坊等活動,詳情請向方檔局查詢。
由於未有以下博物館之節目預告,讀者請自行前往其網站查看﹕
香港藝術館﹕http://www.lcsd.gov.hk/CE/Museum/Arts/cindex.htm (逢星期四休館,電話﹕27210116)
香港文化博物館﹕

(本期完)

 

方潤書局《聯合報》二零零三年第四號(號外)

聯合報
(號外)

United News
(Extra)

二零零三年十月十七日(星期五)
出紙一頁

內容﹕
1. 中國首次載人太空任務告捷
2. 對外社評—深慶成功,小心為上
2. 社意新事—養狗與法治崩壞

 

中國首次載人太空任務告捷
神舟五號順利回航 (綜合外電)

(相片取自yahoo新聞2003/10/15明報報導)

經過長時間測試和神舟一至四號試驗運作後,中國第一艘載人太空船「神舟五號」於本月十五日上午九時,由長征二號F火箭運載升空。大約半小時後,神舟五號與地面指揮中心接通無線電,楊利偉向醫生報告「感覺良好」。

在環繞地球運行十四圈後,神舟五號返回艙(即載人艙)於十六日上午六時二十三時於內蒙古四子王旗一帶著陸。著陸地點十分準確,僅離預定地點4.8公里。地面人員將楊利偉帶到呼和浩特,稍後送回北京。楊利偉健康情況正常,僅有少許疲累。

中國首名太空人楊利偉,遼寧綏中縣人,原為解放軍一級飛行員,被選中參與神舟太空計劃,並成為首次升空的航天員。

他雖然不是第一名登上太空之華人(九十年代已有華人隨美國穿梭機升空),卻成為第一名乘中國自製太空船登天的中國人。

神舟五號順利升空及回航,象徵中國正式成為繼俄羅斯(前蘇聯)及美國後,第三個有能力載人上太空的國家。

世界各國對神舟五號任務成功均表祝賀,聯合國秘書長加南亦致賀電。

外界預期,後續的神舟六號計劃將會運送多於一名太空人升空。隨著載人太空技術逐漸成熟,中國有可能獲邀參與「國際太空站」計劃。「國際太空站」計劃由美國提倡,標誌各國和平合作。現時有美、俄、加拿大、日本、及歐盟各國參與。

對外社評
—深慶成功,小心為上 (方潤)

中國能夠成功完成載人太空任務,當然令人高興。個人不太興奮,神舟計劃實行多年,技術越見成熟,載人太空飛行早已成時間問題。

最令人高興的不是升空成功,而是國人反應越見成熟。吸收了申辦二千年奧運的失敗經驗,國人重新學會謹慎沉實、默默展示實力的傳統智慧,此實為家國之福矣。

中國現在的赤字經濟,國家財政可能出現危機。可是,現在太空計劃的經費,還可算是「便宜」的。只要政府踏實前進,不重蹈大躍進盲目自大的覆轍,則中國逐漸充實各種載人太空飛行技術(包括艙口對接),成功可期。

期望中國終能參與國際太空站計劃,與各國合作,誠為世界大同之盛舉也﹗

社意新事
—養狗與法治崩壞 (棋王國學院社會學系)

我們已一再對香港法治精神受破壞,表示關注。現代法治精神原自西方,港英殖民地多年施政,雖然讓香港成為國際都會,但仍未有把這些西方精華價值觀,深殖人心。現在施政越見「大陸化」之下,法治已逐漸崩壞。

在公屋養狗事件中,無論正反雙方,均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公屋禁止養狗,早有明規。政府從嚴執法,並非政府殺狗。殺狗的人,該是那些明知違規仍然養狗的所謂「愛狗人士」﹗

自律也好、衛生也罷,都不是核心問題。政府七一後威信破產,大家在枝節上打轉。到頭來,輸的還是法治。

(號外完)

(版權聲明)

回到前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