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勝心意拳館

舞台篇

 

1.  《演癮》   

原來很多人也有天生表演瘋狂症。

公眾場合大聲講電話就是。

這種表演是自娛,有沒有觀眾也沒所謂。

相信這種人多是極度自卑的居多。

如果有一天要上台面對觀眾時,不知道會不會

目定口呆。

把意念,精神集中在看不見的地方,則眼前的

景象人物,視若無睹。此時,就是心虛。

打拳時也一樣,分了心在虛渺的地方,沒有實

體,拿不到勁,輕浮鬆散,反應遲鈍。

邵保勝  17. 12. 2003 

 

2.  《固執》  

當事情還未結終時,固執,這詞是雙對的。

例如:有人說我大方,只因他們貪得無厭。

有人說我小器,執著,沒有人情味,因為他們

沒有得益。

有人說我要錢不要朋友,因為我停止再施捨。

只要我還是一個人,就有人在我身上掛標籤。

固執,不會是獨腳戲。

邵保勝  12. 3. 2004

 

3.  《喜劇之一》   

時間:不拘

地點:不拘

人物:智商低,忠直,可憐虫,傷殘

情節:失敗

內容:意外,不拘邏輯

受眾:自命聰明,人類

邵保勝 29. 8. 2004

 

4.  《李純恩》  

李純恩先生今天在蘋果日報評論書法藝術。

說曾灶財(九龍皇帝)的書法拍賣一事。以下

是李先生的文章部份內容。

「一幅字寫得怎樣蹩腳…」

「請不要再拿書法兩字形容,不要再為這個謬

誤叢生的世界,再添記錄。」

「何謂好,何謂醜,總有個層面標準。這個標

準,就是中國人普遍的審美觀。」

「曾灶財的字是醜的。醜得無法用甚麼充滿童

真的混話來掩飾。」

「睜眼說瞎話,故弄玄虛扮另類的高擋。」

「曾灶財精神不健全的亂寫…」

「…侮辱中國人審美智慧!不要!」

如果李先生的文章裡,用梵高、畢加索、達利

等畫家名字代替曾灶財,也一樣通。同樣作品

,拍賣亦有價。

其實,審美智慧(如指書法),不是只有中國

人才有。李先生把這藝術標準,說是中國人普

遍的審美觀。我想他是指娛樂吧。

我認為藝術,需要其過程真誠,有個人風格,

不落俗套,而且要堅持創作。內涵,不在乎美

醜,而在乎意念、表達、技巧、特色等。

台灣以前曾有漁民洪通,其作品亦轟動一時。

而齊白石也是沒有學歷的。除了簽名,請李先

生不要把他的墨寶公開。不過公開了也沒所謂

,因為沒有人能分別出,那一筆是他寫的。

如說藝術,我不理會價錢牌、外表、學歷、其

他人的認同。

(按:我不認識李純恩先生,及其有關藝術修

為、思想。)

邵保勝 3. 11. 2004

 

5.  《魔術治療》

間接參與了魔術及Play Back劇場。

術表演,訓練固然重要,臨場執生的技巧也

是成功關鍵。原來魔術,也可算是一種心理治

療。看的人精神專注,表演的人也提升了自信

,對自閉、憂鬱、情緒不穩定等症有實效。這

是多年來魔術師的體會云。

Play Back 劇場,是即興互動創作劇。現有匡智

、傷健團體推動,己有成績,亦被認為是有效

的身心療法之一。

魔術及Play back藝術,需要意念、身體語言、

聲音等配合。進行其間又與創作、治療有關,

故此,我一并與太極、氣功、書法、繪畫、音

歸納為養生療法。

邵保勝 29. 7. 2005

 

6.  《網上治療》

對於上網病態治療,我會認真的參考有關醫療

研究報告。

一般來說,網上的問卷,我懷疑可信性不高。

以輔導精神集中、穩定情緒為目的,我嘗試在

網上留言版搞互動劇本創作。

這次初辦,我體會遊戲規則及適量指引的重要

性。劇本最後的質素,不是目的,而關鍵是鼓

勵參與及順利的過程。這個構思很有意思,我

會推薦學校或企業社團,搞互聯網計劃書腦震

蕩。

--------------------------------------------------------------

網上互動接龍武俠連載電影小說劇本創作大徵集

 

鑒於認識到,大家在網上喜歡熱烈地吹水唔抹

咀,我試搞一個武俠劇本創作,以留言接龍形

式,發展互動劇本。內容天馬行空,歡迎老作。

規則:

1. 時限:由今天起,七日內完。

2. 內容不能用真實人名,真實網名,或用無字

    xx代替。

3. 嚴禁影射、誹謗、抄襲、血腥。

4. 版權:將會考慮以留言者的貢獻分配版權權

    益。

5. 故事大綱:一路作一路發展。

6. 每個接龍規定要按以下格式,如不全依,可

    能被消滅:


接上一回:.....................................................

話說這一回:.................................................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7. 請login ,訪客沒有權限修改內容。

(轉載:太極論壇)

邵保勝 29. 7. 2005

 

7.  《黃飛鴻》

黃飛鴻事蹟,很多演譯本。

在佛山黃飛鴻紀念館的電影廊,知道石堅曾拍

過電影,主演黃飛鴻。

陳列品中,一本叫「黃飛鴻傳」的絕版小說。

前輩指出,其實真本,原是他借出的藏品。

我也曾用過黃師傅的橋,創作舞台劇本。搞笑

版,叫「大粒墨王飛紅」。

邵保勝 8. 9. 2005

 

8.  《場面》

經驗與熟練,對表現非常重要。

記得第一次上台領獎機會,是初中時,一項公

開比賽的優異獎。頒獎地點在倫敦戲院的舞台

。得獎人之中,年紀最小的有我,和另一位叫

湯正川的小朋友。上台前,我們兩人內急非常

厲害。

最興奮的舞台,莫過於足球場上,聽到場邊的

吶喊。每當自已的名字不斷地呼喚時,我享受

了這種運動。但勇態,也經常帶來受傷機會。

邵保勝 4. 7. 2006

 

9.  《真正的民願,在此

昨晚,特首公開辯論,電視直播。

原來一方的軍師,是一位導演。編排如一場舞

台劇,有板有眼。

可是,大家都知道台詞是戲言,不會在現實的

世界發生。

三百元的利是錢做本錢,與從未中過三T的八十

二歲老翁,特首可以靠這種本錢,在賭場贏

Jackpot 嗎?真正的民願,在此!

稍後,另外語《六十分鐘》時事節目上,討論

布殊總統應否從IRAQ 撒軍。上節目的,是親身

上戰場的士兵,及陣亡的家屬。

沒有一樣東西,比實際體驗有說服力。

例如搞環保,天南地北,基本上雙方都沒有真

正做過。

又如全部漁業選委支持的人,竟然不知道題問

甚麼?如何做好這份工,的確不易。

總體上,特首辯論,比選香港小姐的對答精彩

功夫論壇的辯論,與如何做好一份工沒有關系

。焦點是否應放在拳上,而不是針對在個別人

身上?

邵保勝 2. 3. 2007

 

10.  《觀察者

轉電視台,彈出畫面,記得意思如下:

「我想留下來,請你給我一個機會。我會學習

,繼續為有需要的人服務。」一位白髮黑人老

者,對一位年青小姐說。

Grey's Anatomy 與ER ,屬搶救類的電視劇。內

容的配搭,非常創新。又例如黑人肥小姐的床

上戲、過千萬美金誘惑的交易。

觀察者也被觀察。究竟,我會否想過…

對著一位年青人說,給我一個機會,我會好好

學習。

或者,我會跟一位黑人肥妹,做床上戲。

又或者,面對一個不道德的交易。

其實,寫意禪,原則很清楚。

功夫是順勢逆行的。

有時,會混混沌沌,隨心隨緣。

也有時,勝在難得糊塗。

初禪,處於無極與太極之間,與外緣似有若無

邵保勝 22. 5. 2007

 

11.  《行當

練武時,穿甚麼衣服?

人生如舞台。以下我借台板發揮。

所謂短打,即短衣短衭。短,不是指長度,而

是便利輕快、敏捷動作。一般指窄身衣服。

另一種是夜行衣,通常是黑衣。

短打亦有抱身,即用繩捆扎、繞穿著上衣、手袖

。一般配短兵器。

武行,如俠士,除繩抱外,下擺有三層,像時下

流行露底裙般。

掛帥,會用蟒袍,視戰鬥激烈情況,配外掛,或

盔。

現時大師們,喜歡穿層層疊。即內面閃閃寬身衣

,加一件中山裝。再圍一條長頸巾。做型構思,

可能與傳統戲曲有關。

早年楊澄甫拍拳照,穿緊身衣服。相信是短打概

念。後來一輯,換上闊衣服。太極的感覺,就表

現了出來。

為甚麼?我猜,就是皮膚與布,撐得起一層無形

的空間。

意拳,一時曾流行過裇衫西衭。意思,是隨時都

可練,平常生活一般。

我對寬身衣服,感覺較好。阻力感,產生自然節

奏,易投入即興創作。

至於穿西裝皮鞋領帶,舞刀弄劍,會令人聯想,

古代書生型的武俠,文武兼備的才情。

邵保勝 12. 12. 2007

 

 

http://ziboce.com

首頁>>    藏經閣

  1