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王朝政府制度
(柏楊原表,方潤加註)
官階俸祿 / 崇官 / 中樞 / 九卿 / 列卿 / 加官 / 武官 / 宮廷 / 地方
官階俸祿:
階別 | 秩別 | 俸別(穀) |
1 | 萬石 | 月三百五十斛 |
2 | 二千石 | 中二千石:月一百八十斛; 二千石:月一百二十斛; 比二千石:月一百斛 |
3 | 千石 | 月九十斛; 比千石:月八十斛 |
4 | 六百石 | 月七十斛; 比六百石:月六十斛 |
5 | 四百石 | 月五十斛; 比四百石:月四十五斛 |
6 | 三百石 | 月四十斛; 比三百石:月三十七斛 |
7 | 二百石 | 月三十斛; 比二百石:月二十七斛 |
政府組織:(元首:皇帝)
崇官﹕
(稱三公、上公、三上公)
官別 | 其副 |
太傅 | 少傅 |
太師 | 少師 |
太保 | 少保 |
註:前187年置太傅。後一年置太師、太保,皆萬石。
(原表以太傅為首。惟依《漢書》百官列卿表,太師位在太傅上,太保次太傅。)
官別 | 其副 | 職掌 | 屬官 | 註 |
丞相 相國 大司徒 (萬石) ﹝宰相﹞ |
司直﹝副宰相﹞ (二千石) |
行政 | 長史﹝秘書長﹞ (千石) |
前196年改相國 前1年改大司徒 |
太尉 大司馬 (萬石) ﹝總司令、最高指揮官﹞ |
護軍都尉 司寇護軍 ﹝副最高統帥﹞ (副總司令) |
軍事 | 長史﹝秘書長﹞ (千石) |
前119年改大司馬 |
御史大夫(中二千石) 大司空(萬石) ﹝最高監察長﹞ |
御史中丞 ﹝副最高監察長﹞ |
監察 | 長史﹝秘書長﹞ 侍御史 直指御史 繡衣御史 |
前8年改大司空 前5年復御史大夫 前1年復大司空 |
九卿﹕(九部)
(九卿皆中二千石,加•者為新王朝官稱)
官別 | 職掌 | 屬官 | 註 |
﹝祭祀部﹞(文化部) 奉常 太常(前144改) 秩宗•(後9改) |
祭祀儀禮 | 太常丞﹝主任秘書﹞(次官)(千石) 博士 (比六百石) 太樂令、太祝令、太廟令、 |
|
﹝宮廷禁衛官司令部﹞ (皇宮侍衛部) 郎中令 光祿勳(前104改) 司中•(後9改) |
宮廷侍應 | 光祿丞﹝主任秘書﹞(千石)
中大夫(光祿大夫)(比二千石) 五官中郎將、 |
諸大夫無限額,多至數十人。 僕射隨所領事為號, 如軍屯僕射、水巷僕射。 諸郎無限額,多至數千人, |
﹝皇城警衛軍司令部﹞ (宮廷警衛司令部) 衛尉 中大夫令(前156改) 衛尉(前143復) 太尉•(後9改) |
宮廷門衛 | 衛尉丞﹝主任秘書﹞(千石)
公車司馬令(王路•) |
衛尉隨所掌之宮名為名, 如長樂衛尉、甘泉衛尉。 |
﹝交通部﹞ 太僕 太御•(後9改) |
皇帝車馬 | 左僕丞﹝主任秘書﹞(千石)
龍馬監、閑駒監、丞華監、 |
另有「中太僕」專掌皇太后車馬。 |
﹝司法部﹞ 廷衛 大理(前144改) 作士•(後9改) |
刑獄 | 大理丞﹝主任秘書﹞(千石)
大理正、大理監(千石) |
前137年由大理復廷尉, 前1年復大理。 |
﹝藩屬事務部﹞ (外務部) 典客 大行令(前144改) 大鴻臚(前104改) 典樂•(後9改) |
外國使節與賓客朝見 | 鴻臚丞﹝主任秘書﹞(千石)
行人令、譯官令、別火令、 |
|
﹝農林部﹞(財政部) 治栗內史 大農令(前143改) 大司農(前104改) 羲和•(後9改) 納言•(後12改) |
山川農田 管理賦稅 |
司農丞﹝主任秘書﹞(千石)
太倉令、均輸令、平準令、 |
|
﹝宮廷供應部﹞ (皇宮內務部) 少府 共工•(後9改) |
山澤租稅 | 少府丞﹝主任秘書﹞(千石)
尚書令、符節令、太醫令、 |
大司農供軍國。少府供皇帝一人, 所屬官署,皆為皇帝一人服務。 |
﹝皇族事務部﹞ 宗正 宗佰(後4改) |
皇族事務 | 宗伯丞﹝主任秘書﹞(千石)
都司空令、內官長、公主家令 |
列卿﹕(次級部)
官別 | 職掌 | 屬官 | 註 |
﹝移民區總監部﹞(藩屬事務局) 典屬國(二千石) |
外國事務 | 九譯令 | 前28年併入大鴻臚 |
﹝首都長安警備區總司令部﹞ (首都軍區司令部) 中尉 執金吾(前104改)(中二千石) 奮武•(後9改) |
京都警衛 | 中壘令、寺互令、武廟令、 都船令 |
|
﹝工程總監部﹞(工務局) 將作少府 將作大匠(前144改)(二千石) |
宮室建築 | 石庫令、東園令、主章令、 左校令、右校令、前校令、 後校令、中校令 |
|
﹝水利總監部﹞(水利局) 水衡都尉 予虞•(後9改)(二千石) |
上林苑 | 上林苑、均輸令、御餚令、 禁圃令、輯濯令、衡官長、 水司空長、都水長、農倉長 |
加官:(人數無限額)
官別 | 權利 | 本官 |
侍中﹝宮廷隨從(官)﹞ | 得入皇宮侍奉皇帝 | 列侯、九卿、大夫、 都尉、尚書、太醫、 太官、博士 |
散騎﹝騎兵隨從(官)﹞ | 得隨皇帝乘馬乘車 | |
中常侍﹝禁宮侍從(官)﹞ | 得入寢宮侍奉皇帝 | |
給事中﹝宮廷服務官﹞ | 得在皇宮中供奉伺應 | 大夫、博士、黃門郎 |
領尚書事﹝主管機要﹞ | 審閱尚書(屬少府)所呈之奏章 | 大將軍、大司馬、車騎將軍、 左將軍 |
類別 | 官別 | 註 |
將軍 | 大將軍﹝最高統帥﹞ 驃騎將軍 |
萬石(前119年置) |
車騎將軍 前、後、左、右將軍 雜號將軍(驍騎、游擊、強弩、樓船、殿軍、材官、虎牙將軍) |
二千石 | |
都尉 | 奉車都尉﹝御車總監﹞(管皇帝車轎) 駙馬都尉﹝御馬總監﹞(管皇帝副馬(預備馬)) 騎都尉﹝騎兵總監﹞ |
比二千石 |
北軍 (警備部隊屬中尉) |
中壘校尉﹝中央兵團指揮官﹞(內主北軍營務,外主西域事項) 屯騎校尉﹝騎兵指揮官﹞(統騎兵) 步兵校尉﹝步兵指揮官﹞(上林苑警衛) 越騎校尉﹝南越兵團指揮官﹞(以越人(廣東人)為騎兵) 長水校尉﹝外籍兵團指揮官﹞(長水騎兵團指揮官) (統長水宣曲胡騎(匈奴羌人為騎兵)) 胡騎校尉﹝匈奴騎兵團指揮官﹞(統池陽胡騎) 射聲校尉﹝射擊兵團指揮官﹞(統弓箭射術精良戰士) 虎賁校尉﹝戰車兵團指揮官﹞(統戰車兵) |
二千石 |
南軍 (宮廷警備部隊屬衛尉) (漢書謂期門羽林 |
﹝期門武士指揮官﹞ 期門僕射(比千石) 虎賁中郎將(比二千石,後1改) |
宮門警衛 |
﹝羽林軍指揮官﹞ 羽林中郎將(比二千石) |
皇帝出巡時護從左右, 左羽林八百人, 加右羽林九百人。 初稱「羽林孤兒」 惜為死難將士大臣子弟。 屬官有:羽林都尉、令、丞。 |
|
﹝首都長安城防司令﹞ 城門校尉(比二千石) |
主管長安城十二城門警衛, 每門設一「城門侯」。 |
|
西域 | 都護﹝西域總督﹞
戊、己校尉﹝戊、己指揮官﹞ |
—
六百石 |
類別 | 官別 | 屬官 |
太后宮 | ﹝長信宮供應處長﹞(總管) 長信簷事 長信少府(前144改) 長樂少府(後4改)(二千石) |
|
皇后宮 | ﹝皇后宮總管﹞ 將行 大長秋(前144改)(二千石) |
中長秋、私府令、永巷令、 倉廄令、祠祀令、食官令 |
太子官 | 太子太傳(二千石) 太子少傳(二千石) |
太子門大夫、太子庶子(六百石)、 太子洗馬、太子舍人 |
﹝太子宮總管﹞ 簷事(二千石) |
太子家令(八百石)、太子率更、太子衛率(千石)、 太子中盾(四百石)、廚廄長 |
|
親王宮 | 王傅
丞相、相(前145改) |
類別 | 區分 | 官別 | 屬官 | 註 |
京畿 | 三輔 | ﹝首都長安市長﹞ 右內史 京兆尹(前104改) (二千石) |
都尉﹝民兵司令官﹞(比二千石) 丞(六百石) 屬官:長安令、市廚令、 |
治所在長安尚冠前街, 治區長安城內及城東諸縣。 |
﹝北長安市長﹞ 左內史 左馮翊(前104改) (二千石) |
都尉 丞(同上) 屬官:廩犧令、左都水長、 |
治所在長安太上皇廟西, 治區長安以北諸縣。 |
||
﹝西長安市長﹞ 主爵中尉 主爵都尉(前144改) 右扶風(前104改) (二千石) |
都尉 丞(同上) 屬官:掌畜令、右都水長、 |
治所在長安夕陽街, 治區長安以西諸縣。 |
||
州 | 司隸州(京畿) | 司隸校尉(比二千石) | 中央政府所在州 | |
普通州 | 刺史(六百石) 牧(二千石,後8改) |
前5年復刺史,前1年再復牧 | ||
郡 | 普通郡 | 郡守 太守(前148改) (二千石) |
都尉﹝民兵司令官﹞(比二千石) 郡丞(六百石) |
邊彊郡另置「農都尉」, 有外國移民者另置「屬國都尉」 (移民區民兵司令官) (藩兵指揮官) |
王國 | 內史 相(前145改,二千石) |
前8年令「相」直接治民, 位如太守。 |
||
縣 | 上縣 下縣 |
縣令(千石) 縣長(五百石) |
萬戶以上設令,以下設長。 |
資料:《柏楊版資治通鑑第九冊:昏君輩出》附錄一:漢王朝政府制度;遠流,1984年5月1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