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勝心意拳館

投資篇

1.  《機會成本》   

「你就好啦」,很多時都聽到別人這樣說。這

句話,未必是對我說的。

我看,這是和犧牲的代價有關,有付出的。

在投票,樓房的生意上,價值升跌由天。如果

投資在自已身上,自我增值。得失就由我作主。

生命的路,由我決定怎樣走。自已值多少,自

已知。當然,失望,失敗,失信,失禮的事,

日常八九。

還好,我經常失憶,失去了的也不會放在心上。

還是打拳好,除了天天進步外,我結識了一些

志同道合的拳友。

這項投資,不只保本,可能還可保命。

邵保勝  25. 2. 2004

 

2.  《指標》

投資金融地產,很多都參考日線圖,走勢,消

息等。而馬場,賭場裡,很多人下注都會參考

記錄的。

中學二年級的時候,認識了平均線移動圖這東

西。這當然是重大發現,發達秘笈。

及後,加上或然率,統計學,管理學,程式設

計等,指標這樣東西,消磨了我大半生的時間。

原來,這些都是過去的記錄而已。新的規律,

明天才發生,所以不可盡信指標。我認為明天

的事情,如報紙的頭條新聞,一定有意想不到

的東西看。可笑是,自已仍然執迷不悟,輸了

又再輸。

誰會大贏?就是不參與研究指標記錄和消息的

人。贏了甚麼?就是運氣,和寶貴的時間。

所以現在我賭馬,不會再看馬經。

我的智慧,不要受侮辱。

邵保勝  25. 2. 2004

 

3.  《效值》

論冶標冶本時,可參考,或比對投資太極拳和

醫療成本。

當然,不敢說做運動就是萬靈藥,只是發現很

多人還半信半疑。其實,最大的收獲,就是參

與的樂趣。

經過一段時間參與,就會滾存。猶如定期儲蓄

,愈滾愈多。滾存甚麼,就是快樂。

快樂時,就會手舞足蹈。所以我打拳時,不會

問這拳有多準確,能打傷人否,或者好看否。

我的拳,就是我的感覺。自問很舒暢,得心應

手,如舞流星捶就是。

若問這樂趣的效益價值,我說是無價。

邵保勝  3. 3. 2004

 

4.  《投資成本》

合作是增加資源的一個有效方法。

合作亦帶來猜忌,私心。

當合作停止運作,合約就完結。但如果公私分

明,合作伙伴亦是朋友。

以下是一個痛苦的經驗。

其中合作一方,忽然無條件要吞佔公司,又要

瓜分另一方在分手以後勞動的獲利。當然,這

一方是不會理會有投資成本這回事。

我的信念是助人助己,合作的目的是互利。分

手亦是一件好事。以後雙方分別可以獨當一面

,全面發展。

雖然合作的公司是停業了,但願人格不要破產。

山水有相逢,若昔日的伙伴他朝一日成功,我

亦有榮焉。

邵保勝  17. 3. 2004

 

5. 《武術不言商之一》

關於武術、商業、正道、文化、傳統等說,因

每人目標不同,利益不同,自然理解有異。

我說,武道如果是空氣就好了。不用錢,沒有

階級,沒有牌子,沒有等級,任用任取,任你

制造,不怕泡沫。

這樣,理想,錢,時間,正宗,師傅,內容,

效益等,就不能成立了。

空氣是沒有人爭的喔。不怕別人貪心吸多一兩

口。所以就沒有自私心,天下為公。

或者,所謂免費的就沒有商道?差點忘了,空

氣也有分類的。誰會願意生活在公廁,垃圾站

附近。這是環境條件,亦是商道。

本來是無私、無限包容的空氣,在外在環境,

如供應條件下,也商業化了。 

武術,是人創造的。條件上,有成本、供求元

素,就有商機。

沒有商機的文化?讓我想想......

(參考:太極論壇 白先生貼子)

邵保勝  10. 6. 2004

 

6. 《武術不言商之二》

武術,作為健身工具,因而普及。是否有需要

簡化、改編,見仁見智。

普及武術,因為有了條件、供求,自然商業化。

傳統武術,亦有條件、限制、功用,及有供求,

亦可說商業。

這條件下,有人說,修練武術,目的方向本來是

高質高情操的。現在反其道而行,越普及,武術

元素、文化傳統的內容越少。或者,舞蹈、外來

文化、多元湊合、娛樂目的等,令人眼花潦亂。

其實,就算如山中世外高人,己得傳承秘技巧術

,武藝高強,亦可能會淡漠名利。在沒有條件下

,欲求其傳藝,就要看個別因緣造化。

我看武術,是一門修練學科。求學問,找老師學

校,報名交學費,上課。是求術正途。

武術,亦是藝術。注重個人修養、性格。只有少

數者,能堅持修練,發掘真理,創造體認驗證。

是求真正途。

有供求,制造商業條件,合法買賣交易,是求利

正途。

文化藝術,己千年傳承,其中因條件、人物、思

想、發明,不斷變化創造,是為歷史。我不擔心

武藝、藝術,最終會成為無術、偽術。歷史不會

被改寫的。反而時代條件,會為歷史寫新的一頁

邵保勝  10. 6. 2004

 

7. 《武術電子消費》

網絡電子消費者,找尋太極師傅時,很易得到資

訊作比較。

我的學生客源,多來自外地。他們挑選老師,非

常精打細算,而且需要很多詳盡的細節。跨國界

區域性,比較師資、時間、效益、服務、配套、

收費。我通常有超過十個以上,地域性競爭者。

幾年前,由於一位學生在美國有官司,其享受消

費模式,被傳媒列入為「Rolls-Royce」級別。有傳

媒及律師來問我,會否利用消息,承勢宣傳自已。

我答,學生是緣份。也是真實的歷史。我不避嫌

,亦不借勢。武術,須然作商品,我亦有個性品

德。

我相信網絡資訊發達,武學也要進步。如經常有

學生問、如何練帶脈、蹻脈、維脈、大小周天、

經絡、釋道氣功、人體保健、中西醫術、武功、

點穴、宗教靈修、靜坐采氣、走火入魔出偏等有

關問題。

「練到自然明白」,我不能如此答。這樣的服務

水準,已經過時。只練好自已的功夫,相信不足

配合電子武術知識的步伐。

邵保勝  22. 11. 2006

 

8. 《老師的價值

我問自已,為甚麼學生會付高昴的學費,跟你學

拳?

當成本與效益掛鉤時,我會從學生的角度看事物

。因為只做好自已,顯然不夠。

顧客的態度,是價值。我從新撿討自已價值,將

個人需要與武術的理想分開。

我歸納價值為時間、成本、質素。以下是我幾年

前對教學的構思。

一、放棄傳統五行、經絡、穴位、周天、中醫等

學說,改以現代科學研究報告。以世界最權威的

哈佛醫學院,為主要理據來源。

二、容易學習。把握重點,用理論邏輯教學。鼓

勵自由發揮,溶合調節於生活中,注意力在自身

的質素提升。

三、一生享用。明白了理論原則,亦能自我隨意

發揮,則終生不會忘記。因為不在乎招式,所以

沒有不練,就會忘記這回事。

四、獨立創造。每人進度、理解、興趣不相同。

我倡議拳意人生,鼓勵個別多元發展,學生不用

跟我一世。建立自我,青出於藍。

邵保勝  2. 12. 2006

 

9. 《人格》

網上新論壇「功夫日記」,五個月來,會員人數

很少。

我知道,每一天也有新手上網。我認同梁啟超說

,要找新一代有質素的讀者群。

網上的討論氣氛,影響群體的特性。拳腳可以打

死人,亦能救活人。

以現時為止,網上免費的資源,盡量利用。得一

日過一日。

無煙日已成功。清新健康園地,人氣、人格,相

信是絕對可以並存。

邵保勝  5. 1. 2007

 

10. 《傾囊相授

有人談論香港的太極師傅,會否傾囊相授。

若然這說話的意思,是指交易,就不用討論。因

為指一方傾囊,一方相授。

若然是講交情、交心,就不算是師傅徒弟。

若然是交課,就有準則、協議可依。

對我來說,傾囊相授並不可行。

第一,我會因材施教。

第二,囊裡的東西,整理合乎需要。程度未及的,

只是包袱。例如入藥房、圖書館、超級市場,傾囊

不合適。

第三,師傅的責任,是令徒弟比自已更優勝,不用

重複自已經歷。

第四,有人學拳,想治病療養。功法的作用,有很

多是相反的。傾囊,是指賣藥,後果自負。

第五,囊裡的東西若是有形,則遲些都會盡棄溝壑

。因為迷時師渡,醒時自渡。

邵保勝  17. 5. 2007

 

 

 

http://ziboce.com

首頁>>    藏經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